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函授學院校徽
中國計算機函授學院
中國計算機函授學院是于1987年經國務院領導機構批準創辦的一所面向全國從事計算機普及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等專業院校,教育部指定的全國計算機教育和培訓基地,中央電教館遠程職業教育實驗基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計劃單列單位,是我國計算機普及教育和職業教育辦學最早、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計算機教育集團。建院以來共為社會培養了80多萬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被譽為"中國計算機普及和職業教育的搖籃"。
學校簡介
學院辦學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職工500余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50余人,常年聘請的全國高等院校和高新科技企業兼職教授講師達300余人。教學設施健全完善,擁有兩千余臺高檔計算機,十多個大型專業教學實驗室。為滿足現代化教育需求,學院自主研發了包括視頻教學、教務管理、在線考試在內的一整套網絡教育系統,為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提供現代化的技術支持。
學院遠程教育是在原有的函授、電視教學手段基礎上,依托現代化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和建立全國各地教學站點(分院)發展而來,形成遠程網絡教學和各地面授教學的有機結合。遠程教育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秉承"吸引加盟、積極扶持、統一模式、加強監督"十六字建站方針,在全國吸收有實力的計算機教育院校加盟。目前已在全國各地設立300多個教學站點(分院),北起中俄邊界的黑龍江,南到木棉花開的三亞,東至東方明珠上海,西聯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遠程教育的合作之花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盛開。
辦學規模
學院擁有強大的辦學資源。擁有兩個校區數萬平方米的教學實踐場地,千余臺高檔計算機,十多個大型專業技術實驗室,后勤設施俱全完善;現有教職工500余名,常年聘請全國高等院校兼職教授、講師300多人,聘請國家863智能
計算機專家組以及國內有關計算機專家200多人(其中院士6人)。
學院職業教育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自上世紀80年代開設"計算機及應用"專業起,學院就面向全國率先開展大規模計算機職業教育,20多年來,在專業設置、教育教學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近年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號召,樹立"以質量為生命,以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育人為目標"的辦學指導思想,開展中專、大專和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成人學歷教育,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教育和崗位培訓。學院先后研發了一系列引領行業發展趨勢、具有就業競爭力的王牌專業,并實施"校企合作--定向培養職業化員工"人才培養模式、校企聯盟合作戰略等校企合作新模式。截止目前,已與全國3000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用人協議,與數百家知名企業建立深層次校企聯盟戰略合作關系。多年來,畢業生成功就業率保持98%以上,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成功就業、成就事業。
辦學模式
學院充分整合教育資源,發揮辦學優勢,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發展遠程教育,為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遠程教育學院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秉承“吸引加盟、積極扶持、統一模式、加強監督”十六字建站方針,在全國吸收有實力的計算機教育院校加盟。目前,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設立了分院和教學站點,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計算機教育集團。
學院為滿足社會對計算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成立了以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中專、大專和本科層次的全日制成人學歷教育,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的技能教育和崗位培訓。職業技術學院因材施教,以德施教,把教學質量作為發展的根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人才培養的規律,倡導“學歷+技能+素質”的三元教學新模式;開辟了“校企合作,定向培養職業化員工”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建立了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面向全國的就業網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呈現出旺盛的辦學活力和蓬勃的發展態勢。
多年來,學院構建了以教育、文化為主體,旅游、科技等為輔翼的跨地區、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學院擁有《電腦知識與技術》雜志社、安徽五千年文化傳播公司、百姓網絡技術公司、海南太陽湖溫泉度假村、新南洋賓館、安徽康健新材料科技公司等產業實體。多元化產業為學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計算機函授學院校徽】相關文章:
醫學院校徽01-14
防災科技學院校徽01-18
淮陰師范學院校徽01-27
華東冶金學院校徽02-19
南方冶金學院校徽12-24
曲靖師范學院校徽09-01
天津農學院校徽12-22
西安工業學院校徽12-19
西安外事學院校徽12-25
天津財經學院校徽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