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房養老”保險將在四城市推出試點
1、“以房養老”保險爭議中落地 將在四城市推出試點
雖然有所爭議,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以房養老”終于還是落地了。記者日前從幸福人壽獲悉,該公司日前開發的“幸福房來寶老年人住房方向抵押養老保險(A款)”已經獲得保監會的審批通過,并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個城市推出試點。
所謂“以房養老”,簡單地說,就是投保人以自己的房產作為抵押,從保險機構獲得養老金,同時繼續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投保人過世之后,保險機構獲得處理抵押房產的權利。通過這個方法,可以讓那些“抱著金飯碗”但又收入微薄的老人能夠獲得足夠的養老金,體面地生活下去。
幸福人壽方面透露,此次發售的“幸福房來寶”產品,其設計初衷也是為了讓愿意居家養老的老人群體多一種選擇。所以在試點期間實行“三優先”的原則,孤寡失獨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齡老年群體可以優先購買該保險。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為了減少百姓對“以房養老”的憂慮,幸福人壽在開發“以房養老”產品時,也在極力避免引起更大爭議。據悉,“幸福房來寶”這款產品屬于非參與型以房養老產品。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在與老年人簽署協議時,已經在其領取養老金額里考慮房屋預期增值收益,保險公司并不參與分享房產增值收益。
此外,對于市場普遍擔憂的房價下跌風險,幸福人壽的這款產品也對客戶風險實行了規避。只要投保人購買了這款產品,那么就可以終身領取固定養老金,不受房價下跌的影響。此外,保險公司還在一定程度內承擔投保人長壽帶來的超額給付。
對于“以房養老”這個全新的業務形態,幸福人壽方面也并非沒有憂慮。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在北京、上海等四城市進行試點之后,幸福人壽還將總結經驗,對產品進行改善。而據保險業內人士估計,“以房養老”的落地,或許將為保險行業參與養老產業打開一扇新的窗戶,養老保險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多的服務可能被嫁接上來。
2、房貸新政各地落實“大不同” 8字頭利率成主流
3月末,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發文松綁二套房貸款政策,將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四成。對于房貸新政的落實,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發現,目前各地銀行反應“大不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表現積極,但其余地方則反應相對“淡定”。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房貸新政全面落實尚需一段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銀行不會采取“一刀切”策略,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將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客戶,靈活設定相應比例的首付要求來控制風險。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3月末房貸新政出臺之后,各地落實進度不一,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反應顯然更加積極。9日,上海公布最新的公積金貸款新政,上海調整后的公積金政策為,購首套房及二套普通住宅,個人和家庭公積金貸款上限調至50萬元、100萬元;補充公積金上限再增10萬元、20萬元。
而記者走訪多家商業銀行時發現,目前北京市多家銀行首套房利率折扣最低能達到8.8折,個別外資銀行甚至能到8.5折,而上海地區甚至有銀行開出了7折利率的地板價。融360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共有6家銀行執行新政。此外,隨二套房首付比例一起降低的還有首套房貸款利率,首套房8.8折開始成為主流。二套房方面,盡管房貸新政降低了首付門檻,但二套房貸款利率尚未松動,各家銀行普遍維持基準上浮10%。
對于各地房貸新政落實的“大不同”,銀行業內人士坦言,考慮到各銀行戰略定位不同,未來房貸政策不會“一刀切”。比如銀監會曾提示,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信貸風險需高度關注。而長三角、四川、內蒙古等地按揭房貸違約風險也呈現升溫趨勢,這些因素使得銀行在制定政策時將保持審慎、保守的態度,二套房貸款政策的放松程度或有限。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表示,近幾個月以來連續的利好政策,一方面極大改善了各方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另一方面推升了買賣雙方的入市熱情。尤其是房貸政策的寬松,其效果直接作用于貸款成本,促使購房成本有所下降。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經過連續兩次降息后,3月,北京市購房商貸平均利率降至5.32%,較2014年利率高位時期下降1.17個百分點(2014年8月購房商貸平均利率為6.49%)。
3、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 扎緊耕地保護的“籬笆”
有的認為是從原有基本農田中挑選一定比例的優質基本農田作為永久基本農田,有的認為將城鎮周邊、交通沿線的基本農田作為永久基本農田。在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統一認識,永久基本農田是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對法律規定的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特殊保護。一經劃定,在規劃期內必須得到嚴格保護,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占用和改變。
隨著“四化”同步推進,現在加上“綠色化”,是“五化”同步了,尤其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深入,永久基本農田的內涵和功能進一步豐富,它不僅僅是為滿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而且要適應多元目標和功能的需求:保數量、保質量、保生態“三位一體”,保資源、保節約、保權益“三保并重”。從生產功能來看,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劃定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是保證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根本;從空間功能來看,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不得隨意調整、占用,這條“紅線”將引導各地走串聯式、組團式、衛星城式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格局,防止城市無序擴張;從生態功能來看,永久基本農田是自然生態特別是農業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濕地、綠地、景觀等多種生態功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此外,劃定、管好、建好、保住永久基本農田也是維護農民權益、傳承農耕文化的迫切需求。
在規模上從大城市到小城鎮,由大到小、自上而下,逐級推動。首先做好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隨后其他城市由各省(區、市)參照兩部制定的關于106個重點城市的分析評估方法及核實舉證要求等,同步開展相關工作。106個城市是國務院審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建設用地的重點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人口50~100萬的城市,其城市規模大,建設用地需求大,城市周邊耕地被占用壓力大。從這些城市著手作用明顯、
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充分運用現有的成果和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如最新的遙感影像圖、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成果、耕地質量等別調查與評定、縣域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成果、土壤地球化學調查以及土地整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驗收等成果,準確摸清底數、查清潛力,確定應劃未劃的優質耕地的數量和位置,確保永久基本農田劃得實、劃得準。
在規劃調整完善前,要先行完成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各地要梳理出應劃未劃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數量、質量和分布情況,重點是做好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潛力的分析評估,查清現狀基本農田中不符合要求的地類,為規劃調整完善提供基礎依據。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必須納入同級規劃調整完善方案。
第一,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要結合城市開發邊界“搶先機,優先劃”。第二,發現基本農田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地類要“改到位,補充劃”。今年第五次部長辦公會議要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要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統籌推進,要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的前提條件,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作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重要抓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驗收合格后才能啟動規劃調整工作。王世元副部長在去年召開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視頻會上指出,規劃的調整完善要堅持數量質量并重,確保把優質耕地和經過土地整治的其他耕地優先保護起來,絕不能用劣地、坡地、生地來濫竽充數,切實把耕地和基本農田管嚴、管實、管到位。
【以房養老”保險將在四城市推出試點】相關文章:
以房養老保險明年或正式推出03-31
2014年“以房養老”正式試點 網民眼中的“以房養老”03-17
“以房養老”試點 “趟水”摸石頭03-16
2014四險企獲以房養老試點資格03-18
保監會:以房養老試點范圍將擴大04-05
2014武漢爭做創新型以房養老試點03-17
保監會:以房養老“有保險”04-06
“以房養老”試點兩個月最新相關信息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