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冬至吃什么

時間:2020-11-23 09:04:29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潮汕冬至吃什么

  潮汕有“冬節小過年”之俗語,潮汕人過冬節要吃“冬節丸”,老人擔食了“冬節丸”家一歲,意思也就是說過了冬節很快就要過年了,冬節在潮汕地方也就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個節日,過完冬節也就意味著一年很快又過完了!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分享潮汕冬至吃什么?

  冬至又稱為冬節,南北方的習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然而在潮汕,除了吃冬至丸,還有更多美味的小吃,現在為大家一一介紹:

  冬節丸有白色和紅色兩種,白色是用糯米粉,紅色和白色一樣,再加上少量食用色素(知道紅桃粿嗎?就是那個顏色)加開水調節而成,與湯丸外皮用料相同,把它搓成圓圓的,吃的時候要用開水煮熟丸子再用白糖調味即可!

  在普寧也有人把它搓成兩頭尖尖的小丸,也有人先把糯米粉團搓成小長條形,再用剪刀剪成尖丸。

  東京丸是用東京薯淀粉做成的,東京薯[學名竹芋]是潮汕的特產之一,種在地里的一種類,根果白色偏圓的,一般筷子般長度,多數用來煲湯或者磨成粉,性涼,清火去燥。主要是制作成東京丸子和甜湯。

  姜薯,只有在潮陽和惠來的部分濱海地區的山地種植。其中,最出名的是潮陽河溪鎮上坑姜薯。上坑姜薯皮薄光滑,薯大肉白,粉泥沾連,品上質優。姜薯洗掉土削皮,浸水里,不然會發黃姜薯抽用把一個個姜薯抽成一薄片一薄片的。燒開水后,把放進滾湯的水里面滾一滾,看到薄片的姜薯片自然卷成卷了就馬上關火,不能煮太久,會爛的。加入白糖就可享用了。是山藥的一種。在潮汕地區,每逢春節,各家各戶都會煮姜薯湯待客。客人來拜年,都能喝上主人做的'一碗姜薯湯的。

  在汕頭潮陽、潮南地區也有人在冬至丸里加入了紫薯,淮山等做成甜湯。

  鴨母捻,傳統名小食,首創于清代初年,原名為糯米湯圓,現以潮州市太平路尾傳統名店胡榮泉制作的鴨母捻最為正宗。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傳統制作要求嚴格。鴨母捻的餡有四樣,即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餡約15克。鴨母捻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是冬至,元宵必吃的甜湯。

  在潮州也有人在冬至那天吃落湯錢,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泄,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風味小吃,既是藥膳,又是美食,難怪既是烹調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別喜歡糯米。做法: 花生、芝麻炒熟壓爛與白糖粉混合,將糯米粉和成粉團,蒸熟,然后切成小件,沾上以配料即成。

  冬節鴿,不是鳥,又叫菜包粿、冬節粿,是流行于廣東一帶的特色小吃,是廣東汕尾傳統節日冬節那天的餐桌主食,目前已經成為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日常食品。做法將割薯,菜脯,包心菜,芹菜,蒜,蝦脯,五花肉……(材料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配鹽等佐料翻炒,再將冬節鴿的皮包上。冬節鴿的皮做法:面粉和糯米粉的比例為1:1,用溫水和成面團,然后碾成餃子皮一樣薄的皮。把包好皮的冬節鴿放進蒸籠里蒸熟為止,也可水煮。

  冬至仔,是陸豐特色的粿,只有在冬至這天才會去制作。

  菜頭粿,我們這叫菜頭丸,又稱蘿卜糕。菜頭系蘿卜俗名,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把白蘿卜刮去皮,用菜頭抽抽成小條狀,用手把蘿卜汁捏干。放入薯粉,鹽,喜歡花生的可以放點花生米,再均勻攪拌,如果太干就用刀剁幾下就不會了。然后做成拳頭大的丸狀,放到鋪好炊布的蒸籠上蒸熟就行了。做好的菜頭圓可以即食,冷卻后切片用油炸風味更佳。

  酥餃,有些地方叫油粿子,一種潮汕小吃。在潮汕人家,每當有隆重的節日時,潮汕人家都會做酥餃。

  1、皮的做法:把面粉、雞蛋、油、水加到一起揉成面團就可以。

  2、餡的做法:花生炒過去皮,打成碎末;芝麻炒過和花生末、白糖一切拌勻即成餡。

  3、取一小塊面團搟成薄皮,取杯蓋壓出圓形餅皮(像做餃子皮一樣)。

  4、像包餃子一樣把餡包起來。

  5、再將包好的餃子放油里炸,炸至金黃,酥脆香甜的酥餃就可以吃了。

【潮汕冬至吃什么】相關文章:

潮汕地區冬至吃什么10-21

潮汕端午節吃什么08-12

冬至吃什么?10-23

辛酉冬至吃什么10-21

冬至吃什么好10-24

河南冬至吃什么10-24

冬至都吃什么10-24

冬至北方吃什么10-24

上海冬至吃什么10-24

杭州冬至吃什么10-24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人 | 在线亚洲国产热视频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