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預習題及答案

時間:2024-10-07 09:23:29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預習題及答案

  預習題一: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預習題及答案

  一、A1

  1、不屬于口腔頜面腫瘤的致病因素中外來因素的是:

  A.物理因素

  B.營養因素

  C.遺傳因素

  D.生物因素

  E.化學因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口腔頜面腫瘤的致病因素

  腫瘤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一般認為是外來和內在的多種致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外來因素

  (1)物理因素:如熱、損傷、紫外線、X線及其他放射性物質,以及長期慢性刺激等因素。

  如舌及頰黏膜癌,可發生于殘根、銳利的牙尖、不良修復體等的長期、經常刺激的相應部位。唇癌多發生于長期吸雪茄煙和煙斗的人。灼傷可引起皮膚癌。臨床上可看到在瘢痕基礎上發生的“瘢痕癌”。頜骨骨肉瘤患者往往可以發現有損傷史。唇癌及皮膚癌多發生于戶外工作者,被認為是接受過量的紫外線輻射的緣故。X線及放射性物質可誘發皮膚癌及骨肉瘤。

  (2)化學因素:是腫瘤病因最早受到重視并被證實的因素。煤焦油、吸煙及酒精等均可致癌。

  (3)生物因素:某些惡性腫瘤也可以由病毒引起,如鼻咽癌、惡性淋巴瘤。

  (4)營養因素:與口腔癌發生有關的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E類缺乏。

  2.內在因素

  (1)神經精神因素:包括嚴重的精神創傷、不正常的精神狀態等。

  (2)內分泌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可引起某些腫瘤。例如患乳腺癌及宮頸癌后,發生口腔及口咽癌的機會均大大增加。

  (3)機體免疫狀態:在人體與動物實驗性癌瘤中均已證實存在著腫瘤抗原與免疫反應。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包括皮試與淋巴細胞轉化率)無論在早期或晚期患者都有下降,而以晚期病例尤為顯著。

  (4)遺傳因素:癌癥患者可有家族史。

  (5)基因突變:人類染色體中存在著癌基因。已證實:在口腔頜面癌瘤中有C-Ha-ras、C-Ki-ras、C-myc以及C-erbB等癌基因的表達。與癌基因相對應的是人體抗癌基因,或稱抑癌基因的存在,諸如P53、nm23以及Rb等。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2、對腫瘤進行穿刺細胞學檢查時通常使用

  A.5號針頭

  B.6號針頭

  C.9號針頭

  D.8號針頭

  E.12號針頭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近年來對唾液腺或某些深部腫瘤也可以用6號針頭行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稱“細針吸取活檢”。此法需要有細胞學檢查診斷的基本訓練,區別良惡性腫瘤的確診率可達95%,但有時對腫瘤的組織學類型難以完全肯定。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診斷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3、最易并發顱底骨折的頜骨骨折是

  A.上頜骨Le FortⅠ型骨折

  B.上頜骨Le FortⅡ型骨折

  C.上頜骨Le FortⅢ型骨折

  D.下頜骨髁狀突骨折

  E.下頜骨正中骨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Le FortⅢ型骨折:又稱上頜骨高位骨折或顴弓上骨折。骨折線自鼻額縫向兩側橫過鼻梁、眶部,經顴額縫向后達翼突,形成顱面分離,常使面中部凹陷、變長。此型骨折多伴有顱底骨折或顱腦損傷,出現耳、鼻出血或腦脊液漏。

  【該題針對“上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4、頜骨骨折的復位標準是

  A.骨性愈合

  B.纖維性愈合

  C.骨折線上的牙齒不松動

  D.恢復原有咬合關系

  E.無感染發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頜骨骨折的復位方法:頜骨骨折的復位標準是恢復患者原有的咬合關系。根據不同的骨折情況,可選用不同的復位方法。

  【該題針對“頜骨骨折治療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5、LeFortⅢ型骨折是指

  A.錐形骨折

  B.下頜骨骨折

  C.上頜骨低位骨折

  D.上頜骨中位骨折

  E.上頜骨高位骨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Le FortⅢ型骨折:又稱上頜骨高位骨折或顴弓上骨折。骨折線自鼻額縫向兩側橫過鼻梁、眶部,經顴額縫向后達翼突,形成顱面分離,常使面中部凹陷、變長。此型骨折多伴有顱底骨折或顱腦損傷,出現耳、鼻出血或腦脊液漏。

  【該題針對“上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6、LeFortⅡ型骨折是指

  A.顴弓上骨折

  B.錐形骨折

  C.水平骨折

  D.縱形骨折

  E.矢狀骨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Le FortⅡ型骨折:又稱上頜骨中位骨折或錐形骨折。骨折線自鼻額縫向兩側橫過鼻梁、內側壁、眶底、顴上頜縫,再沿上頜骨側壁至翼突。有時可波及篩竇達顱前凹,出現腦脊液鼻漏。

  【該題針對“上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7、下頜骨骨折骨折段移位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咀嚼肌的牽拉作用

