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理健康的十二大方法

時間:2022-08-22 09:40:27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二大方法

  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個人認為健康包括兩種,一種就是身體健康,另一種就是心理健康,只有這兩種健康都存在,那么才是真正的健康。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些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二大方法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二大方法

  1、走路——身體動力的鑰匙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美國研究發現,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里(約400米),那么3年內的死亡概率會驟增。步行要掌握好3個字:三、五、七。“三”指每天步行約3公里,30分鐘以上;“五”指每周運動5次;“七”指有氧運動強度以“運動后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比如,50歲的人運動后心率應達到120次/分鐘,即50+120=170。如果身體素質好,有運動基礎,可以再加20左右;身體差些的,可減20左右。

  2、樂于助人——長壽的鑰匙

  樂于從事志愿工作的人更長壽。研究表示,給他人無私的幫助可以激發體內的“護理行為系統”,進而降低壓力激素。樂于助人實際上符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養生,即保持良好心態,以適應急速變化的生活,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3、少吃肉——防癌的鑰匙

  一項為期10年、涉及54.5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4盎司(約113克)左右牛肉或豬肉的人,早亡危險高30%。肉里含有較多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肉消化后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會使腸蠕動減弱,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更長,增加直腸癌的風險。

  4、交流——幸福婚姻的鑰匙

  研究發現,積極溝通是保持婚姻幸福的最好辦法。多溝通不僅是解決婚姻問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更應該成為夫妻分享、表達自我觀念的一種習慣。兩人相處數十年,自認為很了解對方,忽略了交流,幸福感就會隨著這份沉默慢慢消失。因此,夫妻應該每天找時間聊聊工作或家庭瑣事,遇到問題,雙方共同想辦法解決。

  可以說,要想讓自己快樂,那么就應該學會去笑,不要總是板著臉,那樣不但自己不會快樂,也會讓他人失去快樂。而且經常保持笑容的人,那么心態肯定會很好,即便是遇到一些煩惱的事情,也能一笑而過,相反,就很容易被煩惱的事情壓垮。

  5、人際交往

  與周圍能支持和豐富你人生的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個人關系的質量對幸福感有很大影響。拿出時間并付出努力建立強大的人際關系能帶給你許多好處。

  6、拿出時間享受生活

  給活動,興趣愛好和喜歡的事情留出時間。玩填字游戲,到附近的公園散步,讀一本書,縫一床被子,給孩子畫一幅畫,與寵物玩耍,這些都能給你帶來想象力和創造力。

  7、參與并分享興趣

  參加一個能與你一起分享興趣的俱樂部或社團。與有共同愛好的人在一起對你的心理健康有好處。如樂隊,晚間步行,跳舞班,以及讀書會等。

  8、為社區做貢獻

  拿出時間做志愿者。幫助鄰居,為朋友做點好事等。有許多貢獻方式能帶給你良好感覺。在改善其他人的生活同時也能促進你的生活品質。

  9、照顧好自己

  適當運動并吃好,這能幫助你保持身體健康。生理和心理健康緊密相關,身體好也會讓心理感覺好。不一定去健身房鍛煉,做園藝,打掃房間,跳舞和徒步都是很好的健身運動。身體鍛煉結合均衡飲食能滋養身心,讓你從里到外都保持良好感覺。

  10、挑戰自我

  學習新技能或挑戰一個目標。如制定健身目標或學習烹飪等。在實現目標,掌握新技能,獲得自信和成就感的同時,學會如何改善心理健康。

  11、應對壓力

  了解誘發壓力的原因并掌握應對方法。可以避免一些誘發源,并學會控制其它因素。壓力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并會以不同方式影響我們。只有在它讓你感覺不舒服或痛苦時才會成為問題。平衡的生活方式能幫助你更好的應對壓力。如果感覺難以平靜,嘗試深呼吸,瑜伽或冥想,這些活動或許對你有幫助。

  12、休息與調整

  確保充足睡眠。定時上床睡覺,并養成睡眠的好習慣。睡眠能修復心理和身體。然而,如果在醒來后總是匆匆忙忙,仍然會讓你有疲憊感。因此,在白天拿出一些時間放松和調整很重要。

  拓展閱讀:

  心理健康療法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

  背景

  在快節奏的社會里,亞健康話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有時晚上輾轉難眠。

  ·睡不安穩,或入睡后驚醒、多夢。

  ·經常有不明原因的頭痛。

  ·經常感覺到莫名的情緒壓抑,總覺得心里不舒服。

  ·在面對壓力與沖突時,內心掙扎著各種聲音,讓人不知所措。

  ·面對目標與理想藍圖,有深厚的無助感與脆弱感。

  ·生活在壓力、焦慮和緊張之中。

  “亞健康”和“疾病”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們如何才能將自己調整到健康、快樂的生命狀態?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身體中得到一些什么樣的訊息。傳統觀念中,人們往往容易物化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我們將自己視為疾病的受害者,身、心、靈分離。我們對自己的失察,導致了生命不同層面的癥狀:生理上的亞健康、心理上的壓力、焦慮、自恨,無法排遣的孤獨感。它更反映在我們的關系中:我們對他人充滿了指責、憤怒與抱怨的能量。

  “ 亞健康”這個概念在生理疾病中有,其實在心理疾病中也有,那就是一個人的心理介于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之間,而且更多的時候人們的生理“亞健康”還是由于心理上的“亞健康”引起的,例如:有一部分人整日里心煩意亂,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好覺,由于沒有及時找出原因而導致身體的體質下降,生理疾病便趁虛而入,這樣就導致了大的疾病的產生。

  身心靈合一療法主要由三個模塊組成。

  一、認知層面:

  1.更加了解現代人身心焦慮甚至身心疲憊的原因。

  2.理解壓力的形成與舒解機制,以及與情緒、能量、身體的關系。

  3.了解童年生活與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人生信念與人生劇本。

  二、行為層面:

  1.練習覺察能力,認識自我模式與情緒壓力的關系。

  2.學會情緒和壓力管理與日常舒緩壓力的重要方法。

  3.掌握一致性溝通與表達情緒的方法。

  4.內在和諧創造外在的豐盛和喜悅。

  三、身體層面:

  1.與身體對話。

  2.掌握芮克式呼吸方法。

  3.冥想靜心。

  4.了解和應用生物能。

  從五個方面提升療愈的品質:

  1.健康(Well-Being):通過肢體工作、萊克式呼吸等,掌握迅速提升身心能量的工具。

  2.情感(Feeling):當我們覺察到身體所有的功能,你將會大吃一驚。我們不曾深入它,不曾費心去了解它,然而我們卻奢言去愛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別人也是以身體的形式出現在你面前。

  3.情緒(Emotion):應用肢體工作的專業技術,幫助人們打通身體和情緒的阻塞。這種療法將超越思辯式的分析和對話,從各個層面支持學員的身心整合。

  4.覺察(Awareness):支持學員發現和理清其內在核心模式,包括我們的情感、信仰、記憶和行為等方面的模式。我們在意識層面常常對很多生命事件以及其背后的模式沒有清晰的覺察,但是所有事件卻在我們身體里留下了痕跡,刻下了深刻的烙印。

  5.靈性(Spirituality):身體是有形的靈魂,靈魂是無形的身體。通過深刻地體驗我們的身體,學員能更強烈地體會在“活在當下”的感覺。

【保持心理健康的十二大方法】相關文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09-02

保持心理健康的好方法12-12

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12-18

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2-18

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有哪些方法09-24

消除兒童焦慮心理,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04-11

孕婦保持心理健康有哪些方法?08-28

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徑04-22

保持心理健康的妙方12-0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一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乱码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