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數學復式折線統計圖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復式折線統計圖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單式折線統計圖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的。例題首先呈現了兩個城市xxxx年各月降水量的單式折線統計圖,提出了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心理需求,然后呈現反映這兩個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通過對幾個問題的解答,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和特點。
基于這樣的教材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和特點,會對復式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會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復式折線統計圖補繪完整;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比較、分析能力,培養統計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認真細致的態度。
教學重點:
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的變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推測。
教學難點:
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的變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推測。
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青島市和昆明市xxxx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讓學生分別說出青島市和昆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多,哪個月降水量最少。接著讓學生很快回答這兩個問題:青島市和昆明市xxxx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觀察這兩幅圖回答這兩個問題的確很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利用更好的方法,把兩幅圖合并成一幅圖,那么合并成的統計圖應該叫什么統計圖呢?順利導入新課的學習。
回顧舊有知識可以展現新知識的學習背景,有利于認知結構的完善。
二、探索新知
出示青島市、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可以用多媒體添加圖例——添加折線和數據——修改圖形名稱的順序逐步呈現)告訴學生:要在一幅圖中畫兩條折線,那么每條折線各表示哪個城市的的降水量需要交代清楚,所以與單式折線統計圖相比,一個很顯著的不同點就是要在圖形的右上角增加圖例。最后讓學生討論:復式折線統計圖和單式折線統計圖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優點?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設計理念:組織學生從抽象的層面對單式和復式折線統計圖進行比較,形成理性認識。這種比較抽象的思考對五年級學生來講,是能夠理解和接受的,這種思考能夠加深學生對折線統計圖的認識。
三、鞏固深化
1、讓學生完成“練一練”
讓學生閱讀統計圖思考: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與同學交流。
2、完成練習十三第一題
四、全課總結
【小學五年級數學復式折線統計圖說課稿】相關文章: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07-25
《復式統計表》說課稿范文07-27
《復式統計表》說課稿(精選7篇)03-30
《扇形統計圖》說課稿范文07-09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范文07-16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2-04
小學數學《扇形統計圖》的教學反思11-21
小學數學說課稿08-19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說課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