  B.骨折部位

  C.骨折線走行方向

  D.骨折段是否有牙

  E.外力大小與方向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影響下頜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的因素有: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線方向和傾斜度、骨折段是否有牙以及附著肌肉的牽拉作用等,其中各咀嚼肌的牽拉作用又是主要因素。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牽引而出現不同情況的骨折段移位。

  【該題針對“下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8、上頜骨骨折診斷中最有決定意義的癥狀是

  A.鼻腔出血

  B.數個牙齒折斷或錯位

  C.面部腫脹

  D.上頜骨出現動度和錯(牙合)

  E.腦震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9、頜骨骨折最常見的重要臨床體征是

  A.咬合錯亂

  B.張口受限

  C.常伴有軟組織損傷

  D.局部腫痛

  E.流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咬合錯亂:是頜骨骨折最常見的體征,即使骨折段只有輕度移位,也可能出現咬合錯亂。它對頜骨骨折的診斷與治療有重要意義。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10、髁狀突頸部骨折后髁狀突常被拉向前內方是由于患側

  A.顳肌的作用

  B.咬肌的作用

  C.翼內肌的作用

  D.翼外肌的作用

  E.關節韌帶的作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髁突骨折:多數發生在翼外肌附著下方的髁突頸部。折斷的髁突由于受翼外肌牽拉而向前、內移位,但仍可位于關節囊內;但如打擊力過大,關節囊撕裂,髁突可從關節窩內脫位而向內、向前、向后或向外移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與外力撞擊的方向及大小有關。個別情況下,髁突可被擊入顱中窩。

  【該題針對“下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11、以下關于牙損傷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牙挫傷主要傷及牙周膜、牙髓和牙槽骨,

  B.牙脫位韻治療以保存牙為原則

  C.輕度牙挫傷可不作特殊治療

  D.牙脫位時可伴有牙齦撕裂或牙槽突骨折

  E.完全脫落牙若離體時間不長可行牙再植術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牙挫傷主要是損傷牙周膜。

  12、牙折常發生于下述哪個區域

  A.下前牙區

  B.上前牙區

  C.尖牙

  D.前磨牙區

  E.磨牙區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牙槽突骨折常是外力(如碰撞)直接作用于牙槽突所致,多見于上頜前部,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與頜面部其他損傷同時發生,可以是線形也可是粉碎性骨折。臨床上,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和牙齦的腫脹、撕裂、牙松動、牙折或牙脫落。

  【該題針對“牙槽突骨折”知識點進行考核】

  13、診斷牙槽突骨折最有力的證據是

  A.牙齦撕裂

  B.牙齒松動

  C.牙齒移位,咬合關系紊亂

  D.搖動損傷區的牙時,可見臨近數牙隨之移動

  E.局部疼痛,不敢咬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牙槽突骨折常是外力(如碰撞)直接作用于牙槽突所致,多見于上頜前部,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與頜面部其他損傷同時發生,可以是線形也可是粉碎性骨折。臨床上,牙槽突骨折常伴有唇和牙齦的腫脹、撕裂、牙松動、牙折或牙脫落。搖動損傷區某一牙時,可見鄰近數牙及骨折片隨之移動。骨折片可移位,引起咬合錯亂。

  【該題針對“牙槽突骨折”知識點進行考核】

  14、頜面部創口初期縫合最寬時間為

  A.6h

  B.12h

  C.24h

  D.48h

  E.大于48h的創口,只要沒有明顯的化膿,清創后仍可作初期縫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縫合:由于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組織再生力強,在傷后24~48小時之內,均可在清創后行嚴密縫合;甚至超過48小時,只要創口無明顯化膿感染或組織壞死,在充分清創后,仍可行嚴密縫合。對估計有可能發生感染者,可在創口內放置引流物;已發生明顯感染的創口不應作初期縫合,可采用局部濕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處理。

  【該題針對“知識點:軟組織損傷”知識點進行考核】

  15、頜面外傷清創時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盡量保留軟組織

  B.除確已壞死的組織外,一般僅將創緣略加修整即可

  C.唇、鼻、眼瞼等重要部位的撕裂傷,組織大部分游離,即使沒有感染也應去除

  D.應注意探查有無面神經損傷

  E.應注意探查有無骨折發生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沖洗創口后,行創口周圍皮膚消毒、鋪巾、進行清創處理。原則上盡可能保留頜面部受傷組織。除確已壞死的組織外,一般僅將創緣略加修整即可。唇、舌、鼻、耳及眼瞼等重要部位的撕裂傷,即使大部分游離或完全離體,只要沒有感染和壞死的情況下,也應盡量保留,爭取縫回原位,仍有可能成活。

  【該題針對“軟組織清創術要求”知識點進行考核】

  16、以下關于口腔頜面部損傷傷員急救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防止窒息的關鍵在于及早發現和及時處理

