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組與數組元素的概念

時間:2024-11-08 09:47:58 計算機等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組與數組元素的概念

  C語言支持一維數組和多維數組。如果一個數組的所有元素都不是數組,那么該數組稱為一維數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數組與數組元素的概念,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維數組的定義方式

  在C語言中使用數組必須先進行定義。一維數組的定義方式為:

  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 [常量表達式];

  其中,類型說明符是任一種基本數據類型或構造數據類型。數組名是用戶定義的數組標識符。方括號中的常量表達式表示數據元素的個數,也稱為數組的長度。例如:

  int a[10]; /* 說明整型數組a,有10個元素 */

  float b[10], c[20]; /* 說明實型數組b,有10個元素,實型數組c,有20個元素 */

  char ch[20]; /* 說明字符數組ch,有20個元素 */

  對于數組類型說明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數組的類型實際上是指數組元素的取值類型。對于同一個數組,其所有元素的數據類型都是相同的。

  2) 數組名的書寫規則應符合標識符的書寫規定。

  3) 數組名不能與其它變量名相同。例如:

  int a;

  float a[10];

  是錯誤的。

  4) 方括號中常量表達式表示數組元素的個數,如a[5]表示數組a有5個元素。但是其下標從0開始計算。因此5個元素分別為a[0], a[1], a[2], a[3], a[4]。

  5) 不能在方括號中用變量來表示元素的個數,但是可以是符號常數或常量表達式。例如:

  #define FD 5

  // ...

  int a[3+2],b[7+FD];

  是合法的。但是下述說明方式是錯誤的。

  int n=5;

  int a[n];

  6) 允許在同一個類型說明中,說明多個數組和多個變量。例如:

  int a,b,c,d,k1[10],k2[20];

  一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數組元素是組成數組的基本單元。數組元素也是一種變量, 其標識方法為數組名后跟一個下標。下標表示了元素在數組中的順序號。數組元素的一般形式為:

  數組名[下標]

  其中下標只能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達式。如為小數時,C編譯將自動取整。例如:

  a[5]

  a[i+j]

  a[i++]

  都是合法的數組元素。

  數組元素通常也稱為下標變量。必須先定義數組,才能使用下標變量。在C語言中只能逐個地使用下標變量,而不能一次引用整個數組。例如,輸出有10個元素的數組必須使用循環語句逐個輸出各下標變量:

  for(i=0; i<10; i++)

  printf("%d",a[i]);

  而不能用一個語句輸出整個數組。因此,下面的寫法是錯誤的:

  printf("%d",a);

  【例7-1】使用for循環為一個數組賦值,并將數組倒敘輸出。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a[10];

  for(i=0;i<=9;i++)

  a[i]=i;

  for(i=9;i>=0;i--)

  printf("%d ",a[i]);

  return 0;

  }

  【例7-2】將上面的例子稍微改變一下。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a[10];

  for(i=0;i<10;)

  a[i++]=i;

  for(i=9;i>=0;i--)

  printf("%d",a[i]);

  return 0;

  }

  一維數組的初始化

  給數組賦值的方法除了用賦值語句對數組元素逐個賦值外, 還可采用初始化賦值和動態賦值的方法。

  數組初始化賦值是指在數組定義時給數組元素賦予初值。數組初始化是在編譯階段進行的。這樣將減少運行時間,提高效率。初始化賦值的一般形式為:

  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常量表達式] = { 值, 值……值 };

  其中在{ }中的各數據值即為各元素的初值,各值之間用逗號間隔。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當于

  a[0]=0; a[1]=1 ... a[9]=9;

  C語言對數組的初始化賦值還有以下幾點規定:

  1) 可以只給部分元素賦初值。當{ }中值的個數少于元素個數時,只 給前面部分元素賦值。例如:

  int a[10]={0,1,2,3,4};

  表示只給a[0]~a[4]5個元素賦值,而后5個元素自動賦0值。

  2) 只能給元素逐個賦值,不能給數組整體賦值。例如給十個元素全部賦1值,只能寫為:

  int a[10]={1,1,1,1,1,1,1,1,1,1};

  而不能寫為:

  int a[10]=1;

  3) 如給全部元素賦值,則在數組說明中,可以不給出數組元素的個數。例如:

  int a[5]={1,2,3,4,5};

  可寫為:

  int a[]={1,2,3,4,5};

  一維數組程序舉例

  可以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對數組作動態賦值。這時可用循環語句配合scanf函數逐個對數組元素賦值。

  【例7-4】輸入10個數字并輸出最大值。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max,a[10];

  printf("input 10 numbers:\n");

  for(i=0;i<10;i++)

  scanf("%d",&a[i]);

  max=a[0];

  for(i=1;i<10;i++)

  if(a[i]>max) max=a[i];

  printf("maxmum=%d\n",max);

  return 0;

  }

  本例程序中第一個for語句逐個輸入10個數到數組a中。 然后把a[0]送入max中。在第二個for語句中,從a[1]到a[9]逐個與max中的內容比較,若比max的值大,則把該下標變量送入max中,因此max總是在已比較過的下標變量中為最大者。比較結束,輸出max的值。

  【例7-5】輸入10個數字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j,p,q,s,a[10];

  printf("\n input 10 numbers:\n");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10;i++){

  p=i;q=a[i];

  for(j=i+1;j<10;j++)

  if(q

  p=j;q=a[j];

  }

  if(i!=p){

  s=a[i];

  a[i]=a[p];

  a[p]=s;

  }

  printf("%d",a[i]);

  }

  return 0;

  }

  本例程序中用了兩個并列的for循環語句,在第二個for 語句中又嵌套了一個循環語句。第一個for語句用于輸入10個元素的初值。第二個for語句用于排序。本程序的排序采用逐個比較的方法進行。在i次循環時,把第一個元素的下標i賦于p,而把該下標變量值a[i]賦于q。然后進入小循環,從a[i+1]起到最后一個元素止逐個與a[i]作比較,有比a[i]大者則將其下標送p,元素值送q。一次循環結束后,p即為最大元素的下標,q則為該元素值。若此時i≠p,說明p,q值均已不是進入小循環之前所賦之值,則交換a[i]和a[p]之值。 此時a[i]為已排序完畢的元素。輸出該值之后轉入下一次循環。對i+1以后各個元素排序。

【數組與數組元素的概念】相關文章:

JavaScript中的索引數組、關聯數組和靜態數組、動態數組的分類講09-23

asp是如何得到動態數組中元素的個數10-18

Javascript的常規數組和關聯數組的對比小結05-02

javascript創建數組之聯合數組的使用方法08-30

JavaScript清空數組的方法08-05

JSON數組用法介紹10-12

JavaScript數組常用方法介紹09-04

asp數組重復刪除函數09-01

如何使用Excel數組公式10-15

Excel高手武器:數組基礎08-0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伊人麻豆影院青草国产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