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是可行的嗎

時間:2020-11-13 20:03:36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是可行的嗎

  羞恥感讓我們的行為會有所改變,可是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是真的可行嗎?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是可行的嗎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我想讓你知道你有多糟糕,這樣你就可以改變”

  法官Ted Poe, 因為他對犯人采取的“羞恥和恥辱懲罰”而備受美國媒體的關注。在兩個案子里,Poe法官讓兩個毆打自己妻子的男人在整個家庭法院上公開道歉。這些道歉需要在午餐時間在數百的當地居民面前說出來。

  Poe法官在一篇文章里為自己的行為辯護道:“讓那些毆打自己妻子的人,讓那些偷竊別人財產的人和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人感受到整個社區對他們的無法容忍,讓他們聽到我們唇齒邊它們的名字,讓他們在整個公眾的眾目睽睽下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他們不感到羞恥,那就是我們的羞恥。”

  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和家長抱著跟Poe法官一樣的想法,用羞恥感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知道你這樣做會有多少人笑話你嗎?” “快別哭了,一個男子漢怎么可以輕易掉眼淚呢,多丟人啊!” “以你現在的成績,你就只能一輩子是沒出息的人。”

  我們試圖用羞恥感來改變一個人,讓他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深深的羞恥,從此“痛改前非,回頭是岸”,可是羞恥感真的可以讓一個人改變嗎?還是說它會讓一個人更深的陷入到自己的行為模式中,破罐子破摔了呢?

  我想先在這里留一些問題給大家思考。如果你的丈夫對你施行家暴并且他被強迫在數百人面前公開向你道歉,你會愿意成為他被公眾羞辱了一天之后回到家見到的那個女人嗎?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羞恥感會讓我們更有攻擊性更容易批判別人,那么我們在他體驗著羞恥或者在羞恥感中恢復的時候,待在他的身邊,是否真的更安全?我們羞辱別人,到底是為了讓別人真正的改變,還是僅僅因為羞恥別人讓我們感到一時痛快,因為我們自己充滿了恐懼,憤怒或者評判?

  二、你永遠不可能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

  小編想現在這里跟大家澄清兩個概念:內疚和羞恥感。

  也許你在心里疑惑著,有沒有羞恥感是健康的,是可以讓我們更加有道德意識的呢?很多心理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想具體了解內疚和羞恥感的區別,可以去看Tangney和Dearing寫的書“Shame and Gulit”),羞恥感是一種幾乎只有負面影響的情緒。

  羞恥感和內疚情緒的最大區別是:羞恥感在說“我是壞的或者我不夠好”,而內疚在說“我做了錯事或者我做的還不夠好”。內疚讓我們更有動力去修正我們的行為,而羞恥感則更可能讓我們絕望。因為當我們認定自己有缺陷或者是自己不好時,改變就變成了一件沒有希望的事情。

  Tangney和Dearing在對400多個孩子為期8年的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研究中發現,那些容易產生羞恥感情緒的孩子們, 更可能被學校開除,吸毒和自殺。而那些更容易產生內疚感的孩子們則更有可能申請大學并且參與社區的志愿活動。他們更少會去自殺,酗酒,吸毒,并且在更晚的年齡開始有性行為。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想告訴老師和家長去讓自己的孩子產生內疚的情緒,而是為了強調羞恥感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許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也許是時候我們重新考慮,是否還要繼續用羞恥孩子的方式來教育他們?

  三、為什么羞恥感不可能讓我們真正的改變?

  在“The Dance of Connection”這本書中,Harriet Lerner教授生動的舉了一個例子。她講述了一個叫做Ron的毆打自己妻子Sharon的男人被強迫去參加法庭指定的咨詢小組。Lerner教授說Ron拒絕參加由一群“毆打者”組成的`團體,但是卻愿意甚至有興趣參加一個“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有困難”的人組成的小組。

  Lerner教授寫道:“Ron拒絕用他的罪行來定義他。你也許覺得他就是一個毆打者而任何弱化這個事實的言辭都會讓減輕他對這件事情的責任,但是如果Ron可以把自己看作是比一個毆打者更好的人,他更愿意悔過并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了讓人們能夠真正去面對他們的傷害性行為并且真正對此負責,他們需要一點自我價值感的平臺來支撐自己。只有在更高的點上我們才能俯瞰自己犯的錯,只能從那里我們才能道歉。”

  Lerner教授還強調說:“當我們的身份被我們最惡劣的行為定義時,我們是無法活下去的。每個人必須能夠把自己看作是復雜并且多面的個體。當這個事實被模糊化的時候,人們就要把自己包裹在層層否認中才能夠生存。我們怎么可能為自己是誰道歉,而不是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我想Lerner教授道出了羞恥感的真諦: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誰,那么我們就不太可能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因為道歉意味著否定我們是誰。羞恥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一個人的行動,但這種改變是暫時的并具有破壞性的,我們在羞恥感中往往陷入到一種絕望和無力感,而不是一種改變自己的力量。

  四、打破羞恥感,同理心來的永遠不晚

  也許你要問,那如果別人或者我們自己已經體驗到了羞恥感,或者在羞恥感當中時,我們要怎樣去幫助自己和別人呢?

  打破羞恥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建立連接。羞恥感讓我們覺得無地自容,讓我們覺得跟整個世界隔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同心理來建立連接,讓羞恥感不再成為我們“骯臟的小秘密”。

  在這里我想跟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前一段時間一位好朋友說她喜歡上了一個男生,在我們大家的鼓勵下,她嘗試著鼓起勇氣去更真實的讓他知道自己的感受,結果發現自己好像“弄巧成拙”,不僅沒表達清楚,反倒讓對方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和不知所云。

  她鼓起勇氣在微信里告訴我這件事情。結果我立刻給她提了建議:“親愛的,你要早早釋放你的魅力信號呢。” 她說:“我覺得我已經釋放了扭捏和不知所云信號。” 我回復道:“剛剛看到你的回復我笑了一分鐘。”

  我想她當時已經有羞恥感了,可惜我沒有給予她同理心,反而立刻提了建議,還像開玩笑一樣回應她的難過。后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犯的錯,在第二天跟她說:“親愛的我知道你當時真的很難過,很抱歉沒有給予你需要的回應。我想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特別難受,畢竟是想給自己喜歡的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卻適得其反的好像讓對方對自己的印象變得更糟,你一定很責怪自己。其實你想做的,不過是能自然的表達自己,但我想你已經盡力了,從0到1的突破,你已經很有勇氣了。”

  我慶幸她有給予了我一次機會讓我表達,我慶幸我們的關系沒有因為我當時缺乏的同理心而變得糟糕。我想對同理心的實踐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但即使我們當時沒有做到,別忘了,什么時間去表達它都不晚,better late than never!

【通過羞恥去真正改變一個人是可行的嗎】相關文章:

通過歐盟的Erasmus項目可以去法國留學嗎?09-18

去阿根廷留學是免費的嗎?09-06

考研復試的流程是怎樣的 通過率高嗎12-30

真正的愛情是互補05-26

性格可以改變嗎?08-15

中專生是可以去韓國留學的嗎10-20

目前是自考本科在讀可以去韓國留學嗎10-20

專升本通過率高嗎04-04

去澳洲留學需要通過哪些考試06-01

漂唇可以改變唇形嗎09-2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