  B.對顱腦損傷的患者,在搶救的同時,頜面部傷口可做簡單包扎處理

  C.病員如有腦脊液鼻漏或耳漏,應及時作鼻腔或耳道填塞

  D.有條件時應盡早進行清創縫合術

  E.無條件時應盡早包扎創口,防止外界細菌繼續侵入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如鼻孔或外耳道有腦脊液漏出,表明顱前窩底或顱中窩底有骨折。出血伴有腦脊液漏時,將流出的液體滴在吸水紙或紗布上,血跡周圍出現一圈被水濕潤的環形紅暈,表明存在腦脊液漏。處理原則禁止作耳道與鼻腔填塞與沖洗,以減少引起顱內感染的可能。

  【該題針對“顱腦損傷防治”知識點進行考核】

  17、上頜骨高位骨折出現腦脊液耳漏時,對下述哪類顱腦損傷具有診斷意義

  A.腦挫裂傷

  B.腦震蕩

  C.硬膜外血腫

  D.顱前窩骨折

  E.顱中窩骨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如鼻孔或外耳道有腦脊液漏出,表明顱前窩底或顱中窩底有骨折。

  18、患者因外傷所致上頜骨骨折,骨折塊向下移位,現場預防窒息的急救處理應是

  A.緊急從鼻腔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

  B.緊急氣管切開

  C.復位上頜骨塊,利用壓舌板等物作顱上頜固定

  D.使用呼吸興奮的藥劑

  E.維持患者于頭低腳高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懸吊下墜的上頜骨骨塊:可臨時采用筷子、壓舌板或類似器材橫放于上頜雙側前磨牙部位,將上頜骨骨折塊向上懸吊,并將兩端固定于頭部繃帶上。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19、一般骨折多長時間后,X線片可見骨性愈合的征象

  A.1~2個月

  B.5~6個月

  C.7~9個月

  D.10~12個月

  E.12個月以上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需5~6個月后,在X線片上骨痂與密質骨的界限消失,看不到骨折線,此時已達到組織學上的骨性愈合。

  【該題針對“骨折愈合過程”知識點進行考核】

  20、那些不是顴弓骨折的臨床表現

  A.張口受限

  B.顴面部塌陷

  C.局部壓痛

  D.咬合紊亂

  E.復視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顴骨及顴弓骨折臨床表現:

  (1)顴面部塌陷:顴骨、顴弓骨折后骨折塊移位方向主要取決于外力作用的方向,多發生內陷移位。在傷后早期,可見顴面部塌陷;隨后,由于局部腫脹,塌陷畸形并不明顯,易被誤認為單純軟組織損傷;數日后腫脹消退,又出現局部塌陷。

  (2)張口受限:由于骨折塊發生內陷移位,壓迫顳肌和咬肌,阻礙冠突運動,導致張口疼痛和張口受限。

  (3)復視:顴骨構成眶外側壁和眶下緣的大部分。顴骨骨折移位后,可因眼球移位,外展肌滲血和局部水腫以及撕裂的眼下斜肌嵌入骨折線中,限制眼球運動等原因而發生復視。

  (4)瘀斑:顴骨眶壁有閉合性骨折時,眶周皮下、眼瞼和結膜下可有出血性瘀斑。

  (5)神經癥狀:顴骨上頜突部骨折移位可造成眶下神經損傷,致使該神經支配區有麻木感。骨折時如同時損傷面神經顴支,則發生眼瞼閉合不全。

  21、上前牙牙槽突骨折,應用

  A.單頜牙弓夾板結扎復位固定

  B.頜間結扎牽引復位固定

  C.頜間結扎固定

  D.頜間結扎加顱頜繃帶復位固定

  E.骨間固定加牙弓夾板固定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牙槽突骨折的治療應在局麻下將牙槽突及牙復位到正常解剖位置,然后利用骨折鄰近的正常牙列,用牙弓夾板、金屬絲和正畸托槽方絲弓等方法固定。注意應跨過骨折線至少3個正常牙位,才能固定可靠。

  【該題針對“牙槽突骨折”知識點進行考核】

  22、髁狀突頸部骨折常伴有

  A.上頜骨骨折

  B.下頜角區骨折

  C.下頜升支部骨折

  D.顴弓骨折

  E.對側頦孔區或頦部骨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從對側頦孔區斜向上或頦部骨折向上的力的沖擊可造成髁狀突頸部骨折。從解剖關系及外力作用部位來考慮。髁狀突頸部骨折常伴有頦孔區或頦部骨折。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23、頜面骨中容易發生骨折的為

  A.顴骨

  B.顴弓

  C.腭骨

  D.下頜骨

  E.上頜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下頜骨占據面下1/3部及面側面中1/3的一部分,位置突出,易遭受損傷而導致骨折發生率高。

  【該題針對“下頜骨骨折臨床分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4、髁突明顯移位,成角畸形大于45°角,首選合理的治療方法是

