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幾月幾日

時間:2020-10-19 11:19:01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關于冬至是幾月幾日

  大家對于中國的節日都知道嗎?那你知道冬至是幾月幾日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冬至是幾月幾日文章,歡迎閱讀。

  關于冬至是幾月幾日

  1、關于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23日之間。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2、冬至的起源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于東漢醫圣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御寒的藥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但不會再包藥物餡的餃子,即使選用溫熱性的食材為餡料,也難以達到防止耳朵受凍的效果。要不凍耳朵,還是給自己戴好圍巾帽子,用衣物給耳朵保暖靠譜一些。

  擴展: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區別嗎

  1、時間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于黃經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

  2、含義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2月22日前后。

  3、氣候不同

  3.1、立冬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3.2、冬至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

  冬至飲食的注意事項

  一要有保溫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一般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證人體對鉀、鐵、鈉等礦物質的需求。

  特別怕冷的人可多補充一些邊根帶皮的蔬菜。專家認為,這類蔬生長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殼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營養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有鼻干、舌燥、皮膚干裂等癥狀,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多存于動物的肝、蛋、乳中;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關于冬至是幾月幾日】相關文章:

冬至是幾月幾日幾點10-21

冬至農歷是幾月幾日12-07

冬至日是幾月幾日12-06

每年冬至是幾月幾日04-30

冬至是幾月幾日介紹12-05

冬至是幾月幾日農歷12-04

冬至節是農歷幾月幾日12-08

冬至是每年的幾月幾日12-04

冬至是幾月幾日星期幾12-0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午夜a级日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