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詩的特定環境

時間:2024-08-28 20:03:08 中小學知識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古詩的特定環境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清明古詩的特定環境,歡迎大家參考!

清明古詩的特定環境

  壬戌清明作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鑒賞

  首聯寫環境氛圍,暗示斗爭的情況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飄飛的輕云到了傍晚就陰沉沉的了,在憂愁中的人全然不覺時間已進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寫的實際的天氣,又是寫的內心的感觸:清的力量漸漸滲透已把天下遮掩。環境描寫,有渲染氣氛的作用。后句,點出一個“愁”字,流露郁懣和時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頷聯用雙關語對比地寫眼前的現實。“有淚”,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淚的“落花”比喻受打擊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鳥”來比喻賣力為清廷幫腔的小人。這種寫法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來比喻忠與奸。那“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就是這類構意的始祖了。這樣的寫法,能夠表達作者鮮明的愛憎。

  頸聯感情強烈,飽含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將恢復理想成為空想的感傷,志士仁人白白消殞的沉痛,表達得淋漓盡致。有“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的深沉幽憤,也有“萬里悲風隨郵塞,三年明月照思鄉”的沉痛遺恨,慷慨悲壯而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尾聯流露出失望之情。“龍蛇”這里是借代,代指志士。“龍蛇四海歸無所”,指反清志士們因為大業難成而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寒食年年愴客心”,指包抗自己在內的前明遺民志士在年年寒食節的時候都會產生悲愴之感。由此,表達了反清無望的幽憤。

  全詩處處寫到亡國之恨和難以回天之感,這是特點時節和特定環境觸發的情思;而字里行間的堅毅之情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斗志的確令人震撼。屈大均被稱為嶺南詩界“三大家”之首,對近代的嶺南詩風有較大的影響。

  創作背景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標志著凋零的嚴冬過去,煦暖的春天來臨。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是祭奠和懷念親人、朋友、同志的一個日子。這天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并禁絕煙火,所以又稱“寒食”。歷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關于清明的詩詞。如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1]�1�3,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2]�1�3,宋之問的“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3]�1�3,張繼的“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4]�1�3,宋代黃庭堅的“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楊萬里的“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5]�1�3,程顥的“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6]�1�3,陳子龍的“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句。而作為遺民詩人的屈大均,在這天觸景生情,將時節與自己的奮斗聯系起來,抒發了反清無望的深沉幽憤和悲愴。

  清江引

  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注釋

  ⑴門外柳:暗寓見柳傷別。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或情人送別。

  ⑵雨細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句意。

  譯文

  黃鶯在門外柳樹梢啼唱,清明過后細雨紛紛飄零,還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過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兒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注釋

  ①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于西湖。

  ②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④笙歌,樂聲、歌聲。

  ④屬、歸于。

  ⑤按,古人極重清明節,有“朝朝清明,夜夜元宵”之說。該詩意境與周密《曲游春》詞“沸十里、亂弦叢笛。看畫船,盡入西泠,閑卻半湖春色”相似。

  ⑥蘇堤,宋元佑間蘇軾任杭州刺史時所筑,橫亙西湖。

  ⑦即事,歌詠眼前景物

  ⑧梨花風,梨花為第十七番花信風。

  ⑨吳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吳興)人。南宋后期詩人。

  譯文

  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織。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

  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賞析

  這首詩對大好春光和游春樂境并未作具體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點染,此詩的構思之絕,就體現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縱情、黃鶯的恣意,從側面措意,促人去展開聯想。游子尋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歸”,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見西湖勝景令人目不暇接,節日氣氛使人流連忘返。再看“流鶯”,當人們“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時,它的世界被人類“強占”。現在,“游人去而禽鳥樂也”,被壓抑了一天的黃鶯,又受了游人情緒的感染,當它重成了綠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難想象,黃鶯匿跡,是因人喧場面的熱烈;而它的再現,正說明宜人秀色的魅力。這樣,詩人敘節日情景,狀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繪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無情之鶯的快樂,由側面實現自己的創作目的。

  前兩句寫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熱鬧場面。后兩句說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愛趕熱鬧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賞,只好讓給飛回來的黃鶯享受去了。反映了清明時節郊游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江南三月正是“梨花萬朵白如雪”的季節,青年人結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清明古詩的特定環境】相關文章:

2022年關于清明節的古詩11-29

對特定人使用祈使句的英語語法知識點02-15

有關植樹節的詩句-2017年清明節古詩賞析10-29

立冬的古詩04-24

冬至的古詩09-27

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有關春天的古詩10-04

描寫冬季的古詩07-15

詠雪的古詩句04-28

描寫夏天的古詩09-14

關于月亮的古詩05-2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中文色字幕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A级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