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教學教案

時間:2024-07-24 02:32:14 小學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回鄉偶書》教學教案

  回鄉偶書》可以稱為唐詩中的極品。它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都難以估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回鄉偶書》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回鄉偶書》教學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學的《回鄉偶書》是學生入學以來,學習的第十首古詩。《回鄉偶書》可以稱為唐詩中的極品。它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都難以估量。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年逾八十告老還鄉時,玄宗皇帝親自作詩送別,還將鏡湖賜給他,太子和百官為他餞別,可以說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只是刻劃一個久客回鄉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這一點與史籍記載賀知章一生臨達豪邁、不慕榮利是一致的。他“少小離家老大回”,內心是歡喜而又期待的。“鄉音無改鬢毛衰”,他又是對故鄉有著深厚情節的,是深深眷戀的,因此,離鄉五十余年,從青壯到暮年,兩鬢斑白,依舊不改的是醇厚鄉音。可是,時過境遷,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句“笑問客從何處來”,詩中那個老人家——賀知章,面對故鄉的小頑童,在感嘆時移世易之余,涌現在心頭的或許是那鞍馬困頓的人生旅途,是那故鄉的清風明月,是那童年時聽到的兒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離家老大回”時急切的足音……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感知七言詩的表現形式,但是古詩語言表達方式與現代文語義表達相差勝遠,因此學生對掌握古詩的字面意思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并缺乏系統的讀詩法的指導。從讀故事的情感體驗方面來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解意之后,能獲得情感體驗。但大部分的學生,還需要教師引導去體驗詩人作詩背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問題對策:

  本教學案例探究點: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自主理解詩句意思,表達成白話文故事?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又如何與詩人達成情感共鳴,產生情感體驗。主要策略:“文體先行”,教師關注古詩文本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讀詩四步法”學習古詩。教給學生“擴、換、補”等理解詩中詞句意思的方法,梳理知曉全詩大意。再采用教給學生畫節奏、標揚抑等方法進行情景朗讀指導,達到“情聲合一”,既培養朗讀能力,又體會詩中表達的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認識五個生字,會寫三個生字。

  2、借助“擴、拆、換”方法,理解全詩大意。

  3、借助“畫節奏、標揚抑”,初步了解古詩朗讀方法,體會詩中表達的真情實感。

  4、通過情境創設,能描述古詩所敘述的故事,并產生自主探究古詩背后的故事的意愿。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運用“讀詩四步法”學習古詩,使用“擴、換、補”方法,理解全詩大意,體會詩中傳達的真情實感。

  難點:從詩句中,體驗詩人人闊別家鄉三十年,重返故里的欣喜、激動;遭遇“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落寞、惆悵,并朗讀深化詩人寫詩時的百感交雜。

  教學過程

  本課一課時完成。

  一、齊讀課題,介紹背景

  1、教師板書詩題,齊讀課題。

  2、介紹詩人相關背景(幻燈片演示)

  師:賀知章他是659年出生的,744年告別這個世界的,活了85歲。賀知章是浙江省蕭山縣人,他三十多歲離開家鄉,八十五歲回來,有多少年沒有回家啊?50 年,整整50年沒有回來,直到85歲回來,他很會寫詩,又很會做官,官做得很打,詩也寫的很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這首詩。

  二、介紹方法,明確目標(小卡片)

  1、教師出示“讀詩四步法”小卡片:朋友,學習古詩要過4關,哪4關,小朋友看黑板,大家一起讀!

  (在黑板左側分別出示卡片:我會認、我會解、我會讀、我會演)

  2、老師解釋“讀詩四步法“。

  (認,認識生字;解,理解詩句;讀,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節奏,還要讀得字正腔圓;演就是把自己當成詩人,演一演故事背后發生的故事。)

  3、學生齊讀“讀詩四步法”,初步感知學詩方法。

  三、認讀生字,過第一關

  1、完成兩個任務:自由朗讀課文,獨立識字。朗讀的時候要讀正確,讀清楚,我們生字的音要讀準確!(幻燈出示古詩)

  2、指名2名同學認讀生字卡。全班齊答。(偶、鬢、衰、客、何)

  3、教師講解形聲字“鬢”的字理構成。(幻燈演示,板演結合)

  師:這個字,古人是怎么造出來的?同學們,非常有趣!這邊(指鬢字左上角镸部分),古人寫的長字,學過這個長字嗎?它的繁體字就是這樣寫(板書镸),這三撇是什么(指彡部分)?知道嗎?頭發!三根很長的頭發!古代的人頭發是很長的,男人女人都是不理發的!這是表示它的形狀。(指下面的賓部分)讀音!但是在這里讀四聲,我們的古人太有才了,太聰明了,太偉大了,造出那么好的字,我們要不要好好學習啊?小朋友,記住劉老師的話,我們學習生字,記住生字,靠什么?就是經常見面,與生字交朋友,好不好?

  四、解讀大意,過第二關

  1、教師引導孩子“擴、換、補”方法,理解全詩大意。

  師:好,我們開始過第二關了,小朋友,這一關很重要!我們的詩句,古人的詩句,古人的詩和我們現代的詩,白話的詩不一樣,比較難懂,老師教你怎么理解!

  (擴:回、鄉、少小、離家、老大、鄉音、鬢毛衰、相見、相識、笑問

  換:偶、無改、客、何處來

  補:書、回)

  2、同桌互相讀詩,互說意思。

  3、教師讀詩,眾生說古詩大意。

  五、賞讀全詩,過第三關

  1、教師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會,詩人作詩表達的真情實感,傳達的既高興又不高興的心情。

  2、教師示范讀詩。

  3、學生齊讀古詩。

  4、教師教授“畫節奏、標揚抑、延長音”等方法,指導學生讀好本首古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5、師生配合動作朗讀全詩。

  六、演讀全詩,過第四關。

  師生配合表演詩中故事。

  七、指導寫好音、客、何。

  師:我們今天學了什么?學了這首詩,通過學這首詩,我們學到了理解古詩的方法,還學到了朗讀古詩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以后運用這些方法,老師在教學中去完善,我們小朋友都會自己讀古詩了,好,今天的課上到這里,下課!

【《回鄉偶書》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回鄉偶書》教學設計09-08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二年級回鄉偶書教案01-10

韓國女留學生回鄉追夢09-15

《泉城》教學教案01-09

《泉水》教學教案01-11

答謝中書書教案01-23

最大的“書”教案05-22

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別05-27

幼兒故事教學教案12-29

山市教學教案01-1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 综合卡通欧美日韩亚洲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精品视频熟女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