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把手,引導你的創業路_求職故事
“一只鳥常年在籠子里過著悠閑的日子,有一天主人突然發善心放它走;過了一會兒,它又飛回來了,因為它知道自己的飛翔能力已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王玖玉的開場白贏得了大學生們的陣陣掌聲。
9月19日,在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王玖玉面對4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一場生動的自主創業講座。28歲的王玖玉是團包頭市委大學生自主創業聯合會(以下簡稱“包頭創聯”)的負責人。類似的講座已經在包頭各高校里舉辦了20多場,聽眾已達近萬人。
有想法找“創聯”
王玖玉2004年大學畢業,“一心想著結婚買房子”的他同時兼著4份工作,每天除了睡覺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這樣的日子持續4個多月,雖然艱苦但很有收獲,為日后走上創業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現實是“湊夠了房款沒錢裝修”,于是他又開始創立只有一個人的軟件公司。
與許多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一樣,王玖玉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困難。他曾找到銀行的工作人員談貸款,可對方一聽到“大學生創業沒有抵押”,一句話沒說,扭頭就走。
是團組織在關鍵時候伸出援助之手。2006年,在團包頭市委的協調下,20名大學生從包頭市商業銀行貸款148.8萬元,王玖玉是其中的“幸運兒”之一,獲得了10萬元貸款。“這筆錢可救了急”,公司當時接到一個大訂單,正苦于沒有資金運作。如今,王玖玉的公司先后為30多家企業和機關單位做了網站和后臺開發工作,還開創了“包頭熱線網”。
公司步入正軌后,王玖玉開始想著能為在校大學生做點什么,這個想法得到團包頭市委的支持。2006年,包頭創聯成立,如今5個分會已經覆蓋包頭師范學院、包頭醫學院等5所高校。
包頭創聯開辦了自己的網站,將高薪人才市場每年提供的8萬多個就業崗位信息放在網站上,供學生們選擇。包頭創聯在不少人才市場長期設置就業服務窗口,及時掌握國內招聘信息的最新動態。
包頭創聯還推出了大學生就業服務卡,上面有網站的地址、具體培訓時間,會員還可以享受點對點的就業、創業指導。據統計,如果在各大人才市場奔波,一個大學生印制簡歷、交通等各項費用平均為1400元,而使用大學生就業服務卡就可以大大降低這些成本。
“包頭創聯給大學生自主創業搭建了一個平臺。”團包頭市委書記唐勇說,“有想法找創聯”在大學生中不再是一句口號。短短一年時間,包頭創聯已經扶持了3名大學畢業生成功創業——兩家裝修公司,1家牛肉面館。
高校創業基地助推自主創業
盡管還只是內蒙古工業大學二年級學生,但陳立國卻有很強的就業危機感:“現在畢業生滿街找飯吃,到我畢業時會是什么樣子?”
此前,他在找家教時曾有過被“黑中介”欺騙的經歷,這一教訓卻給了他啟發,他發揮專長創建了“內蒙古家教網”,專為大學生提供專業、正規的家教中介服務。“為了讓更多的大學生知道家教網,每到休息的時候,我就到各個高校挨著宿舍發資料。”陳立國說,他的創業就此起步。而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的結緣,使他獲得進一步發展。基地的老師從政策、市場等多個方面,給了他細致的指導。如今,內蒙古家教網的會員已發展到800多人,內蒙古家教網也成為內蒙古地區最大的專業家教網站。
2005年,受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委托,由呼和浩特市市委組織部、團呼和浩特市委組織的“青年自主創業型人才培訓工作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群體的困難很多,他們急切盼望能夠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引導。團內蒙古區委也開展了覆蓋12個盟(市)較大范圍的工作調研,走訪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200多名,組織呼市高校大中專學生代表座談會15場,與近500名大中專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調研同樣顯示,個別單位或部門對鼓勵青年自主創業政策落實不到位,外部環境亟待改善,學校缺乏創業指導,創業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要讓更多有想法的大學生在經過市場論證的前提下,敢于克服困難走出第一步。為進一步推動解決這一核心問題,2006年7月,自治區成立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朋山擔任組長。類似內蒙古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這樣的創業基地,在內蒙古各高校生根發芽,日益壯大。
青年創業導師團成學生的“智囊”
借鑒國際勞工組織開展的siyb(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項目的教育模式,團內蒙古區委聯合勞動廳和就業局共同組建了由創業經驗豐富、業績突出,并且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青年企業家、經濟學家、siyb培訓師構成的22人青年創業導師團。
青年創業導師團的主要工作職能是不定期地赴高校舉辦創業講座,為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創業咨詢和企業發展診斷服務。
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創始人王璞以及部分博士服務團成員先后到高校舉辦“激情草原,創業青春”大型系列創業報告會。
內蒙古吉泰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菅少庭是青年創業導師團成員。學習很好,卻沒考上大學,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商海的“弄潮兒”。22歲有了自己的貿易公司,27歲兼并一家有200多名下崗職工的工廠,他組建了內蒙古第一家鋁型材公司。如今,這個公司涉及煤炭、投資、鋁型材等多個行業。菅少庭清晰地記得自己每天騎著自行車奔波100多公里跑業務的情景,“沒有老板的樣子,與工人吃住在一起”。親力親為,是他對自己當初創業時的最深感受和體會。
“現在年輕人能不能吃得了苦?”菅少庭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和大學生們接觸以后,他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個年輕人找到他,說自己想開一家文印部。菅少庭建議,先做一個方案,了解周邊店的情況。沒過一個星期,一個用腳跑出來的方案拿出來了。
“現在的年輕人既有想法,又很吃苦。他們在學校里已經接受過的創業培訓對他們未來很有用。”雖然公司的業務很忙,菅少庭仍然不定期地去給大學生講課。
“大力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有助于大學生轉變長期存在的狹隘擇業觀,讓大學生更好地迎接未來。”團內蒙古區委書記胡達古拉說。
【手把手,引導你的創業路_求職故事】相關文章:
大學生的艱辛求職路求職故事12-17
是什么阻礙了你的求職成功路11-07
家庭階層地位影響你的求職路02-18
求職故事:你必須走人11-23
網絡求職:找出你的賣點_求職故事11-28
求職故事:沿著自己的路走到終點11-23
長沙引導回流人員創業11-30
河南南陽小額擔保貸款 扶你走好創業路02-19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 引導大學生創業11-18
創業教育:該怎樣引導大學生創業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