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端午節的習俗

時間:2022-12-07 19:01:23 端午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天津端午節的習俗

  1、避五毒

天津端午節的習俗

  從時令上講五月正值仲夏,因此津京地區習慣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仲夏開始,蛇、蝎、蜈蚣、壁虎、蛤蟆五種“毒物”開始出現,蚊蠅等害蟲開始滋生,容易蜇咬人傳播疫病,因而從古時起,人們就開始把端午節視為“衛生日”。端午節搞衛生,不僅是要打掃庭院、清除衛生死角,更留下了避瘟習俗。

  2、插艾草

  天津傳統的端午民俗中,趨福避邪的內容比較多,插艾草是重要一項,天津人叫蒿子。艾有香氣,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所謂門懸艾葉菖蒲,就是指以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或懸于堂中。除此之外,天津市民還有灑掃庭除的習俗。

  3、食五毒餅

  老天津衛曾經有一項端午民俗,即食五毒餅,目前幾乎絕跡。五毒餅是用模子刻好后蒸烤出來的。模子形狀不一,里面刻有五毒圖案。五毒餅也曾是端午節走親訪友互相饋贈的常見禮物。

  4、用九子盤堆角黍

  所謂九子盤,又稱“攢盤”,始于明萬歷晚期,流行于清代民國,它是古人為婚喪嫁娶或重要節日款待賓客的一種實用器物。到了端午節,天津市民多以艾葉包制粽子,在江米中放上豆沙、棗子等餡料,蒸煮熟以后再蘸白糖食用。

  5、佩香囊

  端午節也稱“浴蘭節”,除了吃粽子,佩香囊也是一項端午習俗。中藥香囊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是將具有芳香開竅效用的中草藥如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藥末,裝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也可以掛在車里、家里。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

  6、額間抹雄黃

  端午節時,人們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古人認為雄黃“善能殺百毒、避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由于小孩不便飲用雄黃酒抹七竅,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就用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并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

  7、戴搭拉

  戴搭拉,給孩子求吉利。天津人除在大門上插艾草防蟲外,還講究為孩子佩長命縷,也就是老人們口中的“老虎褡拉”,這種布藝制品用五色絲線縫制,內部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等辛香草藥填充,在夏日可起到驅蟲避瘟作用。

  8、用柳葉水洗臉

  在靜海,端午節還有用柳葉水洗臉、洗眼,寓意明目祈福身體降的習俗。

【天津端午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天津春節習俗03-13

天津春節習俗有哪些03-12

端午節的習俗11-06

端午節習俗07-28

潮汕端午節的習俗06-25

端午節習俗作文05-19

端午節的習俗活動06-17

簡述端午節習俗06-17

端午節的習俗故事06-26

西安端午節習俗04-0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专区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