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本概念

時間:2024-07-26 04:30:48 物流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科學就是以物的動態流轉過程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揭示了物流活動(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系,認定這些物流活動都是物流系統的組成部分,是物流系統的子系統。

  物流是社會經濟的基礎活動物流與流通流通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紐帶流通活動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對象所有權轉移的活動稱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實物從供給方向需求方的轉移,這種轉移既要通過運輸或搬運來解決空間位置的變化,又要通過存儲保管來調節雙方在時間節奏方面的差別。

  商物分離的概念:

  1.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進行商品交易活動的地點,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線的必經之處。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實物的運動過程路線完全一致,往往會造成實物路線的迂回、倒流、重復等不合理現象,造成資源和運力的浪費。

  3.商品一般要經過一定的經營環節來進行業務活動,物流則不需要受經營環節的影響,可以根據商品的種類、數量、交貨要求、運輸條件等盡量通過最少的環節、以最短得物流路線,按時保質的送到用戶手上,以達到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活動。

  物流與生產

  物流費用在生產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過物流系統的改善能帶來能以預料的效益。

  物流狀況對生產環境和生產次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類

  1. 按照作用分類a. 供應物流;b. 生產物流c. 銷售物流d. 回收物流e. 廢棄物物流

  2. 按照物流活動的空間范圍分類a. 地區物流b. 國內物流c. 國際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統性質分類a. 社會物流b. 行業物流c. 企業物流企業物流結構及其合理化途徑企業物流的垂直結構管理層、控制層、作業層

  企業物流的意義:

  1.降低物流費用、減少物流成本2.縮短生產周期、加快資金周轉3.壓縮庫存、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

  企業物流合理化的途徑

  1.各種設施再生產空間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庫存3.均衡生產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機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統物流的后進性

  物流技術的發展落后于生產技術,物流科學的產生也比加工科學歷史短暫,稱之為物流的后進性。

  物流定義: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有機結合起來。

  網絡時代的物流特點:

  1.經營全球化2.網絡系統化3.供應鏈的簡約化(供應鏈是指涉及產品或者服務提供給消費者活動的全過程中、上、下游企業所構成的系統)4.企業的規模化5.服務一體化系統性是物流科學的最基本特征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物流的全過程,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費用最小。

【物流的基本概念】相關文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相比的優勢12-19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基本概念08-08

CFO的基本概念10-16

材料基本概念知識09-15

質量管理基本概念12-30

地租的基本概念和理論10-26

證券期貨基本概念08-25

電力造價基本概念知識09-14

貨運代理基本概念知識08-06

預壓法類型的基本概念原理11-2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