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會不會遺傳
抑郁癥會不會遺傳呢?抑郁癥是一種神經癥,主要的表現包括情感低落、思維遲緩等等。有專家認為,抑郁癥與人的中樞神經以及身體代謝有一定關系,總之抑郁癥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疾病。如果家里有人患上了抑郁癥,日常飲食該如何調理呢?
抑郁癥要治療多久才能好?
抑郁癥的治愈只是暫時緩解癥狀,并不是根治。急性期一般吃藥2-3個月即可好轉,急性治療期以后需要4~6月或者半年的鞏固期治療,慢性期則至少要吃藥2-3年。為了防止病情的復發,還需要1-5年的維護期治療。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應該爭取首發治療徹底,如果復發3次及3次以上的,就需要終身服藥。
抑郁癥能否根治?
很難。抑郁癥是一種復發風險很高的疾病,據統計,首次抑郁發作緩解的患者,50-75%會有第二次發作,75-70%會有多次復發。如果抑郁癥發作三次以上,就需要進行終生抗抑郁治療。預防抑郁癥復發,首先要了解導致抑郁癥復發的原因有哪些,根據原因來采取對應的措施。此外,加用非藥物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輔助,可幫助減少復發。
抑郁癥遺傳嗎?
與遺傳有一定關系,但是概率不高。抑郁的`發病年齡越大,其遺傳因子在發病中的作用越小。臨床上發現,與患抑郁癥的血緣關系愈近,患抑郁癥概率越高,這是患者聚集現象,不僅跟遺傳有關,主要還是受環境和父母性格的影響,兒女的性格也有一定的改變,導致抑郁癥患病率高。并不都是遺傳因素引起的。
附:抑郁癥的催眠療法
張女士,32歲,大學文化,南京當地公務員。病前多愁善感,敏感多疑,任性好強,少語。兩年前因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逐漸出現心情不暢、心悸、胸悶,腰酸背痛,腸胃不適、便秘、失眠、疲乏無力、精神不振、興趣索然、憂心忡忡,看事物猶如戴著一副墨鏡一樣,周圍一片暗淡之感,曾多次向家人傾訴,但都未得到家人的同情和理解。
進來常常獨自一人走在玄武湖,暗自飲泣,曾多次有輕生的念頭,但又下不了決心。曾在醫院神經科、內科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診為"神經衰弱",經治未見好轉,雖然服用安眠藥也只能睡1小時,有時整夜不寐,頭昏目眩、煩躁不安,食欲減少,感到體力不支,又怕使用安眠鎮靜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或成癮,因而拒絕繼續用藥,但愿接受心理疏導,告知可運用催眠療法來改善,自愿接受催眠療法。
開始的催眠靈敏度結果顯示個案感受性較高。第一次催眠時就能進入中度催眠狀態,催眠結束后個案感到輕松愉快,情緒有所改善。第二天反應,當晚能睡3-4小時,又經過幾個療程的催眠,個案情緒穩定愿串親訪友,各種軀體癥狀明顯好轉,食欲增加,體力恢復。之后經過鞏固療效,隨訪數次,個案已恢復正常。
盡管我們知道了抑郁發生的原因和表現的癥狀,要想改善這種病癥卻非易事,因為這事與個人性格素質有關的心理疾病。
催眠療法可以在催眠狀態下,使個案的潛意識被改造,使個案在催眠狀態中加強自我意識化,從而從根本上戰勝抑郁!
【抑郁癥會不會遺傳】相關文章:
抑郁癥是否會遺傳09-10
貪吃會不會引發抑郁癥10-16
做紋眉會不會痛08-04
遺傳小學周記01-14
精神分裂會不會失眠08-28
測試你會不會精打細算?08-20
醫學遺傳學論文09-28
抑郁癥隨筆12-17
抑郁癥偏方10-16
老人抑郁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