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名人故事

時間:2021-11-01 14:34:09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數學名人故事100字(通用10篇)

  你們知道有哪些時關于數學家的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名人故事100字(通用10篇),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

數學名人故事100字(通用10篇)

  數學名人故事 篇1

  錢鐘書是我國著名的大作家,也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

  1929年夏,錢鐘書高中畢業(yè),報考當時的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就在入學考試時,錢鐘書拿到數學試卷,一道道數學題看起來像天書一樣,他幾乎都不會做,但迫不得已,就硬著頭皮做了幾道題,也不知對錯。

  發(fā)榜的時候,錢鐘書看到自己的數學只考了15分。而按照清華大學的招生規(guī)定,只要有一門課程不及格,就不予錄取。他的數學考得這么差,應當說是一點兒希望都沒有了。可是他的國文和英文成績都是滿分,當時的校長羅家倫看到錢鐘書的英文、中文成績俱佳,高出一般考生一大截,就決定打破常規(guī),破格錄取。

  正是羅家倫的這一次破例,成就了學貫中西的一代學者。

  數學名人故事 篇2

  諾伊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數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諾伊曼出生在一個猶太銀行家的家庭,是位罕見的神童。他8歲掌握微積分,12歲讀懂《函數論》。在他成長的道路上,曾有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1913年夏天,銀行家馬克斯先生登出一則啟示,愿以10倍于一般教師的聘金,為11歲的長子諾伊曼聘請一位家庭教師。盡管這誘人的啟示,曾使許多人怦然心動,但終沒有人敢去教導這樣傾城皆知的神童……他在21歲獲得物理-數學博士之后,開始了多學科的研究,先是數學、力學、物理學,又轉到經濟學、氣象學,而后轉向原子彈工程,最后,又致力于電子計算機的研究。這一切,使他成為不折不扣的科學全才。他的主要成就是數學研究。他在高等數學的許多分支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最卓越的工作是開辟了數學的一個新分支---對策論。1944年出版了他的杰出著作《對策論與經濟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作出重要貢獻。戰(zhàn)后,運用他的數學才能指導制造大型電子計算機,被人們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

  數學名人故事 篇3

  歐拉(1707~1783),瑞士數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歐拉從小著迷數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他13歲便成為著名的巴塞爾大學的學生,16歲獲碩士學位,23歲就晉升為教授。1727年,他應邀去俄國圣彼得堡科學院工作。過度的勞累,致使他雙目失明。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他的'工作。歐拉具有驚人的記憶力。據說,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場大火,把他的大量藏書和手稿化為灰燼。他就憑著驚人的記憶,口授發(fā)表了論文400多篇、論著多部。歐拉這個18世紀的數學巨星,在微積分、微分方程、幾何、數論、變分學等領域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確定了他作為變分法奠基人、復變函數先驅者的地位。同時,他還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發(fā)表的科普讀物,在長達90年內不斷重印。歐拉是古往今來最多產的數學家,據說他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夠當時的圣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機同時忙上好幾年。

  歐拉作為歷史上對數學貢獻最大的四位數學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頓、高斯),被譽為"數學界的莎士比亞"。

  數學名人故事 篇4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后35位,后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后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征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數學名人故事 篇5

  20世紀最杰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fā)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于馮·諾依曼在發(fā)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并合作發(fā)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數學名人故事 篇6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杰出成就,是關于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后來發(fā)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余",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鉆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7

  數學名人故事 篇7

  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并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杰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數學名人故事 篇8

  塞樂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后,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xiāng)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數學名人故事 篇9

  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并有“數學王子”的美譽。小時候高斯家里很窮,且他父親不認為學問有何用,但高斯依舊喜歡看書,話說在小時候,冬天吃完飯后他父親就會要他上床睡覺,以節(jié)省燃油,但當他上床睡覺時,他會將蕪菁的內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當成燈來使用,以繼續(xù)讀書,高斯有一個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時間計算出了小學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2+99,3+98……),同時得到結果:5050。這一年,高斯9歲。

  數學名人故事 篇10

  天才由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 ——華羅庚

  1930 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看著看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 “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最后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xiāng)叫華羅庚,他只念過初中。熊慶來驚奇不已,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

  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 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志陸續(xù)發(fā)表 。幾年之后,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數學名人故事100字(通用10篇)】相關文章:

1.數學名人的故事15篇

2.數學手抄報資料之數學名人故事

3.名人的故事通用15篇

4.名人勵志故事通用15篇

5.名人勵志故事(通用15篇)

6.名人故事林肯通用15篇

7.寬容的名人故事通用11篇

8.讀《名人故事》有感(通用15篇)

9.名人故事演講稿 通用15篇

關于我們|致應屆畢業(yè)生|會員協(xié)議|法律聲明|問題反饋

覺得【應屆畢業(yè)生網】對應屆生求職有幫助,記得分享給其他應屆生,網址是“應屆畢業(yè)生”的聲母YJBYS.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271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刺激在线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