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尿培養「檢驗醫學」

時間:2024-09-03 06:21:34 檢驗技師/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怎樣做好尿培養「檢驗醫學」

  尿道炎、膀胱炎都屬于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癥狀是尿頻、尿急和尿疼,是夏季的多發疾病,而且容易反復發作。因為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這種病以女性病人居多。正常人尿液是無菌的,但尿道外口皮膚處可以有細菌存在,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糞腸球菌、葡萄球菌、真菌和其它病原菌等常常侵入尿道造成感染。對于尿道炎或膀胱炎患者,醫生常會建議其做尿的細菌培養,細菌培養是確診的黃金標準。怎樣做好尿培養關系到醫生診斷和用藥的決策,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怎樣做好尿培養的知識,歡迎閱讀。

  怎樣做好尿培養

  恰當地留取尿標本是尿培養的關鍵步驟。因為細菌培養是一種比較精細的工作,往往因為細節問題而造成培養結果的失敗。留尿時請遵循以下原則:

  (1)采取清晨第一次尿,此時尿處在濃縮狀態,細菌培養的效果會比較好。

  (2)留取尿的中間段,不要用最初和最末的部分。

  (3)一定要使用醫院提供的無菌有蓋容器。

  (4)女性外陰部先以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洗凈,然后再排尿,棄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約10毫升于容器內,立即加蓋,盡快送檢,勿超過2小時,男性應翻轉包皮清洗,同樣先用肥皂水,再用清水。

  (5)如果因為病人身體狀況不佳,采集中段尿無法避免污染,也可用導尿法和膀胱穿刺法,但比較麻煩和容易造成另一次感染。

  (6)最好在用藥前進行細菌培養,因為有的藥物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即使不能治愈疾病,也會影響病原菌在培養基上生長。

  (7)不要在尿中混入防腐劑或消毒劑。

  因為尿液在通過尿道口時易沾染少量的皮膚表面雜菌,臨床上以培養基上的菌落數量為標準來判斷病原菌是來自泌尿系統還是皮膚表面,以1毫升尿中的革蘭陰性細菌10萬個菌落以上、革蘭陽性細菌1萬個菌落以上、真菌1千個菌落以上,作為尿路感染了病原菌的指標。但是如果低于這個指標,也不能徹底排除尿路感染,原因可能是:

  (1)病人已應用過抗菌藥,尿中病原菌的生長發育受抑制。

  (2)病原菌營養要求高,雖然在病人體內大量繁殖,但在培養基上不易生長。

  (3)病人尿頻、尿急的情況造成尿在膀胱內的停留時間短,可能泌尿系統的初段沒有病原菌感染,只是在膀胱以下才有病原菌存在。

  (4)尿液的酸堿性不適合病原菌生長。

  (5)尿中混入了消毒劑。

  尿培養一般要求連續做3次,以保證培養的準確性。如果從尿中培養出病原菌,還要再繼續進行下一步——藥敏實驗,觀察病原菌究竟對哪種藥物敏感,這也是細菌培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給臨床醫生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提供依據,避免用藥不當。

【怎樣做好尿培養「檢驗醫學」】相關文章:

臨床醫學檢驗技士備考資料:尿標本采集的常見種類07-15

檢驗技師考點:胱氨酸尿01-15

檢驗技師考點:尿比密檢查01-15

血、尿、便常規檢驗的影響因素09-19

海帶怎樣做好吃09-29

怎樣做好員工培訓07-07

秋葵怎樣做好吃08-11

怎樣做好即興演講03-20

理財規劃怎樣做好10-25

怎樣做好英文Presentation08-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