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

時間:2024-11-13 13:08:19 詩琳 心理學與生活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

  不論是哪一個人,都會出現心理失衡的情況。那么,心理平衡了,就意味著心理健康嗎?接下來是小編精選的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供大家參考。

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

  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顧,所謂兼顧內外:是指對外,要人際關系良好,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對內,生活與精神的基本需要能獲得滿足,心理機能正常。只有行為符合外界的規范,又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人。

  心理健康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的事物。怎樣才能算心理健康呢?不妨來看看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八項標準:

  1.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2.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豐富自己的生活。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以便更新知識結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于身心健康無益。

  8.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總而言之,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心理平衡了,就證明了自己心理是健康的,這其實是一大誤區。心理健康不是之內心的一種平衡狀態,也不是一種適應的狀態,而是兩者結合的產物。所以說,要想讓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讓心理保持平衡之外,還要讓自己更加適應這種狀態。

  如何平衡心態,保持心理健康?

  1.要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俗語說:人為萬物之靈。這是因為人具有一切動物所沒有的“靈魂”即人所獨有的極其復雜、豐富的主觀內心世界。而它的核心部分即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如果有了正確的人生態度,一個人就能對社會、對人生對世界上的種種事物,持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并能采取適當的態度和行為反應,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遠,并正確地體察和分析客觀事物,做到冷靜而穩妥地處理事情;同時也能心胸開闊,保持樂觀主義精神,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從而防止心理障礙問題的發生,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2.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

  個人的能力是由先天遺傳素質和后天發展共同決定的。雖然大多數人的能力基本類同,但是應該客觀地認識到,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都具有優勢和劣勢兩個側面。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當能夠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不對自己過分苛求,把奮斗目標確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以內。做到這一點,對于保護自己少受挫折及充分發揮才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反之,假如一個人不能客觀估量自己的能力范圍,僅憑良好的愿望和熱情盲目地制定宏偉目標,結果往往是目標落空,在個人心理上蒙受打擊,產生挫折體驗。這樣一來,不僅白白耗費了精力和時光,也給自信和心境造成不良影響。

  3.對他人不能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是完善無缺的,在個性、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和情緒狀態等各個方面都可能會有優點或不足之處。人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都需要相互關心和幫助,但一個人也不可能凡事都期望于他人,尤其不能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在做各類事情時,首先應當立足自身,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把事情辦好,其次才可考慮他人幫助的可能性。即便如此,也應考慮到每個人還會有自身的局限性,還會有他們自己的各種干擾因素。否則,對他人期望過高,而又遇事解決不好,就會抱怨他人,倍感失望,其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擾,對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正確處理對他人的期望問題,以避免失望感的產生。

【心理平衡就意味著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心理平衡與心理健康09-11

保持心理平衡方法10-21

應對緊張心理的平衡四法11-02

保持心理平衡的10個技巧11-04

平衡心理的四大方面10-12

學會自嘲 讓我們保持心理平衡09-24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06-16

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標準有哪些07-23

心理健康心理測試09-29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 | 香蕉啪视频在线是看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五月婷婷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