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10-29 09:03:28 俊豪 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試題了,借助試題可以對一個人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1

  一、A1型題(每題1分,共60分)

  1. 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是( )

  A.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B. 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C. 時令、晨昏與人體陰陽相應

  D.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統一

  E. 五臟與六腑是一個有機整體

  答案:D。解析: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包括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同時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互統一。

  2. 下列哪項屬于陰的屬性( )

  A. 向上的

  B. 溫暖的

  C. 無形的

  D. 下降的

  E. 明亮的

  答案:D。解析:陰的屬性具有沉靜、下降、寒冷、晦暗等特點,向上、溫暖、無形、明亮多屬于陽的`屬性。

  3. 被稱為“先天之本”的臟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腎

  答案:E。解析:腎藏先天之精,為先天之本。

  二、A2型題(每題1分,共20分)

  1. 患者,男,35歲。咳嗽,咯痰色黃黏稠,咯之不爽,伴鼻流黃涕,發熱微惡風寒,汗出口渴,咽喉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其治法是( )

  A.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B. 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C.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D. 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E. 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答案:A。解析:患者咳嗽,伴風熱表證癥狀,如發熱微惡風寒、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故治法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2. 患者,女,40歲。月經提前8天,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質稠,經行不暢,有塊,經前乳房、胸脅、少腹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數。其診斷為( )

  A. 月經先期肝郁血熱證

  B. 月經先期陰虛血熱證

  C. 月經先期腎氣虛證

  D. 月經先后無定期肝郁證

  E. 月經過多血熱證

  答案:A。解析:月經提前為月經先期,經色紫紅、質稠、有塊,伴肝郁化火癥狀,如煩躁易怒、口苦咽干、乳房胸脅少腹脹痛等,故為肝郁血熱證。

  三、B型題(每題1分,共20分)

 。1 - 2題共用備選答案)

  A. 風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濕邪

  E. 燥邪

  1. 其性收引的邪氣是( )

  答案:B。解析:寒邪的性質是寒性凝滯、收引。

  2. 易傷津耗氣的邪氣是( )

  答案:C。解析: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易傷津耗氣。

  (3 - 4題共用備選答案)

  A. 心與肺

  B. 心與脾

  C. 心與肝

  D. 肝與脾

  E. 肝與腎

  3. 主要表現在血液運行和精神情志方面的兩臟是( )

  答案:C。解析:心主血脈,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調暢情志,二者在血液運行和精神情志方面關系密切。

  4. 主要表現在飲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生成、貯藏方面的兩臟是( )

  答案:D。解析: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運化,同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二者在飲食物消化和血液生成、貯藏方面有關。

  請注意,這只是一份簡單的沖刺試題示例,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內容廣泛,實際備考需要更全面深入地復習。

  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50 分)

  1. 下列哪項不屬于中醫整體觀念的內容( )

  A.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B. 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C. 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D. 人體的結構互相聯系

  E. 人和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答案:B

  解析:整體觀念包括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自然界是一個整體表述不準確,重點是強調人和自然、社會的關系。

  2. “陰中求陽”的治法適用于( )

  A. 陰虛

  B. 陽虛

  C. 陰盛

  D. 陽盛

  E. 陰陽兩虛

  答案:B

  解析:“陰中求陽”是治療陽虛證時,在補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3. 五行中,“金”的“所勝”之行是( )

  A. 火

  B. 水

  C. 土

  D. 木

  E. 以上均非

  答案:D

  解析:在五行相克關系中,“我克”者為我“所勝”,金克木,所以金的所勝之行是木。

  4. 下列哪項是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 )

  A. 主運化

  B. 主受納

  C. 主腐熟水谷

  D. 主泌別清濁

  E. 主通調水道

  答案:D

  解析: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主運化是脾的功能,主受納、主腐熟水谷是胃的功能,主通調水道是肺的功能。

  5. 被稱為“華蓋”的臟腑是( )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腎

  答案:B

  解析:肺位于胸腔,覆蓋五臟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華蓋”之稱。

  6. 下列哪項不屬于氣的生理功能( )

