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及意義

時間:2022-01-08 16:16:17 春節 我要投稿

春節的習俗及意義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習俗及意義,歡迎閱覽。

春節的習俗及意義

  1、貼春聯的含義

  據說五代時的后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內容。

  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愿。

  2、春聯的特點

  2.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2.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2.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2.5、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3、門神的由來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而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春節的起源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圓、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華民族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

  相關來歷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下令改定歷法。

  春節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

  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祭灶,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3、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4、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春節的習俗及意義】相關文章:

春節習俗的日記12-10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的意義07-31

日記格式及意義05-15

企業培訓的目的及意義08-07

績效管理的意義及本質08-25

拓展訓練的內容及意義08-25

拓展訓練的特點及意義08-25

教育實習的目的及意義07-03

CAD實習的目的及意義10-10

網絡推廣的意義及方式08-0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va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