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講述求職故事:穩定就業在何處

時間:2024-08-30 19:52:05 求職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民工講述求職故事:穩定就業在何處

  2月12日,湖北省宜都市人力資源市場人流如潮。當天,該市舉行“就業在宜都”專場招聘會,30多家企業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圖為應聘者正在仔細挑選適合自己的崗位。曹禮達攝

農民工講述求職故事:穩定就業在何處

  貴州省貴陽火車站人山人海。春節過后,大批農民工準備進城尋找工作。

  在家門口打工更舒心

  “平時可以照顧小孩上學,晚上有空就去陪父母聊天……現在每天工作8個小時,工資跟上海相差不多,但生活成本低了不少。”

  “在上海打工跟家門口打工掙得差不多,誰還往外跑?”春節期間,記者來到山東臨沂市羅莊區黃山村村民徐寶勤家,他說,一輩子在外打工總不是個事,“現在家門口打工,錢也不少掙,關鍵還能照顧家,感覺很踏實。”

  前幾年,徐寶勤在上海一家工地做建筑木工,妻子跟著他在工地食堂做飯。2010年,老徐毅然放棄外出務工,選擇到離村不遠的華盛江泉集團木器加工廠打工,老婆則在本村的大蒜加工廠打工。徐寶勤介紹,以前在上海打工,每個月能掙2500多元,但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現在每天工作8個小時,工資跟上海相差不多,但生活成本低了不少。

  “在上海的時候,一日三餐至少10多元,一個月怎么也要400元;至于居住,在建筑工地附近租房子要一兩百元,在城中心至少要300元以上;公交車最便宜的是1元,長線路跨區的最貴是7元;電話費一個月30—50元。如果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開銷,一個月至少要花八九百元,打工的收入要填進去很大一部分。”

  徐寶勤說:“每年去上海打工前,我和工友們都會在家鄉藥店買很多治療感冒、外傷之類的常用藥。”在東南沿海城市打工看病不僅很貴,而且老家的新農合醫療卡用起來也很不方便。2007年,徐寶勤曾把孩子帶到上海,可到了孩子上小學的年紀,麻煩就出來了:進城里的公立小學太難,而專門為農民工辦的私立小學教學質量又上不去。最終,徐寶勤把孩子放在老家上學,由爺爺奶奶照顧。“每次在電話中聽到孩子說想爸爸媽媽,我就很心酸。在外就是掙再多的錢,又有啥意思!”

  “在上海打工這么多年,沒想過在那兒安家立業?”記者問。

  “你這不是開玩笑嘛,太不現實了,想都沒想過。”徐寶勤說,“大城市不屬于我們這些鄉下人,城里的房價就能嚇死人。在外干活沒保障,勞務合同、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一概沒有,可每當企業效益滑坡,就立即讓你走人,沒什么感情可說。”

  在外打工難處很多,但要想在家門口打工,關鍵還得找到活干。近年來,位于沂蒙老區的山東臨沂市羅莊區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目前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402家。“企業多了,項目多了,用工需求也越來越大了。現在,區里的農民工在家門口基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羅莊區區委書記王行華說。

  回老家后,徐寶勤花了6萬多元蓋了4間大平房,自己裝飾了一下,又安上了空調,寬敞亮堂。“在外想家呀!我父母已年近七旬,萬一病倒在家,都沒人照應。現在好了,在家門口上班,工資不少拿,4畝責任田也沒撂下,多好啊!”

  “瞧,那是我去年剛買的!”徐寶勤說。透過玻璃房門,記者看到一輛米黃色的QQ小汽車停在院子的南墻根。“買了小汽車,上下班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擔心刮風下雨了。這幾年,我們村很多外出打工的鄉親都回來了,平時可以照顧小孩上學,晚上有空就去陪父母聊天。現在,木器廠還給我們統一辦理了養老保險,自己以后也可以拿退休金了。家鄉生活這樣好,我們何必出去打工呢?”徐寶勤說。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據了解,黃山村很多農民跟徐寶勤一樣,在家門口就業已成了他們的首選。即使收入稍低一點,他們也愿意。2015年,黃山村共有30多位到東南沿海務工的農民,今年只有5位還有意外出打工,并且以新生代農民工為主


【農民工講述求職故事:穩定就業在何處】相關文章:

講述大學生求職疲憊期的故事_求職故事11-29

講述大學生求職疲憊期的故事11-13

實習預演就業_求職故事03-02

小語種就業求職故事11-25

研究生就業的求職故事11-17

農民工就業變化02-22

名師講述求職面試禮儀11-15

職場講述:當代大學生求職17怕職場故事11-22

講述親身遭遇揭露求職騙局11-09

求職故事:招聘單位更看重員工穩定性11-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日本亚洲成本人片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