  A. 推動作用

  B. 溫煦作用

  C. 固攝作用

  D. 滋潤作用

  E. 防御作用

  答案:D

  解析:氣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等,滋潤作用主要是津液的功能。

  7. 六淫中,其性干澀,易傷津液的是( )

  A. 風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濕邪

  E. 燥邪

  答案:E

  解析:燥邪干澀,易傷津液,常見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等表現。

  8. 下列哪項是痰飲的致病特點( )

  A. 阻滯氣血運行

  B. 影響水液代謝

  C. 易于蒙蔽神明

  D. 致病廣泛,變幻多端

  E. 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痰飲可阻滯氣血運行、影響水液代謝、蒙蔽神明,且致病廣泛、變化多端。

  9. 下列哪項是實證的臨床表現( )

  A. 久病、勢緩

  B. 體質多虛弱

  C. 精神萎靡

  D. 聲高氣粗

  E. 隱痛喜按

  答案:D

  解析:實證多新病、暴病,體質多壯實,聲高氣粗,疼痛拒按,精神亢奮等;久病、勢緩、體質虛弱、精神萎靡、隱痛喜按多為虛證表現。

  10. 下列哪味藥不屬于辛溫解表藥( )

  A. 麻黃

  B. 桂枝

  C. 柴胡

  D. 紫蘇

  E. 羌活

  答案:C

  解析:柴胡屬于辛涼解表藥,麻黃、桂枝、紫蘇、羌活都屬于辛溫解表藥。

  11. 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的藥物是( )

  A. 石膏

  B. 知母

  C. 蘆根

  D. 天花粉

  E. 淡竹葉

  答案:B

  解析:知母苦甘寒,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淡竹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

  12. 治療肝郁化火兼氣滯脅肋脹痛,應首選的藥物是( )

  A. 延胡索

  B. 青皮

  C. 香附

  D. 川楝子

  E. 吳茱萸

  答案:D

  解析: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能疏肝泄熱、行氣止痛,可用于肝郁化火兼氣滯脅肋脹痛。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香附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13. 下列哪項不是大黃的功效( )

  A. 瀉下攻積

  B. 清熱瀉火

  C. 涼血解毒

  D. 逐瘀通經

  E. 收澀斂瘡

  答案:E

  解析:大黃的功效是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沒有收澀斂瘡的作用。

  14. 下列哪味藥是化濕藥( )

  A. 蒼術

  B. 知母

  C. 蘆根

  D. 天花粉

  E. 淡竹葉

  答案:A

  解析:蒼術為化濕藥,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等功效。知母、蘆根、天花粉、淡竹葉不屬于化濕藥。

  15. 治療濕濁中阻,惡心嘔吐,舌苔濁膩者,宜首選( )

  A. 生姜

  B. 藿香

  C. 丁香

  D. 黃連

  E. 枇杷葉

  答案:B

  解析:藿香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適用于濕濁中阻,惡心嘔吐等。生姜主要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丁香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16. 下列哪項是茯苓的功效( )

  A. 利水滲濕,清熱排膿

  B.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C. 利水滲濕,泄熱

  D. 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E. 利水通淋,清熱解暑

  答案:B

  解析: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澤瀉利水滲濕、泄熱;車前子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滑石利水通淋、清熱解暑、收濕斂瘡。

  17. 治療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體虛多汗者,宜用( )

  A. 朱砂

  B. 酸棗仁

  C. 磁石

  D. 柏子仁

  E. 合歡皮

  答案:B

  解析:酸棗仁養心益肝、安神、斂汗,可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體虛多汗。朱砂清心鎮驚、安神解毒,但有毒,不宜久服;磁石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合歡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腫。

  18. 下列哪項是活血化瘀藥的共同功效( )

  A. 活血行氣

  B. 活血消癰

  C. 活血療傷

  D. 活血通經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活血化瘀藥的共同功效是能通暢血行、消散瘀血,以活血通經為基本功效;钛袣馐遣糠只钛鏊幍墓π,如川芎等;活血消癰、活血療傷只是部分藥物的功效。

  19. 治療咳嗽氣喘,腸燥便秘,宜選用( )

