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心理疾病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了心理疾病?可以從以下6方面加以判斷,趕緊來了解看看吧!
1、是否有人際交往的障礙?比如,是否對于人際交往感到恐懼?人前是否感到自卑?社交場合是否手足無措、臉紅心跳?
2、情緒是否惡劣?比如經常悲觀、抑郁,焦慮、煩躁,或者易怒、喜歡攻擊?
3、是否有查不清楚原因的軀體痛苦?比如,長期慢性疼痛、植物神經紊亂、體力下降、長期失眠等。
4、工作、學習和注意能力明顯下降等。
5、是否有反常的、自己控制不了的行為?比如,反復洗手、關門、做鬼臉等。
6、是否極度討厭自己和厭惡別人等。
上述六方面的表現,每一個健康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表現一些,只有達到一定強度和一定時間的,才算得上是心理障礙。所謂一定強度,是指這些癥狀比較嚴重地影響了一個人的快樂和工作能力;所謂的時間,是指這些癥狀持續的時間,要在3至6個月以上。
怎樣判斷您所患心理障礙的輕重?
對于一個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客觀評價問題的輕重是很重要的,可以使較輕的患者不必擔負沉重包袱,使較重的患者能引起警覺,得到及時的治療。
判斷心理障礙的輕重,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標準,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現實檢驗能力,它涉及一個人對事物的主觀判斷與客觀現實的吻合度,主觀判斷與客觀吻合度越差,現實檢驗能力越弱,他的'心理病也就越重。重癥精神病人對事物的判斷被幻覺和妄想所控制,嚴重脫離現實,是現實檢驗能力最差的人,所以,他們屬于最重的心理障礙。判斷心理障礙輕重的第二條標準,就是他對人際關系和壓力的適應能力。適應能力越差,心理障礙就越重。重癥精神病人的適應性明顯退化,只能躲在 “自戀”的小圈子里,他的生活只能和自己、以及自己的幻覺和妄想進行;邊緣障礙的患者只能適應非常有限的人際交往、處于半自戀、半公開的“邊緣生活”狀態;神經癥患者通常都可以適應一般的人際交往和壓力,只不過適應能力打了折扣。第三條標準,就是心理發育受損的階段,受損越早,障礙越重。在出生后六個月內,心理發育受損,精神障礙在重癥的范疇,可以出現精神分裂;六個月至十八個月期間受損,屬于重癥心理障礙,可以出現邊緣型心理障礙、癔癥;兩歲至三歲期間受損,容易產生強迫或自戀障礙;三至五歲受損,容易出現社交恐怖等神經官能癥和性心理障礙。把三條標準綜合起來,就能對心理障礙的輕重,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了。
附:成年人常見心理疾病
工作適應疾。哼^度成就壓力、物質金錢關系不當(如致富后的空虛癥、吝嗇癖等)。
職業性心理疾病:教師的精神障礙、單調作業產生的心理障礙、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問題、高溫作業的神經心理影響。
性心理疾。夯òV(色情狂)、露陰癖、窺陰癖、窺淫癖、異裝癖、自戀癖、性厭惡、戀物癖、陽痿、早泄、過度手 淫等。針對中老年的: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綜合征、癡呆、阿爾采莫氏病、老年期譫妄、退離休綜合癥。
除此之外,可按照疾病的性質和發生原因劃分:
不良習慣及嗜好:偷竊癖、縱火狂、神經性嘔吐、物質依賴、潔癖。
神經癥:神經衰弱、焦慮癥、疑病性神經癥(疑病癥)、癔病(癔癥)、強迫性神經癥、恐怖性神經癥、抑郁性神經癥 。
【如何判斷心理疾病】相關文章:
兒童的心理疾病及其判斷07-14
兒童心理疾病和判斷07-25
如何正確對待心理疾病12-01
如何判斷藥物失效08-11
如何準確判斷客戶偏好06-30
如何判斷頁面的價值08-10
如何判斷藥品是否失效08-11
如何判斷硬盤損壞呢07-09
如何判斷中藥的療效08-26
兒童心理疾病該如何治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