  A.單頜固定+顱頜彈性繃帶

  B.頜間固定+顱頜彈性繃帶

  C.單純頜間固定

  D.在雙側磨牙后區墊以2~3mm厚橡皮墊,再用顱頜彈性繃帶進行牽引

  E.手術切開復位固定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對髁突明顯向下移位,成角畸形大于45°角、下頜支高度明顯變短5mm,閉合復位不能獲得良好咬合關系、髁突骨折片向顱中窩移位、髁突向外移位病突破關節囊者應視為手術適應證。

  【該題針對“頜骨骨折治療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25、牙槽突骨折結扎固定時間至少是

  A.1周

  B.2周

  C.4周

  D.6周

  E.8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單頜固定:是指在發生骨折的頜骨上進行固定,而不將上、下頜骨同時固定在一起的方法。常用的有單頜牙弓夾板固定:即將成品或彎制的牙弓夾板橫跨骨折線安置到兩側健康牙上,用金屬絲將夾板與牙體逐個結扎起來,利用健康牙固定骨折的方法。臨床上常用于牙槽突骨折和移位不大的頦部線形骨折。單純上、下頜骨折固定時,下頜骨一般固定4~6周,上頜骨3~4周。

  【該題針對“頜骨骨折治療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26、氣管切開的部位多在

  A.第4~5氣管軟骨環

  B.第1~2氣管軟骨環

  C.第2~4氣管軟骨環

  D.第1氣管軟骨環

  E.低于第5氣管軟骨環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切開氣管:確定氣管后,一般于第2~4氣管環處,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開2個氣管環(切開4~5環者為低位氣管切開術),刀尖勿插入過深,以免刺傷氣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氣管食管瘺。可在氣管前壁上切除部分軟骨環,以防切口過小,放管時將氣管壁壓進氣管內,造成氣管狹窄。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27、顴弓骨折復位的指征是

  A.鼻孔出血

  B.咀嚼無力

  C.骨折區疼痛

  D.張口受限

  E.患者要求治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顴骨、顴弓骨折后,如僅有輕度移位,畸形不明顯,無張口受限、復視及神經受壓等功能障礙者,可作保守治療。凡有塌陷畸形、張口受限、復視者均為手術適應證。雖無功能障礙但有明顯畸形者也可考慮手術復位內固定。

  【該題針對“顴骨及顴弓骨折”知識點進行考核】

  預習題二:

  一、A1

  1、關于牙齦瘤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女性多見,與內分泌有關

  B.可以破壞牙槽骨壁

  C.一般應將病變波及的牙齒拔除

  D.病變波及的骨膜及鄰近骨組織需要去除

  E.因非真性腫瘤,切除后不易復發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牙齦瘤女性較多,隨著腫塊的增長,可以破壞牙槽骨壁。其治療方法傳統觀點認為應將病變所波及的牙齒同時拔除。應圍繞病變周圍的正常組織上做切口,將腫塊完全切除,拔除波及的牙齒,并用刮匙或骨鉗將病變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鄰近的骨組織去除。牙齦瘤為非真性腫瘤,但是復發傾向明顯。

  【該題針對“牙齦瘤”知識點進行考核】

  2、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不包括

  A.多發性角化囊性瘤

  B.皮膚基底細胞痣(癌)

  C.分叉肋,顱骨異常

  D.小腦鐮鈣化

  E.眶距縮窄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多發性角化囊腫同時伴發皮膚基底細胞痣(或基底細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寬、顱骨異常、小腦鐮鈣化等癥狀時,稱為“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或“多發性基底細胞痣綜合征”或“多發性基底細胞痣綜合癥”。

  【該題針對“牙源性角化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3、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好發部位是

  A.上頜前牙區

  B.上頜磨牙區

  C.上頜尖牙區

  D.下頜升支及磨牙區

  E.下頜前牙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多發生于青壯年,可發生于頜骨的任何部位,好發于下頜第三磨牙區及下頜支部。

  4、可用于靜脈畸形硬化治療的是

  A.環磷酰胺

  B.甲氨蝶呤

  C.平陽霉素

  D.長春新堿

  E.紫杉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靜脈畸形可采用激光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和手術治療,以硬化劑注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常用硬化劑為5%魚肝油酸鈉、平陽霉素、無水乙醇、等藥物是血管內皮破壞,病損組織纖維化、閉鎖,最終縮小或消失。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5、下列通常不會發生惡變的是

  A.囊性水瘤

  B.鰓裂囊腫

  C.角化囊腫

  D.皮脂腺囊腫

  E.甲狀舌管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囊性水瘤:主要發生于頸部鎖骨上區,亦可發生于下頜下區及上頸部。一般為多房性囊腔,彼此間隔,內有透明、淡黃色水樣液體。病損大小不一,表面皮膚色澤正常,呈充盈狀態,捫診柔軟,有波動感。與深層血管瘤不同的是體位移動試驗陰性,但有時透光試驗為陽性。鰓裂囊腫可以惡變,或在囊壁上查到原位癌;角化囊腫可以癌變;皮脂腺囊腫可能發生惡變,成為皮脂腺癌;甲狀舌管瘺如長期不治,還可以發生癌變。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6、哪個囊腫X線檢查無改變

