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故事心理輔導是什么

時間:2024-11-28 00:42:1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隱喻故事心理輔導是什么

  隱喻,也就是暗喻,從字面理解,就是把要說的話,有話不直說,換個說法說,目的是讓人接受。因為某些理念被藏起來了,講隱喻故事的過程也就成了一個尋覓與解讀的過程。這里說的解讀是潛意識層面的解讀,在意識讀到故事表面內(nèi)容的同時,潛意識也受到影響而有所松動,于是故事的影響就靜悄悄地發(fā)生了。

隱喻故事心理輔導是什么

  比利時作家、象征主義戲劇創(chuàng)始人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那篇膾炙人口的童話《青鳥》講述的是,在一棟伐木人的小屋里,有一對兄妹迪迪和麥迪,他們在平安夜被仙女蓓麗呂帶去尋找青鳥,因為仙女的女兒生病了,需要青鳥才行。仙女給了麥迪、迪迪一個帶魔法鉆石的帽子。能看清事物的靈魂,因此兄妹倆就認識了狗、貓、火、水、光神、面包、糖果等精靈,當狗、貓、火、水、光神、面包、糖果等精靈聽說幫兄妹倆找到青鳥,自己就會恢復原樣時,非常傷心。因此貓多次陷害麥迪和迪迪,而他倆也就很難找到青鳥了。

  在這里我們看到,故事的主人公因為有了帶魔法鉆石的帽子而能看清事物的靈魂,這樣的看清太直接了,狗、貓、火、水、光神、面包、糖果等精靈,并不想讓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形態(tài)得到改變,因此它們會拒絕幫迪迪和麥迪找到青鳥。

  故事里的青鳥似乎真的被藏起來了,于是他們一次次尋找。他們?nèi)チ藨涯顕⑽磥韲⒁箤m、墓地和森林,本以為夜宮中的鬼和病魔有多么可怕,卻原來只是一團棉花;在懷念國中又見到了去世的那些親人們;在墓地本以為出來的是死人,結(jié)果都是花草樹木;在森林中,麥迪差點被野豬吃了,迪迪就用小刀不停亂揮……最后光神來了,讓麥迪把鉆石轉(zhuǎn)回去,一切才又都恢復了原先的樣子。

  無論懷念國、未來國、夜宮,還是墓地或森林,其實就如講隱喻故事的歷程,因為寶貝是被藏起來的,所以夜宮里的鬼和病魔掩蓋了棉花,墓地出來的死人則包藏了花草樹木……麥迪和迪迪與野豬的糾葛像是隱喻故事里主角的迷惘,而光神正是隱喻故事里藏匿的智慧。

  有趣的是,在懷念國抓的青鳥變成黑色了,在未來國抓的那只鳥飛走了,夜宮的那只鳥不是青色的,森林中的鳥又沒抓到。這就是隱喻的趣味性,因為意義被隱藏,才激發(fā)人們?nèi)ナ∷迹ひ挘@就是隱喻的妙用。不管兄妹倆如何努力尋找,都找不到真正的青鳥,但是正因為有了這樣尋找的過程,才使迪迪有了勇敢、善良的性格,麥迪有了充滿愛心、和藹可親的性格。這是隱喻故事帶給人的生命歷程的轉(zhuǎn)化和心靈意義的成長。

  通過隱喻故事做心理輔導,其實與改變認知、改變行為、改變結(jié)果的認知行為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更具優(yōu)勢。它的治療軸線是未來導向、資源取向和在當事人價值原則下取用資源,或者說,它是強調(diào)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展性的。隱喻故事輔導主張把人的成長看成是大大小小的故事,生活是由許多故事組成的,我們就生活在故事中。每個人的背后都有好多好多內(nèi)在故事值得回憶,也希望拿來與人分享,更希望被人聽懂;傾訴與傾聽本身就是我們心靈的內(nèi)在需求,而把人生看成是一段段故事的感覺也真的很美妙。

  那么如何定義隱喻故事輔導呢?

