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起源

時間:2022-07-04 07:41:32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冬至的起源

  冬至節氣起源

  冬至的起源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雖然冬至不是年節,但人們習慣把冬至看成‘節氣年’的分界點”(《載敬堂集·風物記》)。陳志歲《湯圓》詩就反映了冬至節湯圓制作和人們度節意覺。詩曰:“顆顆圓圓想龍眼,耋齠愛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銀缸水,雪輕摩玉掌膚。推入湯鍋驅白鴨,撈來糖碗滾黃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摘自《江南靖士詩稿·節日詩》)。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就因歷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歷歷法,認為冬至過后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后就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么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歷歷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歷法傳承才對。

【冬至的起源】相關文章:

《歷史的起源與目標》讀書筆記|起源03-30

象棋的起源08-10

拓展訓練的起源06-01

舞蹈的起源與發展09-22

瑜伽的起源與功效08-11

京劇的起源與發展03-31

古箏起源介紹08-24

京劇的起源簡介04-02

話劇的起源與發展03-0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色久悠悠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在线国产欧美精品123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