  A.根尖囊腫

  B.球上頜囊腫

  C.正中囊腫

  D.鼻唇囊腫

  E.鼻腭囊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鼻唇囊腫位于上唇底和鼻前庭溝內,囊腫位于骨質的表面,X線片上骨質無破壞現象。

  根尖囊腫X線特點是以病源牙的牙根為中心的形狀規則、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卵圓形骨質破壞低密度區,邊緣有一條致密白線。

  球上頜囊腫在X線片上顯示為上頜側切牙與尖牙之間有倒梨形囊狀透射區并可見兩牙被分開。

  正中囊腫X線片上上頜或下頜中線區有囊狀低密度影,與牙無關。

  鼻腭囊腫X線特點為:病變位于上頜中線和左右中切牙牙根之間或后方,多呈圓形或心形低密度改變。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7、哪種囊腫屬于牙源性囊腫

  A.球上頜囊腫

  B.鼻腭囊腫

  C.鼻唇囊腫

  D.正中囊腫

  E.始基囊腫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始基囊腫是發生于成釉器發育的早期階段,牙釉質和牙本質形成之前,在炎癥和損傷刺激之后,成釉器的星網狀層發生變性,并有液體滲出,積蓄在頜骨中稱為牙源性的頜骨囊腫。而非牙源性囊腫是有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的上皮發展而來,故亦稱牙源性外胚上皮囊腫,包括球上頜囊腫、鼻腭囊腫、正中囊腫、鼻唇囊腫。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8、口腔頜面部因炎癥而引起的牙源性囊腫主要是

  A.根尖囊腫

  B.鼻腭囊腫

  C.鼻唇囊腫

  D.始基囊腫

  E.含牙囊腫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尖囊腫是頜骨內最常見的牙源性囊腫,屬于炎癥性囊腫。有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值上皮團塊中央液化、囊性病變等一系列病理過程。因此常發生于死髓牙的根尖部。而鼻腭囊腫、鼻唇囊腫、始基囊腫屬于非牙源性囊腫。而含牙囊腫也可繼發感染,但是屬于發育性牙源性囊腫。

  【該題針對“根尖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9、囊壁中含有皮膚附件結構的囊腫是

  A.皮脂腺囊腫

  B.皮樣囊腫

  C.表皮樣囊腫

  D.鰓裂囊腫

  E.甲狀舌管囊腫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皮樣囊腫或表皮樣囊腫為胚胎發育時期易流于組織中的上皮細胞發展而來形成囊腫。皮樣囊腫囊壁較厚,由皮膚和皮膚附件所構成。囊腔內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腺、汗腺和毛發等結構,中醫稱為“發瘤”。其他囊腫均無此特殊組織表現。

  【該題針對“皮樣或表皮樣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10、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癌前狀態不包括

  A.口腔扁平苔蘚

  B.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C.紅斑

  D.上皮過角化

  E.梅毒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紅斑屬于癌前病損。癌前狀態:口腔面頰部常見的癌前狀態有口腔扁平苔蘚、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盤狀紅斑狼瘡、上皮過度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梅毒、著色性干皮病等。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11、最常用于診斷頜骨惡性腫瘤的放射性核素是

  A.131I(碘)

  B.32P(磷)

  C.35Sr(鍶)

  D.67Ga(鎵)

  E.99mTc(锝)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最常用于診斷頜骨惡性腫瘤的放射性核素是99mTc。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診斷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12、最常用的血管瘤硬化劑是

  A.無水酒精

  B.5%魚肝油酸鈉

  C.福而馬林

  D.碘化油

  E.泛影葡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血管瘤硬化劑較常用的還有5%魚肝油酸鈉。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13、關于良性腫瘤特點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永不威脅生命

  B.細胞分化程度高

  C.多呈膨脹性生長

  D.有包膜,界限清,少數可惡變

  E.腫瘤細胞與來源組織細胞相似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良性腫瘤一般無自覺癥狀,但如壓迫鄰近神經發生繼發性感染或惡變,則發生疼痛。不發生淋巴轉移,對人體危害較小。但是如果腫瘤生長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如舌根、軟腭等,如不及時治療,也可發生呼吸、吞咽困難,威脅人的生命。

  【該題針對“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14、中醫指的“粉瘤”和“發瘤”分別是

  A.皮脂腺囊腫和皮樣囊腫

  B.皮脂腺囊腫和表皮樣囊腫

  C.表皮樣囊腫和皮樣囊腫結構

  D.皮脂腺囊腫和甲狀舌管囊腫

  E.皮樣囊腫和甲狀舌管囊腫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皮脂腺囊腫中醫稱“粉瘤”。主要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腫。囊內為白色凝乳狀皮脂腺分泌物。皮樣囊腫囊壁較厚,由皮膚和皮膚附件所構成。囊腔內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腺、汗腺和毛發等結構,中醫稱為“發瘤”。