  所謂隱喻故事輔導,就是通過對情緒的捕捉發(fā)展一個埋藏治療因子使問題得到外化的故事脈絡;它是問題解決導向的,所以是手術(shù)刀;它使問題得到外化,使當事人脫離“受害者”角色,所以是麻醉劑;它使用講故事的方式,所以比任何一門功課都有趣和引人入勝;它在意識清明的狀態(tài)實施潛意識催眠,所以催眠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它在潛意識的層面同理和陪伴當事人,所以療效顯著而又安全。

  無論作文教學還是心理輔導,我們都特別看重對情緒的捕捉。因為我們相信人活情緒,人際互動也是情緒的互動,抓住了情緒的脈絡,也就抓住了根本。于是我們要知道情緒想要說什么,然后把情緒的語言轉(zhuǎn)換成圖像的隱喻,情緒用圖像來表達內(nèi)涵,我們把它叫作情緒語言圖像。情緒語言圖像也就是潛意識語言,它本身就是象征的、隱喻的圖像。

  比如,有位患強迫思維的高中生主述在課堂上總是無法控制地想“我的坐姿不對”,我們讓他體會這個情緒狀態(tài)然后轉(zhuǎn)換成圖像。他轉(zhuǎn)換的圖像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整天背著一袋面粉累得汗流浹背卻不肯放下。我們通過繼續(xù)追問,就呈現(xiàn)了一個隱喻故事出來,那個讓小男孩背面粉的人答應只要他不放下袋子,就會讓他在餓的時候有食物吃,冷的時候有衣服穿,小男孩把那人當師傅。“讓他在餓的時候有食物吃,冷的時候有衣服穿”,說明這個師傅就是孩子父母的隱喻。

  而當我們讓這個高中生描述故事里師傅的形象時,他說是一個抱槍站崗的石頭雕像。這樣的雕像是會給人冷冰冰的感覺的,抱槍也給人監(jiān)視、看管的感覺,正是這個雕像讓小男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這就隱喻了父母的嘮叨、否定和挖苦,這些消極影像在孩子那里就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隱喻故事中的事件、人物、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與真實的個案的情形是有模擬性的,在這個過程中,隱喻的原型故事與生活世界的主角就形成了一種對稱的“同態(tài)體”。如故事里的“小男孩”和“他的師傅”與生活里的“高中生”和“他的父母”就是一對“同態(tài)體”。也就是說,生活世界里主角的元素和過程,都能在隱喻故事里找到對應的脈絡。這樣的“同態(tài)體”有助于聽故事的人在內(nèi)在產(chǎn)生一種聯(lián)結(jié),聯(lián)結(jié)自己的困境與正在吸收進來的故事。

  于是我們寫下了一個治療性的故事:

  一個慈祥的白胡子老頭出現(xiàn)了,他告訴小男孩那包袱里不是面粉而是棉花,小男孩忽然覺得包袱變輕了。包袱變輕是覺悟,是知道真相后的覺悟。故事的發(fā)展是白胡子老頭要小男孩放下包袱,果然那包袱是空的,背它干什么?只為得到食物嗎?于是小男孩跟白胡子老頭學種田,學養(yǎng)豬,學認字,小男孩終于有了本領(lǐng)。

  這位高中生聽了故事之后,長長地嘆了口氣,心里似乎也輕松了不少。強迫性思維源于緊張和壓力,故事的歷程就要達到解緊張和釋放壓力的目的。故事的影響是從“背面粉的小男孩”同步同理了高中生繁重的課業(yè)壓力開始的,“抱槍站崗的雕像”既是故事里的障礙性因子,又是生活中的壓力來源,而作為幫助性關(guān)系的“白胡子老頭”的出現(xiàn),則促成了轉(zhuǎn)化的發(fā)生:“放下面粉”,并改善了與“師傅”的關(guān)系,于是高中生感覺輕松了。至于“跟白胡子老頭學種田,學養(yǎng)豬,學認字,小男孩終于有了本領(lǐng)”則激發(fā)了高中生發(fā)展的動力。

  可見,隱喻的故事給大家的是工具,它開啟了溝通的空間,可以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或者在別人的幫助下交互處理自己的問題。隱喻本身是安全的,所以才敢碰觸情緒。隱喻不但安全,而且用于十分咨詢有效,因為它的溝通可以碰觸到潛意識,至少有故事可以做處方和療愈的心藥。

【隱喻故事心理輔導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前景化的隱喻與矛盾性別心理的幻象06-19

小學的心理輔導06-23

心理輔導活動總結(jié)04-27

心理輔導活動總結(jié)12-22

心理輔導培訓心得11-07

學生考試心理輔導10-21

考試焦慮的心理輔導07-15

團體心理輔導心得08-07

心理暗示是什么05-2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本在线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视频列表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级人妇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