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來及習俗

時間:2020-08-25 12:19:55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立夏的由來及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斗蛋稱重吃烏米飯 立夏時節習俗多

立夏的由來及習俗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歷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由來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養生

  立夏之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習俗

  在浙東寧波、舟山地區,立夏這天有吃“立夏蛋”等習俗,兒童會將蛋裝入用彩色線編織的網袋中懸掛于胸前,并舉行“拄蛋”活動,即互拼誰的蛋比較硬。還有要吃“牡蠣煮蛋”,“牡蠣”和“立夏”在寧波話中諧音,民間舉行稱體重活動,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在廣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立夏的由來及習俗】相關文章:

大寒節氣由來及習俗11-07

圣誕節由來及習俗10-23

女生節的由來及習俗簡介09-15

母親節的由來及習俗細則11-29

中國過年習俗的由來05-15

母親節的習俗由來介紹11-29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民間習俗10-26

七夕的由來和習俗詳解11-25

冬至湯圓的由來及傳說10-22

英語新詞的由來及翻譯11-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 一级特黄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 亚洲精品首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