  【該題針對“皮脂腺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15、口腔頜面部不易早期發現的腫瘤是

  A.腮腺淺葉腫瘤

  B.頜下腺腫瘤

  C.硬腭腫瘤

  D.舌體部腫瘤

  E.舌下腺腫瘤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舌下腺腫瘤由于位置隱蔽,且早期無異常癥狀,不易早期發現。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16、下列哪項最不符合成釉細胞瘤的X線特征

  A.腫瘤內多見鈣化影

  B.多房型可見分房大小相差懸殊

  C.骨質膨脹,以向唇頰側為甚

  D.腫瘤可含牙或不含牙,鄰牙可被腫瘤推壓而移位

  E.牙根可被侵蝕呈鋸齒狀或截斷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成釉細胞瘤的影像學表現為:①多房型在成釉細胞瘤中最多見,分房大小不等,成群排列,相互重疊,腫瘤處的牙根截斷壯吸收,相鄰牙齒也被分開;②單房型較多房型少見,為一個單房狀低密度影像,邊緣呈分葉狀,有切跡,瘤內可以含牙;③蜂窩型為大小基本相等的小分房,房隔厚且粗糙不規則,腫瘤邊緣清晰,且腫瘤內可以含牙;④局部惡性征型最為少見,影像表現為頜骨無膨脹改變,但頜骨骨小梁和密質骨溶解消失,頜骨外形消失。但是瘤內不含鈣化影。

  【該題針對“成釉細胞瘤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17、哪項不是牙源性角化囊性瘤X線的特點

  A.有單囊和多囊之分,單囊多見

  B.沿頜骨長軸發展

  C.下頜多見

  D.牙根吸收多呈截斷狀

  E.囊腫可向舌側膨隆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牙源性角化囊腫的X線表現為:①有單囊和多囊之分,單囊多見,也可為多房;多房者分房大小相近。②常沿頜骨長軸生長,膨脹不明顯;如有膨脹,常向舌側。③牙根吸收少見,多呈斜面狀。④病變內可含牙或不含牙。

  【該題針對“牙源性角化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18、下列哪項檢查要用造影顯示

  A.根尖囊腫

  B.鼻腭管囊腫

  C.甲狀舌管瘺

  D.孤立性骨囊腫

  E.角化囊腫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甲狀舌管囊腫的診斷可根據其部位和隨吞咽移動等而做出。有時穿刺檢查可抽出透明、為渾濁的黃色稀薄或黏稠性液體。對甲管舌管囊腫還可以進行碘油造影以明確其瘺管行徑。

  【該題針對“甲狀舌管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19、屬于口腔癌一級預防措施的是

  A.早發現

  B.早診斷

  C.早治療

  D.病因預防

  E.防止復發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初級預防以病因預防為主,針對致病因素采取預防措施,未病先防。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20、關于腫瘤的治療哪項不正確

  A.良性腫瘤一般以外科治療為主

  B.細胞分化程度較好的惡性腫瘤常采用手術治療

  C.位于頜面深部或近顱底的腫瘤,首先考慮放療或化療

  D.臨床上對于骨肉瘤或者惡性黑色素瘤可以進行放射治療

  E.頜骨腫瘤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骨肉瘤、惡性黑色素瘤在臨床上對于射線相對不敏感。所以此兩種腫瘤應用放射治療效果不明顯。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治療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21、當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什么狀態時,應考慮停用化療藥

  A.白細胞4.0×109/L,血小板10×109/L

  B.白細胞3.0×109/L,血小板10×109/L

  C.白細胞4.0×109/L,血小板80×109/L

  D.白細胞3.0×109/L,血小板80×109/L

  E.白細胞3.0×109/L,血小板60×109/L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對造血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多為細胞毒類。當白細胞數降到3×109/L,血小板計數降到80×109/L時,應予停藥并應用升白藥物。白細胞嚴重減少時,應給以抗生素或丙種球蛋白以預防感染。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化學藥物治療”知識點進行考核】

  22、腫瘤化療的最嚴重副反應是

  A.口腔潰瘍

  B.胃腸道反應

  C.骨髓抑制

  D.脫發

  E.肝損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對造血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多為細胞毒類。當白細胞數降到3×109/L、血小板計數降到8×109/L時,應予停藥。白細胞嚴重減少時,應給以抗生素或丙種球蛋白以預防感染。必要時輸入鮮血,或行成分輸血。如條件許可,患者應該消毒隔離室內生活與治療。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23、口腔內腫瘤的患者放射治療前的準備不包括

  A.拔除口內的病灶牙

  B.治療患齲的牙齒

  C.保留金屬套冠及冠橋

  D.注意口腔衛生

  E.用氟劑涂布牙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放射治療前,應拔除口內病灶牙及腫瘤臨近的牙,拆除金屬套冠及冠橋并治療有齲患的牙齒。放射線的直接照射病灶同時,減少感染及頜骨壞死。注意口腔衛生,用氟劑涂布牙冠(包括用含氟牙膏)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放療后猖獗齲的發生。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放射治療”知識點進行考核】

