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異地醫保報銷政策
四川異地醫保報銷政策具體如何?大家對此有何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一、符合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
1、單位批準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因病需要就醫者。
2、參保人員在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講學、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因病需要就醫者。
3、退休參保人員因身邊無人照顧,長期在外地子女所在地居住因病需要就醫者。
4、退休參保人員短期在外地子女所在地居住或者在旅游期間、異地居住因病需要就醫者。
5、參保人員因病需要轉省外醫院住院就醫者。
6、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管理的參保人員屬于以下情況需在門診就醫者
①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
②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的;
③退休參保人員在外地子女所在地或購房地居住或旅游1個月以上的。
二、異地就醫的政策
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的醫療費用支付必須符合四川省省本級醫療保險有關藥品、檢查、治療項目、床位標準等政策和規定。
三、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就醫
1、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需要選定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公布的2-3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個人住院和門診就醫的醫院并報送單位和省醫保中心,經審核同意后,可納入異地就醫信息庫管理。
2、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因病住當地醫院的起付線標準,比照省本級同等級醫院起付線標準執行。
3、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因病需要轉院住院治療時,轉入院按第二次住院辦理。在非定點醫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
四、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講學、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的就醫
1、在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講學、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參保人員門診就醫和因急、危重病住院的,應在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布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住省外醫院的起付線標準為970元,省內醫院比照省本級同等級醫院起付線標準執行。
2、在國內進修、學習、考察、講學、下派上掛期間在一年以上的參保人員在異地就醫按照“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對待。
五、退休參保人員異地居住的就醫
1、退休參保人員長期(一年以上)在外地子女所在地或購房地居住時,應提供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本人暫住證,經審核同意后,其異地就醫按照“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對待。
2、退休參保人員短期(一年以內)在外地子女所在地或購房地居住或者在旅游期間等異地因病需要就醫的,按照“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講學、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參保人員”對待。
六、轉省外醫院
1、參保人員因病需要轉省外醫院住院治療的,必須辦理相關手續: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或省人民醫院出具《四川省省級單位職工醫療保險轉診轉院審批表》,經科主任簽字同意;醫院醫務處同意蓋章,所在單位同意簽章,省醫保中心審核同意后,方能出省治療。未經省醫保中心審核同意的出省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2、參保人員轉省外醫院住院治療,如未按申報的治療項目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3、參保人員轉省外醫院住院的起付線標準為970元。
七、門診特殊疾病的異地就醫
1、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管理的參保人員屬于以下情況者,在異地門診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可按照門診特殊疾病的有關規定予以支付:
(1)異地安置和異地工作的;
(2)在國內出差、進修、學習、考察、講學、國家規定的探親、下派上掛期間的;
(3)退休參保人員在外地子女所在地或購房地居住或者旅游1個月以上的;
2、屬于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在異地定點醫院門診就醫時,病員須要求醫生在《四川省省級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疾病治療記錄本》中記錄病情,治療藥品的劑型、規格、總量和用法以及治療、檢查明細項目。并出具正規的雙處方和收據。一次就醫處方上的藥品量不能超過一個月;治療同一疾病的主要藥品不超過三種。
延伸閱讀:醫保異地結算有哪些影響
“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個惠民舉措,能給患者帶來哪些便利?會不會進一步加劇大城市看病難?一些代表委員和專家就此發表了看法。
醫保異地結算能給患者減負
“這是關系千千萬萬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畢宏生2014年就提了實現全國異地醫保結算的建議。他說:“一些農民工得病,都不敢去看。在城里看完病,要回家鄉報銷,有時路費都比醫藥費高。醫保異地結算后將大大方便農民工等流動人口異地就醫。”
近年來,我國人口流動性日益加劇,很多人在非戶籍地生活、工作、養老、就學。“老年人退休后和子女在異地生活,生病住院了,還得回老家去報銷,頗費周折。”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說,他們醫院每年門急診量5萬多人次,約一半患者來自京外地區。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朱雪芹說,跨省就醫,患者先要在繳納醫保地開轉診證明,就醫費用預先墊付,最后回到繳納醫保地報銷,少不了一趟趟地跑。醫保異地結算后,只要在當地開轉診證明,到外地就醫就不用個人墊付費用,而且省去了回去報銷的周折。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對于長期異地定居、異地工作或者疑難重癥異地住院的人來說將是重大便利。
有效防堵漏洞保證“救命錢”安全
各省區市相對獨立的醫保體系,不僅異地結算不方便,而且有漏洞。一些大醫院門口的“號販子”同時還有一個“兼職”,就是“開發票”。
記者了解到,因為全國的醫保系統沒聯網,個別人花錢買大額“住院發票”,還包括“住院明細”“收費清單”等,然后回去報銷。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衛計委副主任仇冰玉認為,全國聯網后既能方便參保人,也能堵住這個“騙保漏洞”。
審計署今年1月24日公布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醫療保險基金專項審計結果,發現擠占挪用、騙取套取、違規收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共涉及15.78億元。原因之一是大多數省份雖已實行省內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但覆蓋的醫療機構還不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制度中的漏洞,通過虛假異地發票騙取醫保基金。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菁認為,醫保信息全國聯網,有利于醫保機構提升審核甄別能力,防范利用虛假就醫資料騙取醫保資金的現象,守護好百姓的“救命錢”。
與分級診療目標不沖突
異地醫保直接結算,會不會加重大醫院“看病難”?畢宏生說:“實現全國聯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不是要鼓勵大家更多地去大城市看病,也不是說患者都可以隨意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醫;它解決的只是結算這個環節的問題。這與分級診療的要求不沖突。病人要異地就醫,還是需要當地醫院開轉診證明。”
患者去大城市、大醫院看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合理下沉,實現均衡配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地市。
王執禮說,當前很多到大醫院掛專家號的門診患者,不少只是身體微恙,從社區衛生院拿點藥就可以了,但病人對基層醫療機構缺乏信任,這既增加患者的就醫成本,也造成優質醫療資源的濫用。建議醫保政策要有明確的導向性,真正發揮醫保報銷比例、醫療服務價格的經濟杠桿作用,加大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差別化支付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引導患者理性就醫。
目前,上海、山東等地都在推行醫療聯合體讓大醫院牽手附近的小醫院,這不僅可以實現上下轉診,而且大醫院的專家能定期到小醫院出診、查房,檢查結果互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說,要逐步夯實基層,提高社區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和能力,避免就醫盲目向大醫院聚集,讓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有關部門應該協同配合,積極穩妥推進異地醫保報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顧晉說,“既要加強基層、特別是縣級公立醫院的實力,使患者就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又要科學分流,方便真正必需的疑難雜癥患者去省級中心醫院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治療。”
【四川異地醫保報銷政策】相關文章:
醫保異地報銷新政策12-19
醫保異地怎么報銷12-28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12-23
醫保異地就醫怎么報銷05-01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比例12-23
異地住院醫保如何報銷12-22
關于異地醫保報銷比例12-21
異地住院醫保報銷流程12-20
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流程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