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國2025放假一覽表及時間最新
法定節假日的設立不僅體現了對勞動者休息權的尊重,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全國2025放假一覽表及時間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國2025放假一覽表及時間最新
一、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調休。
二、春節:1月28日(農歷除夕、周二)至2月4日(農歷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調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調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
五、端午節: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
六、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調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法定節假日的意義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法定節假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通過慶祝這些節日,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促進旅游和文化交流:在法定節假日期間,人們往往會選擇外出旅游或參加文化活動,這不僅可以促進旅游業的繁榮發展,也可以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
維護民眾的權益:法定節假日是全體公民共同的節日,放假日期的長短也是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人民生活需要來制定的。因此,通過法定節假日,可以保障民眾的基本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調整法定節假日的意義
法定節假日調整后充分體現了科學性、統籌性的特點。對旅游和社會經濟的真實拉動效應,以及新的節假日方案對于旅游及社會經濟的綜合影響等,進行了深入的數理分析,形成科學決策的數理依據。
此外,方案最大的特色是統籌性,它統籌兼顧了舊的節假日制度的優點及新的社會需要;統籌兼顧了不同社會力量的意見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還統籌兼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傳統文化習俗之間的關系,將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這一點對于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將會產生深遠的意義。
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法定節假日有春節、國慶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勞動節。
法定年節假日是由國家法律、法規統一規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也是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一種。建國后,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為7天。1999年法定年節假日增至10天。2007年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將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設為法定節假日,將我國傳統節日設定為法定節假日。
設定法定節假日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提高全世界華人的文化凝聚力。我國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準為11天,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根據2013年《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根據2024年11月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節、勞動節各增加1天。據此對放假調休原則作進一步優化完善,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春節自農歷除夕起放假調休8天,國慶節自10月1日起放假調休7天,勞動節放假調休5天,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分別放假調休或連休3天(如逢周三則只在當日放假),國慶節放假如逢中秋節則合并放假8天。
按照上述原則,現將2025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調休。
二、春節:1月28日(農歷除夕、周二)至2月4日(農歷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調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調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
五、端午節: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
六、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調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國務院辦公廳
2024年11月12日
【全國放假一覽表及時間最新】相關文章:
2025年全國放假時間最新11-12
全國2025放假一覽表11-12
2024放假時間表最新公布10-25
2025年放假時間表最新11-12
春節放假時間最新12-19
春節放假時間最新通知11-30
2024年全國小學生暑假放假時間安排05-20
五一放假時間最新通知(通用14篇)09-03
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最新出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