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

時間:2020-09-26 08:30:31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關于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

  心理學界說法不一,國內外正式發表的心理健康標準就多達24種。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專家們指出,至少我們可以達成以下共識:

關于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

  心理健康包含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

  心理學研究可從個體心理和群體心理兩大領域來進行,個體的心理活動又可分為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活動三個方面。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首先應達到個人內在各種心理活動的和諧一致,這個可以稱作“自我和諧”;其次,個人還需要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一致,這方面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這個稱作“社會和諧”。

  綜合起來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基本的認知能力、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不但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能夠符合社會要求,承擔家庭和社會功能。

  心理健康不是靜態的指標,是動態變化的過程

  一個原本心理健康的人,受到環境因素的重大影響,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嚴重時影響生活和工作。比如優秀生考進大學后學習受挫,產生情緒上的困擾;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沉迷于網絡;職場精英在競爭的壓力下抑郁自殺;原本家庭幸福的女性因婚變而走上絕路……這些都說明,人的心理狀態需要時時關注和呵護,我們應有定期檢查自己心理健康狀態的意識。

  也有的人對心理問題過分恐懼,害怕自己一旦查出有心理問題,就好像“判了死刑”。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心理健康狀態既然是動態變化的,就意味著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調節與治療,消除障礙,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標準不是疾病診斷標準,應適合大眾

  眼下有關心理健康的科普宣傳和研究論文非常多,但是由于使用的標準不統一,理論觀點各異,導致結果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有的研究結果報告說,中國有很大比例的人群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甚至說中學生七成以上心理不健康。也有專家認為,實際情況并沒有這么糟糕。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恰恰是因為中國目前還缺乏我國自己的心理健康標準。如果用“沒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這樣的最低標準來衡量,那么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不需要繼續努力了;而如果用心理各方面都達到理想水平的精英標準來衡量,那么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來。

  科學地說,心理健康標準既不是疾病診斷標準,也不是精英標準,它應該適合大眾使用。心理健康標準應為大多數人能夠滿足與接受,即需要服從于眾數原則;同時,在大多數人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基礎上,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引導人民達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在兼顧眾數原則時,需注意對精英標準的描述與體現。

【關于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相關文章:

SSAT考試詳細分析08-11

詳細分析留學德國的利弊11-28

英語句子的詳細分析11-09

關于2017年考研英語分數線的詳細分析08-22

演講中的“轉折”技巧詳細分析11-22

詳細分析GRE數學的答題技巧06-16

留學新西蘭住宿詳細分析10-17

創業成功案例詳細分析10-08

GRE考試數學常考點的詳細分析08-2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组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