  A. 苦杏仁

  B. 紫蘇子

  C. 桑白皮

  D. 葶藶子

  E. 麻黃

  答案:A

  解析:苦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用于咳嗽氣喘、腸燥便秘。紫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20. 下列哪項不是補陽藥的功效( )

  A. 補腎陽

  B. 強筋骨

  C. 益精血

  D. 安胎

  E. 祛風濕

  答案:D

  解析:補陽藥多有補腎陽、強筋骨、益精血、祛風濕等功效,安胎不是補陽藥的主要功效。

  21. 下列哪項是四君子湯的組成藥物( )

  A.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B. 人參、茯苓、柴胡、炙甘草

  C. 人參、白術、陳皮、炙甘草

  D. 人參、白術、茯苓、半夏

  E. 人參、黃芪、白術、茯苓

  答案:A

  解析:四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組成,具有益氣健脾之功效。

  22. 治療肝郁血虛,脾失健運所致的月經不調等癥,宜選用( )

  A. 逍遙散

  B. 四物湯

  C. 歸脾湯

  D. 固沖湯

  E. 八珍湯

  答案:A

  解析:逍遙散疏肝解郁、養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虛、脾失健運證,癥見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四物湯補血調血;歸脾湯益氣補血、健脾養心;固沖湯固沖攝血、益氣健脾;八珍湯益氣補血。

  23. 下列哪項是小柴胡湯的主治證( )

  A. 傷寒少陽證

  B. 肝郁血虛脾弱證

  C. 陽郁厥逆證

  D. 脾虛肝郁之痛瀉證

  E. 寒熱互結之痞證

  答案:A

  解析:小柴胡湯主治傷寒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等。肝郁血虛脾弱證用逍遙散;陽郁厥逆證用四逆散;脾虛肝郁之痛瀉證用痛瀉要方;寒熱互結之痞證用半夏瀉心湯。

  24. 清營湯的功用是( )

  A.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B. 清熱開竅,豁痰解毒

  C. 清熱開竅,息風止痙

  D.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E. 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答案:D

  解析:清營湯的功用是清營解毒、透熱養陰,主治熱入營分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是犀角地黃湯的功用;清熱開竅、豁痰解毒是安宮牛黃丸的功用;清熱開竅、息風止痙是紫雪丹的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是銀翹散的功用。

  25. 治療濕熱痢疾,宜選用( )

  A. 芍藥湯

  B. 白頭翁湯

  C. 葛根芩連湯

  D. 敗毒散

  E. 藿香正氣散

  答案:A

  解析:芍藥湯清熱燥濕、調氣和血,主治濕熱痢疾。白頭翁湯主治熱毒痢疾;葛根芩連湯主治協熱下利;敗毒散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證;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26. 下列哪項是溫經湯的主治證( )

  A.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

  B. 瘀阻胞宮證

  C. 產后血虛寒凝、瘀血內阻證

  D. 氣滯血瘀證

  E. 寒凝血瘀證

  答案:A

  解析:溫經湯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癥見漏下不止、月經不調、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入暮發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等。瘀阻胞宮證用桂枝茯苓丸;產后血虛寒凝、瘀血內阻證用生化湯;氣滯血瘀證可用血府逐瘀湯等;寒凝血瘀證可用少腹逐瘀湯等。

  27. 治療痰熱咳嗽,宜選用( )

  A. 二陳湯

  B. 清氣化痰丸

  C. 貝母瓜蔞散

  D. 苓甘五味姜辛湯

  E. 半夏白術天麻湯

  答案:B

  解析:清氣化痰丸清熱化痰、理氣止咳,主治痰熱咳嗽。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主治濕痰咳嗽;貝母瓜蔞散潤肺清熱、理氣化痰,主治燥痰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湯溫肺化飲,主治寒飲咳嗽;半夏白術天麻湯化痰息風、健脾祛濕,主治風痰上擾證。

  28. 治療眩暈、頭痛,兼見健忘、失眠等癥,宜選用( )

