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探索

時間:2020-07-09 19:12:27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探索

  一、堅持“貴在預防、防重于治”的原則

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探索

  “貴在預防、防重于治”是解決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一種策略,就是要求我們首先要將工作重點放在矯正和治療心理健康已經出現問題的教師上,努力強化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師德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使教師的整個身心都得到比較健康、比較完整的均衡發展。

  1.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

  教師不僅是普通的社會人,也是教書育人的職業人。若教師不具備作為社會人的最基本的健康心理,那么不僅難以無法適應社會生活,更談不上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業工作。我們所講的教師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師的心理狀態能夠和諧地適應工作。具體而言,就是指教師個人的心理狀態與其表現出現的外部行為是協調、和諧的。換言之,就是教師要具有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條件,即具有較高的理想境界、較好的智能發展、堅強的意志、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

  2.把握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重點

  在針對教師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中,要將教師心理素質問題放在優先位置,突出教育重點,全方位、多層面地培養教師的堅強意志,堅定自信心,以及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從而使教師不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健康教育觀類,包括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教學質量觀、教師價值觀以及學生觀等;二是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與和諧的人際關系類,包括正確處理教師與教師關系、教師與學生關系、教師與學校領導以及教師與學生家長關系,另外,還包括適應各種教育教學環境的能力;三是健全人格類,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師德教育中注重心理問題,著力提升教師的素質也是對師德教育作出的一大貢獻。

  二、促進教師心理健康與師德完善的有效途徑

  損害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學校、社會、家庭及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壓力,所以,在師德教育實踐過程,應該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教師心理健康問題。

  1.合理要求教師

  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將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雖然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但是必須首先要將教師看作社會普通群體,不要過于拔高師德教育,但可明確師德行為的.基本要求,逐步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促進教師的師德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堅決杜絕對師德的誤導,例如:有家不回、有病不看、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等等。

  2.注重心理健康引導

  要在教師群眾中普及心理學常識,著力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將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納入到學校的正常工作中去,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測試,幫助教師保持穩定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促進教師控制消極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公正、公開、公平的相關制度,增加教師晉升、提拔等工作的透明度,不斷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強化教師個體心理素質建設

  教師心理健康的個體基礎是加強自身學習和自我調節。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著力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和自己水平以及人格缺陷等,不斷從他人的成功、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積極應對各方面的挑戰,著力加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鍛煉自己堅強的個性和毅力;要逐步放開自己的心緒和架子,改變舊觀念,培養自己及時調整心態的好習慣,適時在自己需要時打開心結,能夠自覺尋找心理醫生咨詢心理問題,要善于把消極情緒釋放出來,將心中的煩惱和痛苦傾訴出來,從而使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樂觀豁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和健康體魄,更好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


【師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探索】相關文章:

試論在高師音樂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探索論文08-18

鐵絲圍矩形問題的教學探索09-11

基于“黑白合同”問題探索與分析09-16

“問題引導式”培訓方式的探索和應用09-08

融資租賃保理業務中的法律問題11-03

醫學物理學課程情景問題探索論文06-21

運用“均衡理論”探索高校職稱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09-06

對地理選修課考試問題的探索論文08-06

關于會計職稱改革工作的若干問題探索09-07

關于酒類包裝設計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索10-2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 中文字幕亚洲二区婷婷 | 亚洲v国产v天堂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