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吶喊》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吶喊》的讀書筆記
關于《吶喊》的讀書筆記可從研究魯迅的一生說起,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及發展功不可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吶喊》的讀書筆記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吶喊》讀書筆記篇一
午后,手捧一本《吶喊》。《吶喊》是魯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
細細回顧,一個名字從記憶中顯現出來——狂人。是啊,《狂人日記》,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啊。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里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壓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孔乙己,這個繼狂人后躍出的'名字,瞬時把我的思緒拉去了他的世界、、、《孔乙己》繼《狂人日記》后第二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他那己扭曲的心靈是被封建文化所骨化的啊!他窮困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他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梁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也是,在那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也只有死人和瘋子幸免于難,這是多么諷刺啊!是啊,在那個中國人被處死中國人還麻木圍觀、叫好的社會環境中,難怪魯迅先生會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概括當時的社會與人民,這是何等的貼切啊!
《吶喊》讀書筆記篇二
我喜歡讀書,但看的書很少。小的時候因為家庭負擔重,沒錢買書。我愛看書,名著看的不多,看的多是一些雜書。從十四歲我就愛上了讀書,險些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我承認我差點做了“書蟲”。
我看書一向是來者不拒,只要是書不會放過任何一本。青年時代因為一些家務纏身看的書就少了。現在我有了很多空閑,閑暇時我會靜下心來看一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吶喊》。從看了才知道魯迅先生的書有多難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魯迅先生的思想對我人生的影響最大。
看書的目的一半為了學習,一半是為了消磨時間。而今看書完全變成了學習。文章中有一些不甚理解的文字詞匯本想一掠而過就算了,但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來。不能讀懂書中文字就無法理解體會下文所表達的`意思。只好靜下心來一字一句的閱讀,否則將一無所獲。
魯迅的文學書刊介于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這也是先生那個時代文學書刊通用的語言形式,讀者看文章時有些吃力,也是他致力于推廣新的教育文化體制,提倡白話文的原因之一。因中學時代學過《朝花夕拾》、《吶喊》中的一些文章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讀起來感到特別親切。
為了看書時順理成章自然流暢,我會放聲朗讀就會連貫通順,效果好了很多。我又一心得就要讀出聲來,讀出韻味,讀出作者內心的思想。我從開篇大致看了一遍,魯迅先生的書真的難讀難懂。想要完全理解需要細細品讀,這也是我沒有急于讀書的原因之一。每看一本好書,我都會仔細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只有這樣我才不會盲目是從,才不會囫圇吞棗。
我愛讀書如饑似渴卻沒有急于求成的迫切心情。讀書是學習中的重中之重,如同戰斗穩扎穩打穩中求勝才可以達到目的。在每一篇文章后面還有一些重點詞匯句子的注釋,這對我的閱讀很有幫助,使我更為深刻理解魯迅先生每一篇文章的思想。
魯迅先生的思想就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潛在著無窮的動力,激勵著黑暗社會統治下的懷有救國壯志的青年。對我而言,先生的文章就是一種魅力,讓我欲罷不能。仔細品讀就會心領神會每一篇文章的韻意。
【《吶喊》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目送讀書筆記精選10-29
吶喊讀后感范文08-27
高爾基在人間讀書筆記09-16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10-19
繁星春水的讀書筆記05-01
毛毛讀書筆記大全10-17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筆記10-03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07-04
瑣記讀書筆記07-15
羊吃草的啟示讀書筆記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