  A. 天麻鉤藤飲

  B. 鎮肝息風湯

  C. 羚角鉤藤湯

  D. 大定風珠

  E. 歸脾湯

  答案:A

  解析:天麻鉤藤飲平肝息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可用于治療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表現為眩暈、頭痛、失眠等。鎮肝息風湯鎮肝息風、滋陰潛陽,主治類中風;羚角鉤藤湯涼肝息風、增液舒筋,主治肝熱生風證;大定風珠滋陰息風,主治陰虛風動證;歸脾湯用于心脾兩虛證。

  29. 下列哪項是羌活勝濕湯的主治證( )

  A. 風濕在表證

  B. 風寒濕痹證

  C. 痿證

  D. 痙證

  E. 濕溫初起證

  答案:A

  解析:羌活勝濕湯主治風濕在表證,癥見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等。風寒濕痹證可用獨活寄生湯等;痿證有肺熱津傷、濕熱浸淫等多種證型;痙證有邪壅經絡、肝經熱盛等證型;濕溫初起證可用三仁湯等。

  30. 下列哪項是實脾散的功用( )

  A.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B.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C.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D. 利濕消腫,理氣健脾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實脾散的功用是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利水滲濕、溫陽化氣是五苓散的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是八正散的功用;利濕消腫、理氣健脾不是實脾散的表述。

  31. 下列哪項是補陽還五湯的主治證( )

  A. 氣虛血瘀之中風

  B. 血虛生風證

  C. 肝陽上亢之中風

  D. 痰熱互結之痹證

  E. 風寒濕痹證

  答案:A

  解析:補陽還五湯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癥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等。血虛生風證用四物湯等加減;肝陽上亢之中風可用天麻鉤藤飲等;痰熱互結之痹證可用白虎加桂枝湯合宣痹湯等;風寒濕痹證可用獨活寄生湯等。

  32. 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宜選用( )

  A. 九味羌活湯

  B. 藿香正氣散

  C. 羌活勝濕湯

  D. 獨活寄生湯

  E. 敗毒散

  答案:A

  解析:九味羌活湯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羌活勝濕湯主治風濕在表證;獨活寄生湯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敗毒散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證。

  33. 下列哪項是越鞠丸的組成藥物( )

  A. 蒼術、川芎、神曲、梔子、香附

  B. 蒼術、川芎、神曲、梔子、厚樸

  C. 蒼術、川芎、神曲、梔子、黃連

  D. 蒼術、川芎、神曲、梔子、黃柏

  E. 蒼術、川芎、神曲、梔子、紫蘇

  答案:A

  解析:越鞠丸由蒼術、川芎、神曲、梔子、香附組成,能行氣解郁。

  34. 治療陽明腑實證,宜選用( )

  A. 大承氣湯

  B. 小承氣湯

  C. 調胃承氣湯

  D. 麻子仁丸

  E. 溫脾湯

  答案:A

  解析:大承氣湯峻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癥見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等。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

  1.中醫學的.理論核心是( D )

  A.陰陽學說 B.五行學說 C.精氣學說

  D.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 E.辨證論治

  2.中醫學的指導思想是( D )

  A.陰陽學說 B.五行學說 C.精氣學說

  D.整體觀念 E.辨證論治

  3.中醫學的診療特點是( B )

  A.治病求本 B.辨證論治 C.辨證求因

  D.四診八綱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論著的作者是秦越人( D )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 C.《中藏經》

  D.《難經》 E.《針灸甲乙經》

  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書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 B )

  A.《傷寒雜病論》 B.《黃帝內經》 C.《千金要方》

  D.《中藏經》 E.《諸病源候論》

  6.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C )

  A.《難經》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神農本草經》 E.《中藏經》

  7.中醫學中成功地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部醫著是(B )

  A.《針灸甲乙經》 B.《傷寒雜病論》 C.《小兒藥證直訣》

  D.《黃帝內經》 E.《難經》

  8.下列哪部著作補充了《黃帝內經》的不足( D )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 C.《諸病源候論》

  D.《難經》 E.《脾胃論》

  9.確立六經辨證論治綱領的醫家是( E )

  A.張介賓 B.華佗 C.錢乙

  D.陳無擇 E.張機

  10.中醫學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書是( C )

