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參加醫保或將繳費 進入老齡化財政超負荷
如何合理解決養老問題及平衡我國的財政收支一直是重點討論的議題。聽說一個新政或將出臺?據媒體報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提出:“將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保籌資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下面是yjbys小編收集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樣的新政是否會落實,真的會減輕國家的財政重負問題嗎?而繼延遲退休后參加醫保還要繳費對于老年人群體而言會不會產生過大養老壓力,這個政策合理嗎?
有專家稱,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我國多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資金壓力較大,當前的退休人員醫保政策不具有可持續性。可是,對于“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這個政策的提出,專家認為要從長計議。
那么,你怎么看呢?
財政不堪重負多地醫保資金收不抵支
剛剛邁進了2016年,對于很多老年人群體而言,又出現了新的需要關注的政策事兒。
據悉,在2016年最新一期《求是》雜志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其中明確提及,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這意味著,退休人員或許仍須繳納職工醫保,我國退休人員過去一直享有的優惠政策將不再存在。
這個新政實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到底是利好還是又將增加養老負擔?記者采訪了行業專家,稱現行規定制度的初衷,是社會醫療保險要體現互助共濟。退休職工一般患病較多,而退休后收入低醫療負擔較重,考慮到退休人員在以前的工作期間,已經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因而不需繳費。當前我國的政策法規規定,退休人員有兩大優惠政策。一是個人不繳費,個人醫保賬戶由醫保局支付款項;二是個人承擔醫療費的比重比較低。
但是過往的政策已經對不上我國的最新國情,隨著進入老齡化社會,醫療費用持續上漲。從1991年到2013年,我國人均醫療費用年均增長17.49%,醫保基金入不敷出趨勢已相當明顯。截至2013年,我國已有225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資金出現收不抵支,占全國城鎮職工統籌地區的比例高達32%。
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是,醫保費用全部讓在崗職工和財政承擔不具有可持續性。如果退休人員不繳費,但又享受了比較高的醫療報銷比例,最終財政負擔落在在崗職工和財政身上,從長期來講,這樣的醫保制度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
所以,實行退休人員繳納醫保是一項考慮更為長遠的政策?
新政正在熱議期后期落實看法律如何修改
這個新政最終是否會落實,具體如何去實行?實行的時間?這些都暫時還沒最終拍案,新政還處在熱議期,后期的落實專家稱要看法律如何去修改細節。
記者采訪了民意,很多人質疑:如果退休后醫保還要繳費,是否與社保的基本概念相悖?
基于這點,有相關人士給出了回應,認為在真正操作中,需要對現行法律進行修改,要對職工醫保雙軌制是否已完全取消、怎樣建立動態評估機制等統籌考量。最重要的是要修改社會保險法,要用法律形式明確退休人員的繳費義務;同時,還是要對退休人員實施一定的傾斜,畢竟退休人員的收入比在職人員要低一些。
專家稱國外常見做法是退休人員和養老基金等其他社會團體共同承擔繳費義務,從而減輕財政和退休人員的共同壓力,來解決老齡化沖擊。甚至可以讓退休人員繳一部分,養老保險基金也繳一部分。而養老保險基金不是給退休人員錢,而是作為一個個體也來繳費。另外,還需規范現有的繳費年限,由此達到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這個政策最終會如何拍案?我們也會一直關注,關注社會民生,進入2016年,仍舊是充滿挑戰與機遇。但隨著國家提出的更多改革措施,能夠做到理性去看的,或者更好的迎接心態的,是你自己的收支富余,所以個人做好理財或者家庭做好資產配置都是非常關鍵的。
【退休人員參加醫保或將繳費 進入老齡化財政超負荷】相關文章:
2016年退休人員醫保繳費政策09-06
試問失業者參加醫保是否無需繳費12-20
醫保基金支出壓力加大 個人繳費比例或上調01-22
醫保繳費年限12-28
就業退休醫保08-25
福州靈活就業人員醫保繳費時間03-16
長沙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醫保如何繳費03-16
醫保繳費基數怎么算12-26
醫保異地結算進入落實階段10-10
醫保支付將迎來重要改革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