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沙大學校徽
長沙學院(Changsha University),簡稱長大,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屬,涵蓋文、史、哲、經、管、工、理、法、教育、醫、農、藝術等12大學科門類,長沙學院是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省屬本科高校。
學校坐落在中部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位于瀏陽河畔,廣電中心附近。校園湖光山色,風景秀美,為”湖南省園林式單位“。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占地約133萬平方米,合2100畝,校舍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586萬元,圖書館藏書130萬冊,設有15個教學系(院、部),開辦43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13640人。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長沙學院的發展有三個源頭。按照時間先后,分別是湘江師范學校及其長沙市革委會師訓班、長沙職業技術師專及其前身長沙基礎大學和作為職業大學的長沙大學。
湘江師范學校
1972年9月,市革委會決定將師訓班遷到本市南門外省糧食干校(現為湖南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正式定名為長沙市師范學校。
1974年1月,省糧干校急需用房,市革委會決定將市郊雨花亭銀行干校(現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雨花校區)部分校舍撥給長沙市師范學校,與市委黨校一同搬出省糧干校舊址。
1974年8月3日,因省教育廳決定恢復長沙師范學校,長沙市舉辦的長沙市師范學校改名為長沙市湘江師范學校,校址定在南郊雨花亭原銀行干校校址。
1975年2月7日,市委決定長沙市湘江師范學校由雨花亭遷往長沙縣高塘嶺市二十五中校址,即原長沙市四中分校校址(現屬望城縣)。
1978年,中央批準恢復望城縣,因湘師遷高塘嶺所住的校舍,原是望城縣縣委所在地,湘師面臨再次搬遷。
1978年3月,湘江師范臨時搬到坪塘市十五中學分校(現為長沙市岳麓實驗中學)過渡。
1981年11月,湘江師范學校搬到長沙市北郊洪山廟新校址,至此,結束了學校歷時十年搬遷七次的歷史。
1994年8月,決定將長沙市湘江師范學校并入長沙職業技術師范專科學校。湘江師范并入職業技術師專后,特殊教育師范部轉至瀏陽師范舉辦。
長沙職業技術師專(原長沙基礎大學)
1978年7月,長沙市決定開辦湘江師范大專班,首批面向長沙地區招收物理、化學、英語師范生,學校借用長沙市少年之家(現為長沙市少年宮)作為臨時校址。
1979年1月11日,根據長沙市革命委員會長革組[1979]1號文件批準成立長沙基礎大學籌建處。籌建辦設在湘江師范大專班的臨時校址內。
1979年2月7日,學校首批招收電子、機械類專業學生。
1981年底,長沙基礎大學新校舍建成。學校地址定為長沙市洪山廟21號。
1982年初,湘江師范大專班與長沙基礎大學職工和學生遷入洪山廟新校址,3月1日學生開始在新校址上課。
1994年8月,長沙市湘江師范并入長沙職業技術師范專科學校。
1996年4月,長沙職業技術師范專科學校與長沙大學合并。
長沙大學
1983年9月18日,長沙大學正式開學。
1993年5月4日,長沙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典。
1995年6月13日,長沙職業技術師范專科學校并入長沙大學。
合并以后
1996年9月25日,合并后的長沙大學舉行掛牌慶典。
2000年4 月10日,該校與湖南師范大學合作舉辦"專本溝通"教育。
2002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致函國家教育部,要求將長沙大學改版升格為本科學校。
2002年、2003年,市政府先后兩次劃撥學校用地1624畝,學校占地面積達到2130畝。
2004年1月,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來該校實地考察長沙大學申本的有關事宜。
2004年5月19日,在長沙大學(專科)基礎上建立長沙學院。學校實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長沙市為主管理的體制。[2]
2004年9月,首批8個本科專業本科生1008人入校。
2005年,學校開始面向全國招生。
【長沙大學校徽】相關文章:
江蘇大學校徽01-18
大學校徽設計01-12
無錫江南大學校徽12-23
牛津大學校徽11-09
石河子大學校徽12-24
國立陽明大學校徽03-09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校徽01-17
河北工業大學校徽04-24
東北林業大學校徽05-17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徽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