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

時間:2024-09-09 02:44:35 社會工作者 我要投稿

2018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

  國家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統一規劃。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一、單項選擇題

  1.為了幫助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社會工作者小張告訴父母運用習俗水平的道德判斷原則來教育孩子。在這個原則下,父母可以( )。

  a.循循善誘告訴孩子學習是人生的大事

  b.用處罰來減少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

  c.用父母的權威來要求孩子服從

  d.用稱贊來引導孩子成為父母心中喜歡的孩子

  2.馬先生今年72歲,退休之后一直苦嘆自己虛度一生,毫無成就,想重新開始又力不從心。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馬先生處在成年晚(老年)期的自我整合與 ( )的沖突中。

  a.悔恨

  b.痛苦

  c.憤怒

  d.絕望

  3.某網游公司最近新推出的一款網絡游戲,很受中學生的歡迎,丁丁所在的班級里,有幾個同學經常逃課去網吧玩這款新游戲,劃分此種偏差行為的標準是( )。

  a.統計學標準

  b.內省經驗標準

  c.行為適應性標準

  d.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

  4.家庭教養模式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影響個體。下列家族教養模式影響因素中,屬于縱向影響因素的是( )。

  a.家庭的關系結構

  b.家庭的成員互動

  c.家庭的以往事件

  d.家庭的親屬關系

  5.許昊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一直以來學習成績都很好,平時的表現也很優秀?墒亲罱欢螘r間,許昊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吵,有時還動手打同學,對于老師的批評不但不接受,還會頂撞老師。學校社會工作者得知此事后,在學校做了多方了解,并沒有發現有什么事情影響到許吳,使他發生了這么大的改變。于是,社會工作者決定去許昊的家里做一次家訪,了解一下是不是許昊的家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對許昊造成了影響。社會工作者的做法依據的是( )。

  a.生態系統理論

  b.增強權能理論

  c.精神分析理論

  d.認知行為理論

  6.增能理論認為服務對象能力的缺乏,主要來自于社會中( )的疏離和壓力,使他們形成了無力感、無助感、疏離感和失去自控感。

  a.正常人群

  b.強勢群體

  c.大眾群體

  d.弱勢群體

  7.系統理論認為系統及子系統與外界的關系是一種( )的關系。

  a.消極順應

  b.消極接受

  c.積極互動

  d.復雜的線性聯系

  8.下列關于社會工作價值觀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者應將資源投放給有潛能的人

  b.社會工作者的目標是讓人們適應社會,而不是改變社會

  c.社會工作者應用統一的標準同等對待不同的群體

  d.個人應發揮潛能以實現社會功能,從而完成自我實現

  9.李穎的丈夫陳先生在去年從某企業下崗后一直失業在家,情緒非常低落,總覺得自己老了,沒有能力了,無法適應社會,因此,動不動就對家里人發脾氣。李穎對丈夫的行為感到手足無措,于是,前來求助社會工作者張文。張文介入后,幫助陳先生分析了情況。陳先生年齡剛45歲,本來在廠里是骨干,但是,由于企業經營不善,致使很多人下了崗。張文首先讓陳先生認識到不是他自己不行,是因為企業經營不善,加上整個社會就業形勢嚴峻,致使他找不到重新就業的機會。造成他現在這種情況的原因并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環境。陳文依據的是( )理論。

  a.系統生態

  b.增強權能

  c.認知行為

  d.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

  10.服務對象楊女士很擔心自己被解聘。社會工作者讓楊女士設想自己被解聘后還能從事什么工作,被解聘后的最壞結果如何。社會工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的技巧。

  a.理性功課

  b.自我表露

  c.去災難化

  d.替代性選擇

  答案:

  1.【答案】d 科爾伯格將道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9~15歲,屬于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尋求認可階段,也叫做“好孩子”定向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選項a是后習俗水平。選項bc都是前習俗水平。選項d是習俗水平。前習俗水平,孩子根據行為的直接后果和自己的利害關系來判斷道德;習俗水平,孩子根據社會的期望和要求來判斷道德,社會的期望包括父母的期望和社會的規范;后習俗水平,孩子已經能從抽象的角度來考慮道德,如意義、價值等。

  2.【答案】d 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嬰兒期的沖突是基本信任還是基本不信任;幼兒期的沖突是自主還是羞怯與疑慮;兒童早期的沖突是主動還是內疚;兒童中期的沖突是勤奮還是自卑;青少年期的沖突是同一性還是角色混亂;成年早期的沖突是親密還是孤獨;成年中期的沖突是繁殖還是停滯;成年晚(老年)期的沖突是自我整合還是絕望。

  3.【答案】d 劃分正常行為和偏差行為的常用標準有內省經驗標準、統計學標準、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和行為適應性標準。其中,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即如果個人的行為符合當地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念,該行為就是正常的,否則就被視為有偏差的行為。

  4.【答案】c 家庭內互動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v向影響主要是家庭背景和家庭中過去的事件對當今家庭成員行為的影響,橫向影響主要是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5.【答案】d 界定對服務對象問題看法的原則有:(1)服務對象的問題不是固有的,服務對象的問題及其行為都是學習得來的,所以,也是可以經由學習改變的;(2)問題的外在性與內在性,在認知行為理論看來,服務對象的問題不僅僅是外在行為層面的問題,更是認知的結果。個人能力不足、習慣性思維都可能造成個人認知錯誤,以致無法發出正確的行為;(3)服務對象及其處境的差異性,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注意服務對象問題及其處境的獨特性是正確界定和評估其問題的前提。

  6.【答案】b 增強權能理論認為,社會工作專業所面對的群體常常是社會中能力最弱的人群,他們所擁有的資源與調動資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但是,他們的這種狀態并非他們自身的缺陷,他們能力的缺乏是由于社會中的強勢群體的疏離與壓迫使他們形成了無力感、無助感、疏離感和失去自控感。

  7.【答案】c 在系統論看來,系統在動態的變化過程中維持穩定和平衡,系統內部的子系統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聯系,而是存在多元互動或互為因果的循環關系。系統及子系統與外界的關系是一種積極的互動關系,系統具有主動調試和適應的能力,而不是消極地接受和順應。

  8.【答案】d 在專業實踐活動中,社會工作者可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來實踐專業價值觀:(1)對服務對象的接納;(2)對服務對象的尊重與包容;(3)注重個別化原則;(4)自我決定與知情同意;(5)注重為服務對象保密的原則。

  9.【答案】b 增強權能是指增強人的權利和能力。增強權能取向的社會工作認為,個人需求不足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環境對個人的壓迫造成的,社會工作為受助人提供幫助應該著重于增強受助者的權能,以對抗外在環境和優勢群體的壓迫。由此可知,陳文依據的就是增強權能理論。

  10.【答案】c 去災難化,即讓服務對象盡可能設想最壞的結果,直接面對原來擔心害怕的事件(災難),從而使服務對象擔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顯現出來。

【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鞏固模擬習題及答案10-10

2017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精選模擬習題及答案09-28

2017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08-05

2017年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模擬備考習題(附答案)11-04

2017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備考模擬練習題(附答案)11-04

最新中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歷年考試模擬習題及答案10-20

2017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備考精選練習題及答案10-29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沖刺題「附答案」07-09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考前模擬備考沖刺題及答案07-03

2017年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模擬練習題及答案10-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C1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 在线观看主女国产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色五五月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