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同等學力經濟學綜合備考練習題
一、名詞解析
1、經濟增長:一般是指更多的產出,通常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來表示。
2.經濟發展:既包括更多的產出,同時也包括產品生產和分配所依賴的技術和體制安排上的變革,如經濟結構的變化、一個社會的平等化狀況、就業狀況、教育水平等。
3.制度:一系列被指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個人行為。制度包括三種類型,即憲法程序、制度安排和倫理道德規范。
4.知識經濟: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是以科技創新的速度、方向決定成敗的經濟。
5.國民生產總值:一個國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總和。
6.經濟發展模式: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式、發展重心、步驟等一系列要素。
7.平衡增長戰略:又稱“大推進”戰略,是通過實施全面增長的投資計劃,使各種工業同時有所發展,互為需求,各部門的投資都有利可圖,從而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這一戰略要求消費和供給的同時平衡增長。
8、為什么說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賴于經濟體制的轉變?
所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生產要素的數量擴張向主要通過提高投入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來實現。
體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動或制約經濟增長,是因為體制的變化具有改變收入分配,又改變經濟中使用資源效率的潛在可能性。
1)、體制實際上為每一個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人設置了一整套正式的行為規則,這就為行為人規定了約束條件。
2)、體制創新可以通過塑造出新的激勵機制,激發行為人參與交易活動和進行技術創新的動機,推動經濟增長。
3)、當行為的倫理道德規范有助于克服經濟活動中的機會主義行為或搭便車行為,推動經濟增長。
因此,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賴于經濟體制的轉換。
9.試論科教興國戰略。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本或知識積累已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顯著的變量。
二、簡答題
1、簡要說明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的主要內容?
2、簡述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
3、簡述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結構?
參考答案:
1、簡要說明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的主要內容?
答: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是由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偏重短期貨幣因素分析得貨幣利率理論。根據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貨幣需求分為三部分:⑴交易型貨幣需求,⑵預防性貨幣需求,⑶投機性貨幣需求。在未達到充分就業條件下,增加貨幣供應量,利率會下降,此時,貨幣需求曲線呈現水平狀,貨幣需求無限大,即處于流動性陷阱。此時即使貨幣供給不斷增加,利率也不會再降低。
2、簡述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
答:需求拉上型或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假說是用經濟體系存在對產品和服務的過度需求來解釋通貨膨脹形成的機理。其基本要點是當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對比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時,過多地需求拉動價格水平上漲。針對其成因,治理對策無疑是宏觀緊縮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在銀行業中的術語叫抽緊銀根或緊縮銀根。至于緊縮性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削減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面對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增加有效供給也是治理之途。
3、簡述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結構?
答: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也稱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是一種側重從供給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貨膨脹形成機理的假說,成因有2點:①工資推進型通脹。面對高工資,企業就會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產品價格,以維持盈利水平。這就是從工資提高開始而引發的物價上漲。②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其前提條件是存在著物品和服務銷售的不完全競爭市場
【同等學力經濟學綜合備考練習題】相關文章:
2016同等學力經濟學備考訓練題及答案01-22
2016年同等學力經濟學備考訓練題01-11
同等學力經濟學綜合真題及答案10-04
2016同等學力《管理綜合》練習題與答案02-24
2016同等學力經濟考試備考練習題及答案01-22
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經濟學的3大備考策略01-23
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在職研究生備考技巧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