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寒假作業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幫助學生鞏固過去一學期所學的知識點。考試往往不能覆蓋所有知識點,寒假作業通過系統的復習和練習,幫助學生查遺補漏,確保學生掌握了本學期的所有知識點。下面是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歡迎參考!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1
一、積累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①箬( )篷 ②留連累( )日 ③怡( )然自樂 ④石青糝( )之
⑤儼( )然 ⑥豁( )然開朗 ⑦徑( )寸之木 ⑧矯( )首昂視
2.解釋下列粗點的詞語。(4分)
①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愛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二男新戰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①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罔不因勢象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林盡水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內容填空。(7分)
①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岱宗夫如何? _________________
③白頭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
④夜久語聲絕,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桃花源記》一文至少寫出兩個成語。(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問題。
(一)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大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6分)
①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 ②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規往______________ ④無問津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許______________
7.翻譯句子。(4分)
①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段中,漁人離開桃花源時,明明處處志之,為什么回去尋找桃花源時卻遂迷,不復得路了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給[乙]段橫線處按原文內容填空。并說出它們各自的出處。想一想,這雕刻的句子與文中哪句話相照應?
(2分)
(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這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釋下列句中加()的詞。(4分)
(1)有仙則(名 ) (2)談笑有(鴻)儒
(3)無絲竹之(亂)耳 (4)無案牘這勞(形)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2、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 ---------------(2分)
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表現了作者希望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出了環境的清幽雅致。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寫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舉諸葛廬、子云亭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三)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說新語》)
14.解釋加粗詞語。(2分)
①饒子甘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譯句子。(4分)
①魏武行役,失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魏武指的是曹操,他是_____________時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再寫出1--2個關于他的故事的題目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17.經過社會的發展,人們已賦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義。你知道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實踐(40分)
漫漫的人生,留下了一串串長長的腳印。童年的腳印是幼稚的,淺淺的,可愛的;中年的腳印是成熟的,深深的,穩重的。面對腳印,有感慨,有教育;面對腳印,往事再回首。以腳印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字數不少于500字。
評分參考
一、1.①ruò ②lěi ③yi ④sǎn ⑤yǎn ⑥huò ⑦jing ⑧jiǎo 2.①平 ②多 ②交錯相通 ④最近 3.①于是與酉島成廠好朋友, ②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多種事物的)形象。③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4.①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②齊魯青未了 ③揮欲不勝簪 ④如聞泣幽咽 5.答案舉例: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無人問津
二、6.①沿,順著 ②做標記 ③計劃 ④渡口 ⑤零數 ⑥大約 7.①南陽的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②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船篷覆蓋在上面。8.答案要點;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是人們美好的理想而已。 9.水落石出 清風徐來 《后赤壁賦》《赤壁賦》 蓋大蘇泛赤壁云 10、(1)有名(出名、聞名) (2)大 (3)干擾(擾亂、使亂) (4)形體、身體(每小題1分)
11、(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1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13.A14、①多 ②到達 15.①(有一次)魏武帝帶著部隊行軍,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②士兵們一聽這話,嘴里都流出口水,他們憑這走到了前面有水的地方。16.三國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煮酒論英雄 割發代首 赤腳迎禰衡 17.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三、 (略)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2
語言基礎知識
1.漂亮的書寫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請把下面這句話正確、規范、美觀地抄寫在方格內。
我國神話中的女媧,是一位富有創造精神的母親。
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模 ( )___ 相 ( )___
( )___ ( )___
系 ( )___ 都 ( )___
( )___ ( )___
說 ( )___ 漂 ( )___
( )___ ( )___
3.根據課文內容補充完整下列詞語。
女媧___ ___ 開天___ ___ 整齊___ ___
一母___ ___ ___ ___兄弟 嘰里___ ___
空空___ ___ 親親___ ___
4.下列詞語解釋欠妥的一組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盤古開辟了天地。
開辟:建立,創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樹枝蘸滿泥巴在地上甩來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媧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讓他們繁衍子孫。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5.選詞填空。
女媧看著自己親手___的生命,非常高興,便不停手地___人。她日夜不停地___呀___,___累了就索性用樹枝___滿泥巴在地上___來___去,泥巴點子___到地上,立刻變成了人,布滿了東西南北。
(發明 制造 捏 造 蘸 涂 揉 扔 甩 掉 濺 落)
語言表達訓練
6.作者運用怎樣的想象,才塑造了這個既有著奇異神力,又有著豐富情感的女神?
