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讀」
國家發改委5月31日發布的《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規定了光伏發電、風電重點地區的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這也是我國在多次提及保障性收購后,第一次劃定具體收購門檻。
具體來說,光伏發電、風電的重點地區根據目前存在問題的嚴重性被分為一類和二類,各地的保障性收購小時標準不同,其中光伏發電最高門檻為1500小時,最低1300小時;風電最高為2000小時,最低1800小時。
以寧夏、甘肅嘉峪關、新疆克拉瑪依等地為例,按照《通知》規定,保障性收購小時數為1500小時,也就是說,如果當使用情況低于這個數量時,政府必須出手購電,以扶植新能源發電企業。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9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85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26%,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新高。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15年-2016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中記載,我國西北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光問題。2015年,西北地區 “棄光率”達到了17.08%。其中,甘肅棄光問題突出,全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061小時,累計棄光電量26.19億千瓦時,約占全部棄光電量的 56%,“棄光率”達到30.7%;其次為新疆,全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042小時,累計棄光電量15.08億千瓦時,約占全部棄光電量的32%,“棄光率”達到26%。
相比之下,2015年,我國全年累計棄光電量為46.5億千瓦時,“棄光率”12.6%,全部集中在了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四省區。
《通知》的主要內容包括
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發布最低發電小時數。并且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將根據新能源并網運行、成本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2)保障性收購電量應由電網企業按標桿上網電價和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全額結算;3)超出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的部分應通過市場交易方式消納,并按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與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含脫硫、脫硝、除塵)的差額享受可再生能源補貼;4)鼓勵各相關省(區、市)提出并落實更高的保障目標,未達到目標的省(區、市),不得再新開工建設風電、光伏電站項目;5)對于保障性收購電量范圍內的'限發電量要予以補償,按照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所在地的標桿上網電價和限發電量明確補償金額,同時要確定補償分攤的機組。
《通知》嘗試針對限電痛點提出解決方案,邏輯完備:風電、光伏受限的微觀原因有火電機組過度強調其基礎負荷能力;地方政府顧慮新能源會限制火電、煤炭企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地方GDP;自備電廠受電網控制力度小!锻ㄖ分型ㄟ^理清利益關系,明確獎懲制度來解決相關問題,嘗試針對限電痛點提出解決方案。
向地方政府與非風電、光伏機組施壓:新能源發電小時數達不到保障小時數,則無法新建風電、光伏項目,這將對以通過投資帶動GDP的政府產生壓力,倒逼地方政府有所作為。同時對于保障性收購電量范圍內的限發電量進行補償,這將對火電等企業產生壓力。通過對限電產生影響的地方政府和地方火電企業施加壓力, 風電、光伏發電小時數有望得到改善。
保障上網電量同時保障上網電價:與之前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不同,這次對保障小時數部分的價格進行了保障,禁止對保障范圍內的電量采取由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向煤電等其他電源支付費用的方式來獲取發電權,這樣保量的同時保證了上網電價。
利好光/風電場運營商:此次政策明確規定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預計將對甘肅、新疆等地的風電、光伏運營產生積極影響。
投資建議:建議買入正泰電器(太陽能資產未注入完成)、太陽能、天順風能和曠達科技;關注珈偉股份
風險提示:政策執行不到位,中國電力需求出現較明顯的下滑。
【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讀」】相關文章:
光伏發電稅收優惠政策08-10
光伏發電項目資金申請報告范文07-10
關于光伏頂崗實習的開題報告09-08
光伏年終總結12-18
光伏開題報告介紹10-31
光伏項目管理流程簡介11-20
光伏電站的資本運作論述08-17
光伏頂崗實習開題報告范文10-26
光伏全款安裝合同范本11-24
光伏電站項目安全管理要點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