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歡迎閱讀與收藏。
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1
我所見習的xx市中醫院科室比較齊全,我們輪的科室有內兒科,中藥房,放射科,急診科,骨外科,婦產科,針灸科等七個科室。現在總結一下我的見習情況。
收獲最大的課室是內兒科。
內兒科輪的三個星期中每天跟隨帶教老師查房,開醫囑,每天幫護士測體溫量血壓送報告。
在內兒科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學習如何書寫病歷,像住院病歷,病程記錄,出院記錄,會診申請單……每一樣我們都從一竅不通,到慢慢上手,再到駕輕就熟,寫錯了超過三個字,重抄一份,于是一張張的病歷紙變成了我們的草稿紙被塞到白大褂的口袋里,不到幾天這口袋的分量就像發酵的饅頭一樣慢慢的膨脹起來了。其中,我收獲最大的是開中藥處方,對病人望聞問切后,辨清寒熱虛實表里,抓住主要方面,選方用藥,開好處方后交給帶教老師過目,這時也是自己收獲最多的時候,因為帶教老師通常會對所開的方藥進行加減,同時解說病人現在的情況如何,為何要增加這些藥,為何要去掉某些藥。我的帶教老師管有一個肺癌末期并且腦轉移的病人,病人已經在這間醫院已經住了三個月了,情況時好時壞,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經常發燒,只靠鼻飼和點滴維持生命,他的哥哥是個退伍軍人,每天早晨我們來查房的時候,他都會立即站立起來深深地向我們敬個軍禮,他說,雖然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經沒有希望了,但是他還是為醫生能細心照料他弟弟而深深的感動,此時此刻我深深地體會到當一名富有愛心的醫生是多么受人尊敬。
最值得一提的科室是急診科。
急診科分有內科外科,有幸的是我內外科的急診都輪過。內科的急診通常是固定哪段時間會很忙,哪段時間不忙的。忙起來時,病人可以把整個診室擠滿,而晚上是最多病人的。剛輪急診的時候我會手忙腳亂的,不知道要怎樣處理病人,于是帶教老師就教我,先指引病人或其家屬去掛號,如果是發燒,就預先給體溫計測體溫,如果病人病情比較急的,就先處理。從感冒發燒頭痛頭暈的病人到心悸腹痛尿血的病人,基本涵蓋了內科的基本常見病種。在急診就免不了要出車接病人,內科出車接的病人通常是腦血管意外,一次接回了一個被電擊的病人,接回來時已經瞳孔散大了,于是所有的值班醫生都來參加搶救,心肺復蘇,電擊復律……將近一個小時的搶救也沒能把他救回來,帶教醫生于是叫我們見習醫生上,繼續進行心肺復蘇,同時也給我們實踐的機會。帶教老師說,按壓手勢應該雙手互扣,手指上翹,僅以掌根接觸胸骨;按壓深度應該下壓胸廓三分之一,大約4—5公分;按壓姿勢為肩肘腕成一直線,身體微向前傾;按壓速率為每分鐘100次,口訣:1上,2上,……10上,11,12,…。26,27,28,29,30。每次按壓之后必須讓胸廓完全回彈到原來的高度,胸部按壓與回彈的時間應該一致。相對來說,外科的急診就相對比較單一,一般是外傷的病人,大多需要清洗傷口,進行清創縫合。車禍的病人比較多,有全身多處擦傷的,有骨折的,有腦震蕩的……一般都需要做X線和ct檢查以明確受傷部位和程度。
最有意思的科室是婦產科。
本來只是安排了一個星期的`婦產科見習,而且我們還沒有學習婦產科這一門課,但是本著對婦產科的好奇和喜歡,我選擇了呆在婦產科兩個星期,一周在婦產科住院部,一周跟婦科門診。在住院部的一個星期里,我有幸見到了五次順產,三例剖宮產手術和一例全宮切除手術。第一次見到自然分娩,我當時非常興奮,當見到產婦從開始規律宮縮,接著宮口擴張胎膜破裂,到產婦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痛苦地屏氣用力分娩,胎兒頭部露出到整個娩出,最后胎盤完全剝離排出的整個自然分娩全過程,我的心情緊張地隨著產婦的情緒變化和分娩過程的進行而一起起伏著,最后為能成功分娩出嬰兒而興奮萬分。等護士將處理好的新生兒抱給母親看的時候,母親虛弱的臉上露出的那滿足而幸福的笑容使我有了深深的感觸,母親是如此的偉大,母愛如此的無邊。接著一周在婦科門診度過,我跟著帶教老師,一周內接觸到婦科的基本常見病,例如盆腔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老年性陰道炎,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癥……見識到婦檢和產檢的內容和操作。雖然我還沒學習婦產科這門課程,但是在婦產科的所見所聞,讓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性的認識,心得體會有助于以后我更好更直接的掌握這門課程。
還有,在骨外科,每天幫病人清洗傷口,拆線,時刻緊記無菌觀念,帶教老師還耐心的教我們打外科結,學習了解外科手術的各項操作和流程,包括術前準備,麻醉操作,手術過程,術后觀察護理。在針灸科,我們積極學習針灸拔罐和按摩推拿手法,觀看小針刀手術,三伏天幫忙給病人貼敷天灸……
美好的見習生涯,雖然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知道,我們漫長的學醫的旅程才剛剛起步。重回校園,我才慢慢意識到,或許,見習最大的意義并不是在于你在這期間學到并掌握了多少醫學知識和操作,而在于通過這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你是否已經在思想上準備好當一名真正的醫生并為此目標而努力前進。
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2
在手術室三個星期的實習結束了。
在這三個星期里通過護士長和我帶教老師的認真教授我對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的職責以及各種無菌包的打包方法更加清楚的掌握了。一個星期的巡回護士實習經過讓我對巡回護士的職責以及工作步驟有了深入和詳細的認識。我明白了巡回護士的重要性,巡回護士要與洗手護士清點紗布、鹽水墊、縫針等數目還要做好輸液準備以及督促各類人員對無菌管理規定和無菌操作的執行情況。我也知道了作為洗手護士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還要做到迅速而準確傳遞手術器械。還有第三個星期的實踐使我更能熟練的打包。
通過老師的教授和這三個星期的認真實踐,我更加了解了手術室的設施以及剖婦產步驟。
20xx年10月31日,我們一行13人,踏進了一附院,帶著彷徨與緊張的心情,開始了為期8個多月的臨床護理實踐。時至今天,實習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因而十分感謝一附院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實習環境和各種優越條件,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們的辛勤教導,讓我們在踏上崗位之前擁有了如此良好的實踐機會。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護理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未入臨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后,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說是很低微,可是透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說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床的實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進入臨床的第二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如導尿術、插胃管、床上洗頭、床上檫浴、口腔護理、自動洗胃法、靜脈輸液、各種灌腸法等各種基礎護理操作。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
