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旅游攻略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簡介:
克什米爾,又稱喀什米爾,是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亞北部的交界處)的一個地區,曾為英屬印度的一個邦。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 歷史上,“克什米爾”這個詞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而現在,“克什米爾”以被用來泛指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謨、蓬奇、吉爾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達克的廣大地區。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爾谷地,海拔較低,土壤肥沃,群山環抱,河流縱橫,風景如畫,民風奇特,是該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為穆斯林。而查謨的居民多為印度教徒,拉達克的居民從文化習俗上來看則與西藏較為相近。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最佳旅游時間:
10月至次年3月為最佳。天氣溫度適宜,雨水較少,適合旅游。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游玩項目:
在印度的夏季,這里是一處避暑勝地,冬天是滑雪愛好者的樂園。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文化地理:
歷史
在十九世紀初期,克什米爾的控制從阿富汗的杜蘭尼帝國和穆斯林的莫臥兒帝國、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手中轉到錫克王朝。及后錫克王朝被英國打敗,大部份地區受英國控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克什米爾為英屬“印度帝國”的一個土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從英國獨立,原英屬印度內部的克什米爾土邦的當地王公已經決定加入印度,而當地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因此歸屬難定。印度和巴基斯坦為此爆發了幾次戰爭。現在大部領土由印度控制,少部分由巴基斯坦控制。印度控制區稱為查謨-克什米爾(即查謨-克什米爾邦)。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稱為“北部地區”,中巴之間的喀喇昆侖公路南北方向穿過,首府為“吉爾吉特”。本來作為英國殖民擴張與侵略的受害者,中國一直試圖在克什米爾爭端中保持中立和局外人的角色,極力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與印巴雙方確立克什米爾部分與中國的邊界。印度依然采用前英國殖民主義立場,無理要求并派軍隊進占中國領土,毫不理會當時中國政府的談判呼吁,終于導致1962年邊界戰爭。而1963年中國與巴基斯坦談判確立了相關邊界臨時協議,雙方都在領土問題上作了讓步。這樣就出現了印度聲稱的所謂的“中控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地區由兩個國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查謨-克什米爾邦)。印度方面則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了部分東北部地區(阿克賽欽和喀喇昆侖走廊)。錫亞琴冰川同時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區,而巴基斯坦則控制了其中較低的山峰。巴基斯坦聲稱對除所謂“中控克什米爾”以外的地區都是巴基斯坦領土,而印度一直沒有正式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權,聲稱包括中巴于1963年簽署的邊界所劃歸中國的喀喇昆侖走廊地區等都屬于印度領土。巴基斯坦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視為有爭議的領土,而印度則援引其憲法證明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傾向于獨立建國,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對。由于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克什米爾向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沖突(某些人稱為第四次克什米爾戰爭)。
在十九世紀初期,克什米爾的控制從阿富汗的杜蘭尼帝國和穆斯林的莫臥兒帝國、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手中轉到錫克王朝。及后錫克王朝被英國打敗,大部份地區受英國控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克什米爾為英屬“印度帝國”的一個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時,其歸屬未明確規定,成為印、巴兩國長期的爭端。1947年10月印、巴雙方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沖突。1948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設立了印、巴問題委員會,并建議停火,然后舉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開始生效。同年7月,兩國代表在卡拉奇達成協議,確定了停火線,由聯合國駐印、巴軍事觀察小組監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進行。根據停火線,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自由克什米爾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兩次發生敵對行動。印度占領了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
藝術
克什米爾人的生活型態是純樸的,對於宗教信仰的差異是寬容的,以及比之外界更為緩慢地進步的步調。居民大多喜好和平,多樣化的文化足夠反映宗教的多樣,當部落歡慶節日時才可以使他們遠離平淡的生活。 克什米爾人以喜好各種不同的音樂而聞名,男性和女性著裝顏色都非常鮮艷。克什米爾華特爾地區的男性多能表演著名的當地舞蹈“獨哈”。當地女性則表演另一種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爾早已因精湛的美術而聞名數世紀,這其中包括詩歌和手工藝品。
民族
克什米爾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聚集地,并擁有眾多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以及佛教教徒。其中數佛教在拉達克地區最為盛行。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包含北部地區和阿薩德克什米爾99%的居民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政府鼓勵人民移居包括在此境內的阿富汗人和旁遮普人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包括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占70%的是穆斯林(根據印度2001年的數據)。人口的其他部分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其他宗教徒。拉達克居民是 印藏種, 而查謨的南部卻居住了許多部落,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鄰近的印度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時,印度人占了總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爾山谷的印度居民被強制驅逐(根據某些調查亦可以認為是“自愿離開”)。當年的十六萬人中,現今只有一萬五千還居住于此地 。
克什米爾的伊斯蘭教義受到蘇菲派影響較深,這使得這里的伊斯蘭教與其他南亞地區的正統遜尼和什葉派很不同。在歷史上,克什米爾由于對文化的包容而聞名,這體現在“克什米爾主義”中,1969年的北約核武器裁減和平條約正是這一主義的體現。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交通:
如果前往印控克什米爾,最好的交通方式應該是包車,而且建議在當地向導的陪同下游玩。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住宿:
在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有一種特色的住宿類型:船屋。每個船屋都是靠打在水里的木樁做基礎,雖是建在水上,卻并不感到搖晃。船屋的結構全用木材建造的,從天花板、平臺、柱子到床鋪、桌椅、廚柜,里里外外無一不是精心雕琢得美輪美奐。船屋的客源來自不同的渠道,通常,夏季也是一年中的旺季,必須提前預定。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小貼士:
克什米爾地區一向不能算作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由于“恐怖襲擊頻發”,也被人們看作“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想要前往的朋友需要特別考慮該地區的安全因素,如果前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旅游攻略】相關文章: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旅游攻略10-03
印度旅游貼士07-17
印度旅游的美食介紹10-04
印度旅游的美食推薦10-01
印度旅游必帶物品12-14
印度旅游必備物品的清單12-15
印度旅游最全注意事項11-12
印度旅游注意事項匯總09-04
喀納斯旅游攻略09-25
遵義旅游攻略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