《解厄鑒》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4-08-17 17:24:06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解厄鑒》原文及譯文

  引導語: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撫州市)人,北宋著名詞人。歷居要職,官至宰相。 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解厄鑒》原文及譯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藏鋒卷一

  【原文】

  厄者,人之本也。鋒者,厄之厲也。厄欲減,才莫顯。

  【譯文】

  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現(xiàn)象。吐露鋒芒,是困厄加劇的原因。想要減少困厄,才學就不要輕易顯擺。

  【原文】

  上求賢,畢其功而志易。下求榮,成其事而意滿。不知戒惕,上下難容也。

  【譯文】

  當權者招攬賢士,一待功成他們就會改變心態(tài)。地位低下的人求取富貴,目的達到了就容易驕傲氣盛。不懂得戒忌和警惕,上司和下屬就難容。

  【原文】

  仁者不逐其名,仁貴焉。明者不戀其位,明棄焉。勇者不爭其鋒,勇斂焉。生之惟艱,何足道哉?

  【譯文】

  仁德的人不務虛名,仁德才是最寶貴的。明智的人不會貪戀權位,真正的明智是懂得放棄。勇敢的人不會逞強斗狠,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內斂。人們的生活都充滿了艱辛,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范蠡功成退江湖)

  隱智卷二

  【原文】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無敵,彰顯無功。

  【譯文】

  活用智謀是有利的,玩弄智謀是有害的。暗中使用智謀方有成效,公開賣弄智謀就毫無作用了。

  【原文】

  不為己謀,君子之智也。莫使己虧,小人之奸也。

  【譯文】

  不為自己謀劃,這是君子的智慧。不使自己吃眼前虧,這是小人的狡黠。

  【原文】

  不怨智寡,忠義失焉。

  【譯文】

  不要抱怨缺少智慧,要擔憂忠義的丟失。

  【原文】

  上惟忠,能次之。下為實,術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難止。

  【譯文】

  上司都希望下屬忠誠,能力才華還是次要的。做下屬要注重誠心,權術還在其次。不明白其心理,困厄就難以停止。

  【原文】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禍也。

  【譯文】

  蠢笨的人炫耀智謀,這是愚蒙的行為。智慧的人縱論計謀,只能給自己招禍。(雍正查辦年羹堯)

  戒欲卷三

  【原文】

  欲大無根,心寬無恨。好之莫極,強之有咎。

  【譯文】

  欲望強烈的人不能立根,心地寬廣的人不會怨恨。喜歡什么不要過度,強求什么定要招災。

  【原文】

  君子修身,避禍也。小人無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別也。

  【譯文】

  君子修身養(yǎng)性,是為了躲避禍根。小人無所顧忌,是自尋死路。一個念頭的失誤,就會造成生死之別。

  【原文】

  治貪以嚴,莫以寬。懲淫以辱,莫以隱。伐惡以盡,莫以慈。制欲求于德,務求于誡。

  【譯文】

  整治貪欲要嚴苛,不要寬容放縱。懲戒淫欲,要使其受辱,不要加以隱諱。祛除惡欲要斬草除根,不要濫施仁慈。制服欲望要求助于修德,務必誡勉牢記。

  【原文】

  悟者暢達,迷者困矣。

  【譯文】

  穎悟的人順暢通達,迷惑的人困厄多難。(金海陵縱欲亡身)

  省身卷四

  【原文】

  自知者弗窘也,識世者無求也。

  【譯文】

  自知的人不會身陷窘境,看透世事的人是不會奢求。

  【原文】

  人有異,命不同焉。物有別,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計不失。

  【譯文】

  人有等差,命運各異。物有區(qū)別,情態(tài)相近。對待自己像對待他人一樣,大體不會失誤。

  【原文】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人心多易,非思難度。

  【譯文】

  智謀往往趕不上事情變化,不深入觀察就無法正確把握。人心容易發(fā)生改變,不深入思考就難以揣測。

  【原文】

  俗不堪親,非禮無存。

  【譯文】

  對俗人不可以過于親昵,不嚴守禮法就難以共處。

  【原文】

  憂身者無邪,正而久焉。憂心者無疚,寧而吉焉。

  【譯文】

  常懷惕勵的人沒有邪念,遵循正道,相安長久。擔憂良心有失的人沒有愧疚,心靈安寧,永處吉祥。(急流勇退曾國藩)