  24、以下關于上頜竇癌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以鱗癌為最常見

  B.早期無癥狀而不易發覺

  C.腫瘤發生部位不同可出現不同臨床癥狀(如鼻塞、復視、張口受限等)

  D.早期即有明顯的骨質破壞

  E.遠處轉移較少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頜竇癌為鼻旁鱗癌中的最常見者。位于上頜竇內,早期無癥狀不容易發覺。當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各種不同的癥狀:位于上頜竇內壁-鼻塞、鼻出血、單側鼻腔分泌物增多、鼻淚管堵塞流淚;位于上頜竇上壁-眼球突出、向上移位,引起復視;位于上頜竇外壁-唇頰溝腫脹,破潰后腫瘤外露,眶下神經受損引起面頰部感覺遲鈍;位于上頜竇后壁-侵入翼腭窩造成張口困難;位于上頜竇下壁-牙松動、疼痛、齦頰溝腫脹等癥狀。晚期轉移至上頜竇的任何部位。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遠處轉移少見。

  【該題針對“上頜竇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25、關于唇癌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主要為鱗癌,腺癌很少見

  B.多發生于下唇

  C.下唇癌的轉移較上唇早

  D.唇癌的轉移一般較其他口腔癌為少見

  E.下唇癌常向頦下及頜下淋巴結轉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唇癌為發生于唇紅緣黏膜的鱗狀細胞癌,腺癌少見。多發生于下唇,下唇癌常向頦下及下頜下淋巴結轉移,而上唇癌常向耳前、下頜下及頸淋巴結轉移,且上唇癌的轉移較下唇早并多見。一般唇癌的轉移較其他口腔癌少見,其轉移時間較遲。

  【該題針對“唇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26、關于牙齦癌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多為鱗癌

  B.男性多于女性,以潰瘍型最多見

  C.早期向牙槽突及頜骨浸潤

  D.下牙齦發病率高于上牙齦

  E.上牙齦癌比下牙齦癌轉移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牙齦癌在口腔鱗癌構成比中居第二位或第三位,若分開計算,則下牙齦癌居第三位,上牙齦癌居第五位。男性多于女性。多為分化度較高的鱗狀細胞癌,生長較慢,以潰瘍型為最多見。早期向牙槽突及頜骨浸潤,使骨質破壞,引起牙松動和疼痛。下牙齦癌比上牙齦癌淋巴結轉移早,同時也較多見。

  【該題針對“牙齦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27、關于舌癌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以鱗癌多見

  B.多發生于舌緣,惡性度高

  C.常發生早期頸部淋巴結轉移

  D.舌尖部癌可以轉移至頦下或直接至頸深中群淋巴結

  E.轉移途徑多為直接浸潤和種植轉移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舌癌舌癌是最常見的口腔癌,男性多于女性,多數為鱗癌。多發生于舌側緣,且惡性度較高,生長快,浸潤性較強。常常發生早期頸淋巴結轉移,且轉移率較高。舌癌頸淋巴結轉移常在一側,位于舌側緣的癌多向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上、中群轉移;舌尖部癌可以轉移至頦下或直接至頸深中群淋巴結。

  【該題針對“舌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28、舌癌區域性淋巴結轉移早的原因

  A.生長快

  B.舌淋巴豐富

  C.距區域淋巴結近

  D.舌機械活動頻繁

  E.舌淋巴及血運豐富,舌活動頻繁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舌常發生早期頸淋巴結轉移,且轉移率較高,因舌體具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環,加以舌的機械運動頻繁,這些均為促進舌癌轉移的因素。

  【該題針對“舌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29、頸淋巴轉移率最高,且早期轉移的腫瘤是

  A.舌癌

  B.唇癌

  C.頰癌

  D.牙齦癌

  E.上頜竇癌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舌癌常發生早期頸淋巴結轉移,且轉移率很高。因舌體組織具有豐富的淋巴和血液循環,舌體活動頻繁等,均成為促使舌癌發生轉移的因素。

  【該題針對“舌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30、最多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的腫瘤是

  A.舌癌

  B.口底癌

  C.頰癌

  D.腭癌

  E.上頜竇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口底癌早期常發生于舌系帶的一側或中線兩側,多為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生長于口底前部者,其惡性程度較后部為低。口底癌常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轉移率僅次于舌癌,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但大都先有下頜下區轉移,以后轉移到頸深淋巴結,并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該題針對“口底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31、最少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的惡性腫瘤是

  A.鱗狀細胞癌

  B.基底細胞癌

  C.淋巴上皮癌

  D.腺上皮癌

  E.未分化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表面形成潰瘍,浸潤破壞深層組織,但很少發生轉移,對放射治療敏感,臨床上呈現低度的經過。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32、對放射線中等敏感的腫瘤是