7.怎樣理解作者列舉各民族創世神話后得出“一母同胞”結論?
8.女媧的形象是怎樣的?
9.你熟悉的神話都有哪些?
10.展開大膽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從下列詞語中最少選取三個來創作一個童話的片斷。
太陽、月亮、嫦娥、李白、后弈、玉兔、孫悟空、神舟六號、費俊龍。
課內同步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11-13題。
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在這天地里只有他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又在寂寞中死去。沒有了盤古的世界,是太寂寞了,天地間空空蕩蕩,連時間也仿佛停止了。過去不知多少歲月,人類的始祖女媧出現了。她不愿意忍耐這寂寞,也不愿這美好的天地沒有活潑潑的生靈。于是,她開始按照自己的模樣來創造一批最初的人類。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將他們放到地上。奇跡出現了,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動起來,動動手腳,搖搖腦袋,睜眼望世界,張嘴出聲音,嘰里呱啦地吵著、笑著,蹦蹦跳跳地奔忙著。他們圍在女媧身邊,親親熱熱地呼叫,那聲音整齊劃一,是我們最熟悉的聲音:“媽媽!”
11.女媧為什么造人?
12.女媧是怎樣開始造人的?
13.語段中是如何描寫“泥娃娃”的?
答案:
語言基礎知識
1.略
2.
模 (mó)模型 相 (xiāng)相親
(mú)模子 (xiàng)相片
系 (xì)關系 都 (dōu)全都
(jì)系住 (dū)首都
說 (shuō)說話 漂 (piāo)漂流
(shuì)說客 (piào)漂亮
3.造人 辟地 劃一 同胞 手足 呱啦 蕩蕩 熱熱
4.B
解析:這里的“開辟”指宇宙的'開始。
5.制造 造 捏 捏 捏 蘸 甩 甩 落
語言表達訓練
6.大膽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媧摶土成人、灑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賦予了女媧聰明勤勞、有喜有悲的人性。這樣才使得女媧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類社會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膽奇特,卻又不能隨心所欲、任意發揮、不受限制,還要合情合理。
7.是為了突出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民族團結精神, 這是作者的獨具匠心的安排。
8.女媧是勤勞的:“不停手的造人”“日夜不停的造人”女媧是智慧的:她創造了絕妙的造人方法“用樹枝沾滿泥巴在地上甩來甩去,泥巴點子落到地上,立刻變成了人,布滿了東南西北”。女媧是偉大的:她創造是“把男子和女人相配,讓男人和女人來創造他們的子孫,人類就是這樣綿延下來”。
9.盤古開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10.略
課內同步閱讀
11.因為女媧不愿意忍耐這寂寞,也不愿這美好的天地沒有活潑潑的生靈。
12.女媧按照自己的模樣來創造一批最初的人類,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13.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動起來,動動手腳,搖搖腦袋,睜眼望世界,張嘴出聲音,嘰里呱啦地吵著、笑著,蹦蹦跳跳地奔忙著。他們圍在女媧身邊,親親熱熱地呼叫“媽媽!”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3
一、積累
1.選出加粗字注音、書寫無誤的一項()
A、沿溯阻絕(sù )晴初霜旦(dàn)飛漱其間(sù)
B、解衣欲睡(jiě)能與其奇(yū)竹柏影(bǎi)
C、震撼激射(hàn)為火所焚(wéi)鯨波萬仞(rèn)
D、僦賃看幕(lìn)霧凇沆碭(tāng)都護(dū)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出了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朝技藝。
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農歷十六日到十八日。
C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D登臨吳蜀橫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時。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B、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C、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D、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4.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
譯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B、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文:不要說您傻,還有比您傻的人呢!