  A.《傷寒雜病論》 B.《黃帝內經》 C.《諸病源候論》

  D.《神農本草經》 E.《中藏經》

  11.在病因學方面,提出著名“三因致病說”的醫家是(D )

  A.王清任 B.華佗 C.張介賓

  D.陳無擇 E.巢元方

  12.將診脈方法加以推廣的醫家是( E )

  A.巢元方 B.陳無擇 C.張機

  D.王清任 E.王叔和

  13.被稱為“寒涼派”的代表醫家是( E )

  A.朱震亨 B.張從正 C.王清任

  D.葉桂 E.劉完素

  14.被后人稱為“滋陰派”的代表醫家是( A )

  A.朱震亨 B.劉完素 C.葉桂

  D.吳塘 E.薛生白

  15.被后人稱為“補土派”的代表醫家是( B )

  A.李中梓 B.李杲 C.陳無擇

  D.葉桂 E.劉完素

  16.被后人稱為“攻邪派”的代表醫家是( D )

  A.王清任 B.吳有性 C.李杲

  D.張從正 E.朱震亨

  17.重視命門學說的代表醫家是( C )

  A.朱震亨 B.李杲 C.張介賓

  D.張機 E.吳瑭

  18.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理論的醫家是( E )

  A.吳瑭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吳有性 E.葉桂

  19.在溫病學方面,創立以“三焦為核心”辨證論治方法的醫家是( B )

  A.朱震亨 B.吳瑭 C.吳有性

  D.劉完素 E.薛生白

  20.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 A )

  A.《神農本草經》 B.《炮炙論》 C.《新修本草》

  D.《本草綱目》 E.《本草圖經》

  21.最早的藥物加工專著是( B )

  A.《神農本草經》 B.《炮炙論》 C.《新修本草》

  D.《本草綱目》 E.《本草圖經》

  22.最早由國家政府頒行藥典的時代是( B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E.清朝

  23.首倡藥物“歸經”理論的醫家是( D )

  A.張機 B.孫思邈 C.劉完素

  D.張元素 E.李時診

  24.在國內外藥學界影響最深遠、成就最大的藥學著作是( D )

  A.《神農本草經》 B.《炮炙論》 C.《新修本草》

  D.《本草綱目》 E.《本草圖經》

  25.《本草拾遺》的作者是( C )

  A.張機 B.李時珍 C.陳藏器

  D.李中梓 E.趙學敏

  26.第一部由國家組織編著的大型方書是( C )

  A.《千金要方》 B.《千金翼方》 C.《外臺秘要》

  D.《太平圣惠方》 E.《普劑方》

  27.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處方規范著作是( B )

  A.《太平圣惠方》 B.《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C.《普劑方》

  D.《千金要方》 E.《醫方集解》

  28.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的作者是( C )

  A.張機 B.華佗 C.皇甫謐

  D.王叔和 E.陶弘景

  29.以“火熱立論”的醫家是( A )

  A.劉完素 B.張從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錢乙

  30.認為“病由邪生,邪去則正安”,并主張用藥以攻邪為主的醫家是( B )

  A.劉完素 B.張從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錢乙

  31.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觀點,治療用藥以補脾胃為主的醫家是( C )

  A.劉完素 B.張從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陳無擇

  32.首倡相火理論,治病以滋陰降火為主的醫家是( D )

  A.劉完素 B.張從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陳無擇

  33.集漢以前藥物學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A )

  A.《神農本草經》 B.《黃帝內經》 C.《難經》

  D.《新修本草》 E.《本草綱目》

  34.中醫學認為,構成人體的中心是( A )

  A.五臟 B.六腑 C.奇恒之府

  D.形體官竅 E.經絡

  35.中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思路是(E )

  A.整體觀念 B.恒動觀念 C.同病異治

  D.異病同治 E.辨證論治

【中醫執業醫師沖刺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試題03-09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02-26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沖刺強化試題及答案03-12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10-26

中醫執業醫師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201603-13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附答案)02-27

2016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02-27

2017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02-27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藥學》沖刺試題及答案02-2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