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統采購方式的新思維淺析
為了在全球競爭中發展壯大,最佳成本國采購已成為眾多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部分——在中國天津的總裝線投產一年后,空客于2009年與中國數家飛機零部件制造商在哈爾濱共同投資3500萬美元新建一座零部件工廠;路虎和捷豹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其新興市場采購率提高一半。
這是幾個在汽車及航空業中不斷加強最佳成本國采購實踐的案例。同樣,其他行業的企業也在不斷推進最佳成本國采購,一些尚未開展最佳成本國采購項目的企業,也將這一問題擺上議事日程或將于近期實施。此外,即便在開展最佳成本國采購方面經驗豐富的企業,由于競爭和業績等因素,在持續改善方面仍面臨壓力。
最佳成本國采購中仍有顯著的成本效益有待進一步完全挖掘。長久以來,無論是通過供應商還是通過專屬工廠,在最佳成本國采購可能實現的總持有成本節省額中,最高約有40%來自于模具、30%來自于機加工、25%來自于壓鑄。中國、印度、亞洲其他地區、東歐、墨西哥和南美等地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較低薪資水平而被視為“最佳成本國”,如果處理得當,這種成本優勢可以輕易地彌補其他附加成本(例如更高的物流成本)。 即便最佳成本國的薪資水平逐年上升,與薪酬同樣保持上升勢頭的西歐和北美相比,這些國家仍有明顯差距,因此最佳成本國采購的理論依據仍然成立。然而,開展全面的總持有成本分析(考慮物流、供應商發展、管理和關稅等附加成本)和切實的風險評估(調查貨幣風險、原油價格、配送問題及類似因素)將比以往更為重要。此外,新興市場中的供應商也不再是質量低劣、工程技術能力落后和生產率低下的代名詞。許多企業的采購負責人表示,他們所青睞的最佳成本國供應商在質量和交貨時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提供的工程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強。這一切都意味著最佳成本國采購及其相關的供應基地已非常成熟。
目前,最佳成本國采購運作呈現出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現。整體的實踐方式得以顯著的改善,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已充分挖掘了潛能。在我們看來,最佳成本國采購的成熟度分為“新手”、“成長”和“卓越”三個等級。各級最佳成本國采購成熟度意味著不同的機遇、挑戰和進一步完善能力的方式。博斯公司2010年對汽車及航空企業的一次調研顯示,九成的企業承認它們仍在疲于應付最佳成本國采購活動中的一些常見困難。最大的困難包括:難以獲得跨職能部門的承諾、難以獲得充足的資金用于質量控制和供應商發展、現有西方供應商對最佳成本國采購的積極性不高。
然而,無論公司的成熟度如何,都可以立即采取行動改善最佳成本國采購業務的績效:“新手”等級的企業可以設定明確的跨職能部門采購目標、嚴格地推行總持有成本評估、著手建立最佳成本國采購部門。“成長”等級的企業可以提高最佳成本國采購在第三方支出(甚至包括更難以處理的商品)中的占比,發展更多本地供應商、優化供應鏈、繼續完善跨職能采購部門的能力。“卓越”等級的企業應針對當地市場設計產品規格并嘗試推向西方市場,通過實施精益發展項目打造一流的最佳成本國供應商,研究新興市場中下一輪的增長機遇。 成熟度的提升需要愿景、戰略遠見、高層的承諾、明確的目標、激勵體系以及努力的工作、勤勉和持之以恒。一個企業不能單獨實現可持續的最佳成本國采購實踐。完成切實的最佳成本國采購轉型,需要包括實施采購項目的企業及其關鍵供應商在內的整個業務體系的相互協調。
【傳統采購方式的新思維淺析】相關文章:
淺析德國留學申請博士的兩種方式09-12
淺析搜索引擎投票優化方式原理10-26
淺析傳統OA系統廠商的內憂10-01
淺析SoLoMo賦傳統企業源動力09-17
海爾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運作方式10-01
游學-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10-10
供應鏈管理的物料采購管理方式06-24
最新傳統理財方式缺點有哪些09-25
傳統采購的四大誤區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