C、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一起到院中散步。
D、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文: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5.下面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宋代
B、《觀潮》——周密——宋代
C、《湖心亭看雪》——張岱——明末清初
D、《歸園田居》——陶淵明——唐代
6.詩句填空。
(1)《歸園田居》這首詩從遣詞造句中描寫作者愉悅的心情,同時表達了他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決心,以及
歸隱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文中這樣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一詩描寫大漠獨特之美的詩句是:
(3)《渡荊門送別》一詩表現詩人思念家鄉的詩句是:
7.在下面語句間連線,使之構成四幅對聯。
A、黑發不知勤學早a、水性淡泊是我師
B、無邊落木蕭蕭下b、白首方悔讀書遲
C、四面荷花三面柳c、不盡長江滾滾來
D、竹直心虛乃吾友d、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相關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解釋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肅:(2)屬:
(3)引:(4)闕:
9.第二段中寫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來唐朝的李白有兩句詩與此處的意思相近,李白的兩句詩是:
10.文中”清榮峻茂”一句寫了_______個對象,它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鳴三聲淚沾裳”。請再舉兩個含“三”、其含義也是表示“多”的成語或詩句。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比較閱讀甲文《答謝中書書》和乙文《記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題題。
【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 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 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3.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出停頓。
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曉霧將歇()(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懷民亦未寢()(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沉鱗競躍。
(2)相與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寫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繪了“□□之美”,乙文描寫了“□□之美”。但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文中“__________”的語句中。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難以停留?不是,科學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樣毛糙,盡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這一被稱為“荷花效應①”的發現給人意外的啟示。它啟發人們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墻面像花一樣不受污染,永保鮮艷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熱,即使外界溫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內35℃的溫度。一株盛開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這一能量來自荷花細胞內能發熱的線粒體——細胞的“動力機構”。荷花的自身加熱有利于花粉傳播,荷花有一種潛藏于蓮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學家用一顆1288年以前的古老蓮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蓮子在4天后長出嫩綠的新芽。科學家從千年古蓮中離析出一種酶,發現是這種酶在修理細胞本身的蛋白質損壞造成的缺陷。倘若能從蓮子中分離出負責修理“衰死損壞”的基因,不也可以把這種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讓人類的不老夢想成真嗎?
【注】①效應:物理的或化學的作用所產生的效果。
17.文中說到“荷花效應”。根據有關文字對“荷花效應”作出解釋。
18.荷花有一種潛藏于蓮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這段文章說明了荷花的哪幾個特點?
(四)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人性的愛撫
①這是個不大的小鎮。中午的街道寂寥無人。樹葉都打著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著。偶爾有一陣風,也極微
小極細弱,還未感覺到,就消逝在熱氣中了。
②店鋪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臺上打起盹兒來。朦朧中,他被一陣聲音驚醒。靠門的地方,一個年輕
人正向里邊探頭探腦地張望著。他正要問些什么,年輕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鋪面
,發現并無異樣。他正要繼續打盹,年輕人又探頭進來。
③“你要買點什么?”他不失時機地問。
④“我,我……”年輕人有些慌亂,支支吾吾半天,也沒說出什么來。他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就仔細打量起
這個年輕人:除了滿身的疲憊和蓬亂的頭發外,穿戴還算整齊;最顯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顏色紅紅的,
像一簇火焰在燃燒。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這次問話時,他故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個學生,要參加來年高考,考試之前,我想去市里師范學校找個老師輔導輔導……”男人很機
敏:“那你是問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親老早就去世了,母親養我已經很吃力了,我想,我想為您彈支曲子……”年
輕人似乎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力氣和勇氣。
⑧聽了年輕人的一番話,男人這才明白了,剛要開口,突然簾子一撩,從里屋走出一個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們這號人我見得多了,無非就是編個謊話騙錢,沒門!”女人說話像連珠炮一樣。
⑨男人似乎沒有聽到女人在說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過來,輕輕地放下:“孩子,坐下來,彈一曲吧。”然后便靜靜地站立在一旁,欣賞而又專注地看著年輕人。樂聲響起,偌大的店鋪里,頓時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陣清風幽幽吹拂,時而低沉,時而綿長,營造出一種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終了,男人覺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個放著營業款的抽屜時,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屜上,又開始數落起來。男人有些不耐煩了:“我不相信他是個騙子,至少,他的琴聲是純潔的!”
