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養老保險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016年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改革方案預計將推出,有望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海通證券金融行業研究報告認為,健康險稅收優惠正式啟動,信號意義明確,養老保險稅收遞延政策或指日可待。下面是yjbys小編收集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大都會人壽”)首席市場營運官姚兵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養老金并軌傳遞的信號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養老提早規劃、充足準備。未來養老儲備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對保險行業而言是很大的機會。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等五家機構發布的《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顯示,企業年金計劃和各種商業性保險是職工養老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訪者中,參加企業年金計劃的職工人數比例僅為33.5%,而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人數占比為41.3%。企業沒有提供重大疾病保險、商業意外保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中任何一項的受訪者高達38.3%;而個人沒有購買上述任何保險產品的比例為42.0%。
姚兵介紹,保險的本質是客戶發生大的突發事件時能夠獲得足額的賠償,這是保險行業和其他行業最大的區別。而養老保險作為長線資金,保命錢,雖然也要追求長期投資收益,但一定不能只看短期獲利。“目前有不少企業為職工辦理了企業年金計劃。公司選擇年金管理機構和個人選擇商業養老保險是一樣的,要看公司品牌。特別是對于期限長的養老儲備而言,選擇確定、可靠、保證的契約來維護自身利益非常重要。我覺得簽訂保證型的商務合同比較可靠,簽訂應當是對價合同,合理期望回報的合同。”
姚兵介紹,目前中國市場上有兩種保險公司經營拓展模式,一種是規模較大的本土公司,業務拓展非常寬泛,做養老地產,打通養老產業上下游,其目標是做成金融產業集團。這種模式面臨的挑戰是各個產業群之間有效的.防火墻和風險隔離。另外一種模式就是做深保險主業。因為中國市場的現實狀況是還有大量從來沒有買過保險的人,連最基本的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都沒有。投保人要首先明確自己購買養老險的目標是什么,自己投保的公司是哪種模式。
美國大都會集團之所以能成為美國最大的個人和團體養老金機構,也是得益于美國401K計劃稅收優惠政策的推出。養老保險也是大都會人壽中國未來最看好的業務之一。“客戶心里覺得養老保險很重要但沒那么迫切,覺得養老離我還很遙遠。所以,稅收遞延政策會極大推動養老險業務。而這個政策會很快出來。養老險是長期資金回報,我們看好這塊業務,這也會是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做得好的話,可以實現公司、客戶和社會的三贏。”姚兵說。
【2016年養老保險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相關文章:
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或將迎來重大變革08-19
醫保支付將迎來重要改革08-22
醫保支付迎來重大改革的影響08-22
把握發展機遇促進兗礦經濟發展論文09-17
未來我國船舶融資租賃迎來發展高潮11-03
醫保支付將迎來重要改革以后看病有哪些變化08-22
供應鏈金融新機遇發展08-14
我國重大疾病保險發展的研究論文12-08
供應鏈融資發展現狀與機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