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的反思

時間:2021-01-13 09:21:22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的反思

  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小朋友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游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熏陶無從談起。

關于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的反思

  音樂新《課標》指出:要求同學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和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同學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 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同學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并讓同學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同學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同學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同學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同學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同學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同學放下心理負擔,讓同學先唱唱歌,用自身的聲音去表示音樂,從而激發同學的興趣,讓同學感到這節課是輕松愉快、有所“成績”的,而且有表示自我的空間。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發明性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發明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同學發揮發明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身的成績感之中學習簡譜,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小學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同學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同學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示能力、鑒賞能力、發明能力。讓每個小朋友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發明。

【關于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的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高年級音樂識譜教學反思05-30

關于吉他的識譜與記譜09-19

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論文09-18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5篇)09-13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5篇09-13

音樂課教學反思12-19

小學音樂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06-30

小學《音樂課節奏訓練》的教學反思范文06-25

小學《音樂課節奏訓練》優秀的教學反思05-19

小學音樂課茉莉花教學反思01-2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日本v亚洲v精品v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