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時間:2022-07-02 20:40:48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華人社會繼承自中國文化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特有文化。下面就由小編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歡迎大家查看!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大全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1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2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3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資料

  餃子的前身叫“餛飩”。南北朝的顏之推談過這種吃食,說它“形如偃月(半月)”。唐朝的《資暇錄》說“餛飩,以象混沌”。大學者龐樸先生有篇奇文《黃帝與混沌》,其中的考證結果實在驚人。為節省篇幅,這里用數學上的近似符號≈來表示:餛飩≈混沌≈糊涂≈古董≈黃帝。龐樸斷言,作為實物的“混沌”,最早指的是黃河上渡河用的充氣牛羊皮囊,那東西漂在水里,不是活像湯里的餛飩嗎?

  “混沌”意思是霧氣一團。老年頭的.兒童啟蒙課本《幼學瓊林》頭一課講天地的由來:“混沌初開……”接下來的話,傳統相聲愛好者都會倒背如流:“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重濁下凝者為地……”天地一分為二,就形成了《易經》說的“陰陽”,這不是中國哲學的核心嗎?

  跟中華文化相應,中餐也有“開天辟地”。古書記載,最古老的中餐是糊涂粥,“水飽”不行,就改進成蒸飯。粗小米飯又澀又干沒法下咽,就發明了羹來下飯,羹又改進成“菜”。下飯后來成了名詞,《金瓶梅》里寫成“嗄飯”。中餐的飯是淡而無味的,“嗄飯”則追求美味。“味兒”是“輕清者”,它上升了就跟飯“一分為二”,標志著獨特的中餐天地的形成。

  《三國演義》開篇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漁夫樵夫都相信的道理,可算是中國的通俗哲學。有一分為二也有合二為一。中餐后來演變出飯菜不分的吃法。起先人們還不習慣拿它飽肚,不過添了個花樣,所以叫“小吃”。小吃脫離了淡飯,每一口都有濃味,最常見的是鹵面跟餃子。它倆的本質同是“飯菜合一”,差別就在于其陰陽恰好顛倒:鹵面的鹵跟餃子的餡都相當于下飯,屬陽;光面條跟餃子皮都相當于飽肚的飯,屬陰。鹵面是陽在外陰在內,餃子相反,是陽在內陰在外。

  陰陽哲學中往往以陽為主導,譬如單說“天”也常包括“地”。中餐也以美味的菜肴為重,請客吃“飯”,吃的往往全是菜肴。鹵面的面條只能附著上不多的鹵,而餃子的皮兒能包容大量的餡。所以從美食的價值來看,鹵面大大不如餃子,以致后者被叫做“中華國食”。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及資料07-02

冬至手抄報內容資料圖片07-04

關于漢字的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03-15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06-29

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圖片07-02

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資料06-30

國慶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06-27

節能環保手抄報內容資料帶圖片07-08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手抄報內容資料06-2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未满成年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