  A.惡性黑色素瘤

  B.脂肪肉瘤

  C.基底細胞癌

  D.漿細胞肉瘤

  E.惡性淋巴瘤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對放射線敏感的腫瘤有:惡性淋巴瘤、漿細胞肉瘤、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尤文(Ewing)肉瘤。

  對放射線中度敏感的腫瘤有: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

  對放射線不敏感的腫瘤有:骨肉瘤、纖維肉瘤、肌肉瘤、腺癌、脂肪肉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該題針對“口腔頜面部腫瘤放射治療”知識點進行考核】

  33、舌癌的遠處轉移最多見于

  A.腦部

  B.肺部

  C.肝部

  D.消化道

  E.骨組織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舌癌可發生遠處轉移,一般多轉移至肺部。

  【該題針對“舌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34、最常見的口腔癌是

  A.舌癌

  B.牙齦癌

  C.頰癌

  D.唇癌

  E.口底癌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我國以舌癌、頰癌、牙齦癌、腭癌最為常見,其中最常見的是舌癌。

  【該題針對“舌癌”知識點進行考核】

  35、色素痣好發于

  A.口腔黏膜

  B.頜骨組織

  C.腮腺組織

  D.頜下腺組織

  E.面部皮膚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色素痣來源于表皮基底層產生黑色素的色素細胞。多發于面頸部皮膚,偶見與口腔黏膜。

  【該題針對“超綱”知識點進行考核】

  36、成釉細胞瘤為“臨界瘤”的主要原因是

  A.來源于牙源性上皮

  B.長得特別大

  C.瘤體內牙根吸收

  D.有局限性浸潤生長

  E.壓迫三叉神經引起相應部位麻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臨床上依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將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但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是相對的,有的腫瘤病程雖長,但有局部浸潤,其生物學行為介于良性和惡性之間的,稱為臨界瘤,如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成釉細胞瘤。

  【該題針對“成釉細胞瘤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37、易復發可惡變的頜骨病變是

  A.根端囊腫

  B.始基囊腫

  C.含牙囊腫

  D.角化囊性瘤

  E.外滲性囊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易復發可惡變的頜骨腫瘤是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角化囊性瘤可以癌變,條件為:40歲以上;有反復感染史;均為多囊性;病理呈典型鱗癌變;以及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表達顯著增強。

  【該題針對“牙源性角化囊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38、最易發生惡變的色素痣是

  A.皮內痣

  B.復合痣

  C.交界痣

  D.雀斑樣色素痣

  E.毛痣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交界痣:痣細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呈多個巢團狀,邊界清楚,分布距離均勻;每一巢團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層內,下一半則在真皮淺層內。這些痣細胞為大痣細胞,色素較深。突起于皮膚表面的交界痣容易受到洗臉、刮須、摩擦與損傷的刺激,并由此可能發生惡性癥狀惡性黑色索瘤多來自交界痣。

  【該題針對“色素痣”知識點進行考核】

  39、如已確診為成釉細胞瘤,腫瘤較大,為防止復發,其治療原則為

  A.放射治療

  B.手術徹底刮除腫瘤

  C.下頜骨切除加頸淋巴清掃術

  D.下頜骨節段性切除

  E.化學藥物治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對較小的腫瘤可行下頜骨方塊切除,以保存下頜骨的連續性;對較大的腫瘤應將病變的頜骨節段性切除,以保證手術后不再復發。

  【該題針對“成釉細胞瘤治療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40、成釉細胞瘤的臨床特征錯誤的是

  A.以下頜骨體及下頜角部為常見

  B.可使牙齒松動、移位或脫落

  C.多呈多房性,并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潤性

  D.不會造成下唇及頰部麻木

  E.可造成下頜骨病理性骨折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成釉細胞瘤多發生于青壯年。以下頜體及下頜角部為常見。生長緩慢,初期無自覺癥狀;逐漸發展可使頜骨膨大,造成畸形,左右面部不對稱。如腫瘤侵犯牙槽突時,可使牙松動、移位或脫落;腫瘤繼續增大時,使頜骨外板變薄,或甚至吸收,這時腫瘤可以侵入軟組織內。由于腫瘤的侵犯,可以影響下頜骨的運動度,甚至可能發生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礙。腫瘤表面常見有被對頜牙造成的壓痕,如果咀嚼時發生潰瘍,可能造成繼發性感染而化膿、潰爛、疼痛。當腫瘤壓迫下牙槽神經時,患側下唇及頰部可能感覺麻木不適。如腫瘤發展很大,骨質破壞較多,還可能發生病理性骨折。

  【該題針對“成釉細胞瘤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預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復習題及答案01-21

口腔助理醫師練習題及答案03-19

2017口腔執業助理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預習題及答案03-10

2017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精選習題及答案02-27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試題及答案01-20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練習題及答案03-20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測試題及答案01-24

2017口腔助理醫師考試《口腔頜面外科學》備考題(附答案)01-22

2016口腔助理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試題及答案03-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思思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高清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