(11)幾年后,一位在音樂上頗有造詣的老師,在大學課堂上為學生講起了這個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鋪前,已經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轟了出來,冷眼、嘲笑甚至是謾罵,幾乎使我喪失了繼續求助的勇氣。其實,不瞞大家……那個中午我看到店鋪里的男人睡著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邪念——偷一筆錢,甚至我當時想,即使在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個地方得到它。然而那個男人平和地接納了我,他給了我錢,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聲是純潔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靈深處,蕩滌著我內心的塵垢,把我從那個危險的邊緣拉了回來。”
(12)“是的,”他說。“一顆在困境中的心靈本已脆弱,但在人性這雙大手的愛撫下,即將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來,因為沒有一個靈魂自愿蒙塵。”
(選文有刪改)
20.開頭的環境描寫對后文的情節發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師說他當時“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體描寫可以看出他當時有過“邪念”?
22.文中兩次描寫店鋪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襯男主人的。
23.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第⑧段中寫道“聽了年輕人的一番話,男人這才明白了”,此時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寫道“一曲終了,男人覺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時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圍繞“當今社會需要‘人性的愛撫”’這個話題談談你的認識。(要求見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數不超過100字)
三、寫作
25.親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別;獲得成功的時刻,遭遇失敗的瞬間;誤會冰釋后的擁抱,絕處逢生時的歡笑……這一幕幕難以忘懷的畫面,長久地定格在我們記憶的屏幕上。請以“那一幕,我難以忘懷”為題,用深情的筆觸描繪這一幕幕畫面。不得出現真實姓名、班級、校名。字數不少于500字。
參考答案:
第六單元
1.C2.C3.C4.B5.D6.(1)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2)大漠孤煙
直,長河落日圓。(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7.A--bB--cC--dD—a
8.(1)冷寂(2)動詞,連接(3)延長(4)通“缺”9.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
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10.4水樹山草11.(1)除非
正午,看不見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2)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12.示
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令五申13.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4.(1)消散(2)參與,這里指欣賞(3)睡覺(4)只是15.(1)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2)我們一起在庭院中做步。16.(1)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熱愛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對即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7.荷花效應: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卻不受污染。18.第一問:蓮子中有一種酶,能修理細胞本身的蛋白質損壞
造成的缺陷。19.三個特點: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熱、有旺盛的生命力。
20.為下文寫店鋪男人打盹,年輕人伺機行竊作鋪墊。21.(1)年輕人向里面探頭探腦地張望,被人發現后又突然
退了出去。(2)當店主人正要繼續打盹的時候,年輕人又探頭進來。(3)當店主人問他買什么的時候,年輕人有些
慌亂,支支吾吾半天也沒說出什么來。
22.刻薄(多疑冷漠)友善(信任溫和)
23.(1)年輕人的意思是說他家境貧困,無力求學,想通過給人彈琴來賺取學費。
(2)這個年輕人確實是一個學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24.見解深刻,理由充分,語言通順流暢即可。
25.按照第一單元作文評分標準進行評價。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10-27
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08-21
七年級語文上冊寒假作業答案201707-02
2017語文寒假作業七年級上冊答案06-19
七年級上冊寒假作業語文答案參考201710-24
2017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寒假作業答案10-26
2017年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08-18
2017高二語文上冊寒假作業答案06-05
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參考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