一附院實習科室多數是整體病房,我們所跟的多是主管護士,跟隨老師分管病人的同時,我們會加強病情觀察,增進對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時對病人進行各項健康知識宣教,這樣能鍛煉我們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講小課等,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整體上說,實習期間的第三個收獲,也是最龐大的收獲:護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認識水平上升,各項護理工作逐漸熟練,在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思考,舉一反三。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在骨科、內科、外科、婦科、ICU、手術室、急診,針灸門診等各個科室里,我們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遵守無菌原則,執行查對制度,培養著良好的工作方式,這應該算的上是第四個收獲吧,雖不能說很大,卻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獲。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收獲還有第五、第六點,甚至更多,只是沒有必要將它一一列出,因為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獲將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用某些點線來代替面,用特殊代表個別。總之在感謝一附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獲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3
“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復雜多變,現存和潛在的護理問題特別多,病死率高,致殘率高,護理難度大”。還沒來到神經外科,就有好多老師和同事告訴自己。這讓我既有一份期待也有一份惶恐。
來到神經外科第一天,11個病危,每個病危的基本上至少都有兩條管道。氣管切開的也有好幾個,對于剛步入臨床的我,連吸痰都不敢下手,更沒有去思考怎么樣更好的護理病人。看著科室里面的姐妹們忙而不亂,嫻熟的護理操作,微笑的服務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我更擔心自己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工作方式,工作能力得不到體現和認可的焦慮。就在這樣復雜的心情中我慢慢的進入了狀態,融入了神經外科這個大集體。
在這里曾護士長對各級護理人員“三基三嚴”按規范化培訓,年底還集中對今年全院考試過的`所有護理操作再次鞏固,科室護理隊伍基礎知識扎實,護理技能嫻熟,專科知識強硬。護士長還特別重視對低年資護士及輪轉護士的培養,特別是執行了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后,獨立管理的責任一組全是病危病人,每間病房3個病人由一個責任護士專人負責,這就要求責任護士獨立執行這三個病人所有治療、病情觀察、健康宣教,護理記錄等。接觸病人的時間長了,病情觀察更到位,整體護理做的更全面,更有利于康復。
神經外科大部分病員都是處于昏迷,嗜睡狀態,大小便失禁,身體活動受限,護理人員除了做好每天的常規護理工作,及時完成治療,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定時翻身拍背等,還要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做好護理記錄,同時還得隨時準備接收急診病員,工作十分繁忙。特別是遇到車禍或者大的事故的時候一次性來幾個病人,病情又復雜,接到急診科電話后馬上通知帶線的護士醫生,同時準備床位接收新病人,需要手術的馬上術前準備。神經外科的病員手術時間一般都長,有時候醫生值一個班遇到病人病情變化快,一個晚上做兩三臺手術,基本上就是通宵,第二天處理完病人已經是中午了才回家休息,遇到主管的病人出現什么情況還得馬上趕到醫院處理。不管白天晚上,休息還節假日,二線醫護人員隨時帶命,患者的需要就是命令。
神經外科的醫護人員平凡而又細微的勞動著,看著曾經深昏迷,氣管切開,呼吸微弱的病人漸漸的清醒,恢復,直至最后健康出院,我深感驕傲。有時候會覺得這是醫護人員創造的奇跡。雖然一次次失去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雖然一次次被病人誤解,雖然一次次上班上的悄悄哭泣,但是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面對每一位患者,我們神經外科的醫護工作者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在我們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埋頭苦干。
在神經外科的三個月里,還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個團隊的團結,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神經外科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20xx年年末,護士長帶著我們組織策劃了一場以“相親相愛一家人”為主題的新年晚會,雖然平時大家都很含蓄,但是此次活動大家積極參加,吳主任和護士長也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節目。通過本次晚會,神經外科全體同仁更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鍛煉了隊伍,唱出了正氣、干勁與和諧,為神經外科新的一年工作開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神經外科工作,累并快樂著。
【護士實習日常心得經驗】相關文章:
護士實習心得12-08
職場勵志:日常交際技巧經驗10-22
日常生活經驗諺語01-15
日常生活經驗的諺語07-20
護士面試經驗10-19
護士考試經驗10-31
護士實習心得自我總結01-15
護士招聘筆試經驗12-09
護士的面試技巧經驗12-10
護士實習心得體會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