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由來

時間:2020-11-29 12:37:34 端午節 我要投稿

有關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由來,歡迎來參考!

有關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達二十多個,此時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曾經,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身為一個楚國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秦國攻破,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附近楚國百姓得知,紛紛前來憑吊屈原大夫的死,漁夫劃起漁舟來打撈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個漁民把糯米制成的飯團拋向水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據說糯米可以粘住魚的嘴,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此時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劃龍舟分游江、招魂、競渡、回舟四個程序,有一整套的鑼鼓和唱腔,其中競渡雖然熱烈,但招魂最為感人。端午節這天,屈原故里人們主要的活動就是看龍舟,吃完早飯,便身著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往西陵峽“屈原沱”匯集,傾城出動,爭看競渡。端午陽的屈原沱兩岸,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此時江上七條龍舟飛渡,岸邊數萬名群眾觀戰。場面之壯觀,氣氛之熱烈,令人驚嘆。

  每當這時,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起屈原大夫的絕作:《懷沙》:懷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

  郁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劮揭暈?髻猓?6任刺妗?/p>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

  內厚質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

  玄文處幽兮,蒙瞍謂之不章;

  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

  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態也。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

  材樸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

  重華不可遌兮,孰知余之從容!

  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何故也?

  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也?

  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

  離慜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

  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

  亂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遠忽兮。

  懷質抱情,獨無匹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

  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

  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湖北黃岡黃梅縣龍感湖管理區第一中學初一:曾世琰

【有關端午節由來】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由來英語08-08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08-12

有關母親節的由來05-16

有關清明節由來作文02-02

有關母親節的由來簡介05-17

有關六一兒童節的由來介紹05-09

調酒歷史由來08-18

有關端午節征文12-21

有關清明節的由來作文五篇02-28

有關清明節的由來作文四篇02-2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日夜夜一区二区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应用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