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攀比心理學

時間:2020-10-12 10:28:18 心理學與生活 我要投稿

生活中的攀比心理學

  攀比心理是什么

  攀比在心理學上被界定為中性略偏陰性的心理特征,即個體發現自身與參照個體發生偏差時產生負面情緒的心理過程。通常產生攀比心理的個體與被選作為參照的個體之間往往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導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過分夸大,虛榮動機增強,甚至產生極端的心理障礙和行為。

  怎么形成攀比心理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  過去經濟較落后,人們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哪里會存在攀比?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別人,孩子想要什么都盡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幼兒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

  2、家長的這份溺愛,為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壯成長。超凡脫俗,把自己的子女當作掌上明珠,兒女要什么就給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會讓幼兒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

  3、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未能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丑,什么都跟著學,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

  4、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或下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么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化解孩子的攀比心理:

  1、盡可能地安排孩子幫助弱者,從這一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擁有已經很多很多,并在無私幫人的過程中收獲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2、不要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情的給予。要教導孩子無論從何種生活境遇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3、配合并支持孩子們穿著園服和校服,讓他們在統一著裝中體會“每個人生而平等”的要義。

  4、將節約為本的環保行為描述成“時尚行為”,引導寶寶之間互相調劑服裝、圖書和玩具,反對奢侈浪費。

【生活中的攀比心理學】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常見心理學10-26

生活中實用的心理學知識12-19

如何參透生活中的心理學11-10

我們生活中的心理學效應10-04

生活中的心理學:在鍛煉中維護身心健康11-06

談判中的心理學12-24

心理學的生活感悟10-30

如何克服攀比心理04-27

怎么杜絕兒童的攀比心理07-23

書籍中的心理學知識10-1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