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論求知》說課稿范文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xxx,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語文:論求知
教學目標:
1、認識知識的重要性,培養求知的良好習慣。
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舉例論證。
3、學習編寫提綱,做摘錄,積累資料。
教學重點:
1、 本文的論證方法。
2、 指導學生摘抄名言警句。
教學難點:
從論述性或結論性語句中找出論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 導入新課
自古至今,人類都在求知中取得進步,得到發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這是中國古人求知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刻苦求知;而現代,我們又如何看待求知?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求知》是我們的一盞指路明燈。
二、 簡介作家作品
由學生結合注釋①先讀,教師指導。
三、 指導自讀
本文富有哲理,論述廣泛,但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精辟,行文流暢,可分為三部分閱讀。
第一步:粗讀
要求:小聲朗讀課文
⑴掌握下列字詞:
輕鄙 bǐ 炫耀 xuàn 狡黠 xiá
掩飾 shì 挑剔 tī
⑵給每段標好序號,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細讀
要求:大聲朗讀課文
⑴在本文名言警句下劃線標記,制作名言警句卡片。
⑵梳理文章結構,編寫本文寫作提綱。
第三步:品讀
要求:細心默讀課文
⑴找出比喻論證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⑵找出舉例論證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⑶根據課文內容,說說“論求知”、“論讀書”、“論學問”三個標題哪個最恰當,為什么?
四、自讀點撥
1、本文11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論述了求知目的、方法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1~5段)論述求知的目的。
第二部分(6~9段)主要論述求知的方法。
第三部分(10~11段)主要論述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鼓舞人們去求知。
2、恰當地運用比喻論證和舉例論證來論證。
①比喻論證
A、“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學習”;“野生的花草”是可以“修剪移栽”的,兩個喻體來比喻“求知學習”可以“改進人的天性”非常恰當。運用這兩句比喻是為了論證“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這個論點。
B、“否則一本好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用“蒸餾過的水”比喻“一本好書”,使讀者懂得讀書不能只讀別人的筆記摘要,生動形象。
②舉例論證
為了論證“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舉了許多事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列舉的內容豐富具體,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深刻結論不容置疑。
③根據課文內容“論求知”比“論讀書”或“論學問”這兩個標題恰當,因為讀書范圍狹窄,學問范圍過寬。
五、遷移檢測
1、說說下列比喻論證可以論證什么內容。
①初生之物往往是不美的,正在改革中的事物也是如此,因為革新正是時間之母所養育的嬰兒。(培根)
②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香料,在烈火焚燒中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
③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肖伯納)
2、補充以下舉例論證。
①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____;____;____。
②天才出自勤奮:____;____;____;____。
③猜疑易使君主變得暴戾;使智者陷入重重困惑;____;____。六、作業
1、將課文中自己喜愛的名句制作成卡片。
2、自選話題,用舉例論證或比喻論證的方法寫一篇論述短文。(300字左右)
【初中語文《論求知》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丑小鴨》說課稿范文12-16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說課稿范文11-07
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范文10-24
初中語文優秀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06-30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5篇05-22
人教版初中語文《秋天》說課稿11-05
初中語文《散步》優秀說課稿10-22
蘇教版初中語文《故鄉》說課稿12-01
初中語文說課稿:蠟燭11-03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