  求實卷五

  【原文】

  致遠者實,近利者虛。

  【譯文】

  目光長遠的人務實,謀取近利的人虛浮。

  【原文】

  眾趨者慎,己悅者進。不拘于書,則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則不損于實。

  【譯文】

  對眾人追捧的事要慎重,對自己喜歡的事要敢為。不拘泥于書本知識,就不會偏離事物的實際。不追求完美無缺,就不會被蒙蔽事實。

  【原文】

  人無賤者,惟自棄也。

  【譯文】

  人沒有注定是卑賤的,除非自暴自棄。

  【原文】

  大智無詐,順乎天也。小智無德,背乎情也。

  【譯文】

  大的智謀沒有偽詐,因它順應規(guī)律天理。小的智計不講仁德,因它違背事理人情。

  【原文】

  識察勿憂,憂弗學也。

  【譯文】

  不憂慮欠缺識見和洞察力,當憂思不用心學習進步。

  【原文】

  苦勞而少獲,非實之過也。閑逸而多得,乃實之旨焉。

  【譯文】

  辛苦勞累卻少有收獲,這不是求實的過錯。清閑安逸卻多有所得,這才是求實的本意。(曹孟德不拘求才)

  慎言卷六

  【原文】

  言之禍,無論優(yōu)劣也。語之弊,由人取舍也。

  【譯文】

  言論可以肇禍,好話與壞話都可以導致惡果。言論能給人帶來害處,全在人取舍。

  【原文】

  君子不道虛言,實則逆耳。小人不表真心,偽則障目。見言見志,其行亦斷也。

  【譯文】

  君子不說誑言,說實話又容易讓人聽起來感覺不舒服。小人不表露真心,偽裝得常讓人看不清真面目。聽其言可知其心志,其行為也就可以判斷了。

  【原文】

  貴者宜謙不宜傲。卑者宜恭不宜放。

  【譯文】

  富貴之人應該自謙,不要自傲。卑微的人應該恭順,不要狂傲。

  【原文】

  人無信,則言勿聽。

  【譯文】

  一個人如果失去信任,那么他的話別人就會聽不進。

  【原文】

  不知機而無泄,大安也。不避親而密疏,大患也。

  【譯文】

  不知曉機密就不會泄露,這是切切的安全。不回避親屬談論而使秘密泄露,將是大大的禍患。(泄機謀伏完喪家身)

  節(jié)情卷七

  【原文】

  知書而后忘情焉,抑性而后正身焉。

  【譯文】

  知書達理后就不會為情感所左右,抑制天性后才能立身行正。

  【原文】

  縱親見私,不容也。縱友見拙,不智也。縱憐見稚,不厚也。

  【譯文】

  庇佑親情就會暴露私心,將招來不容。放縱友情就會顯現(xiàn)愚拙,是不明智。濫施同情就會顯得幼稚,并非忠厚本意。

  【原文】

  天怒成災,人怒成害。

  【譯文】

  上天憤怒就會施加災難,人們憤怒就會制造傷害。

  【原文】

  君子戒悲,小人戒憂。不舍之情,羈身也。

  【譯文】

  君子戒忌慈悲,小人戒忌憂思。不肯割舍的情感,束縛著人的身心。

  【原文】

  幸不恃色,榮定其品也。義不恃媚,信定其諧也。

  【譯文】

  受寵幸不能全仗容顏,從承受尊榮可看出人品。有情義不能倚仗諂媚,忠信可以維持和諧。(盧杞的報復)

  向善卷八

  【原文】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譯文】

  吉祥有因,幸福有源。

  【原文】

  天佑善者,其心悟焉。言善未必善,觀其行也。言惡未必惡,審其心也。

  【譯文】

  上天保佑忠善者,因其領悟了處善之道。語言善意者未必盡善,要觀察他的行為。話語粗獷者未必兇惡,要審視他的內心。

  【原文】

  名勿信,實勿怠。

  【譯文】

  虛名頭不要輕易求取,務實心不可絲毫松懈。

  【原文】

  君子亦怨,不誤其事。小人亦友,不輟其爭。利可求,道可守。

  【譯文】

  君子也會有抱怨,但不會耽誤正事。小人也會有朋友,但不會停止爭奪。利益可以求取,道義必須堅守。

  【原文】

  惡惑愚不惑智也。善貴誠不貴法也。

  【譯文】

  惡念能迷惑愚人,不能迷惑智者。善良重在真誠,不在乎方法。

 

【《解厄鑒》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中庸》原文及譯文05-07

《公輸》原文及譯文01-03

離騷原文及譯文11-18

氓原文譯文10-27

鄭人買履的原文及譯文10-16

《過秦論》原文及譯文06-03

《老子》原文及譯文06-24

《白馬篇》的原文譯文08-20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09-0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