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學生走進美好世界-道德課堂學習體會

時間:2022-07-13 20:23:34 學習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帶領學生走進美好世界-道德課堂學習體會

  什么是“課堂”?“課堂”是指師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是他們生命的充實與展開的過程。只有在我們的努力下,構建起課堂生活和課外生活之間的良性生態關系時,這樣的課堂才在嚴格的意義上稱得上是生活,否則它只是我們生活之外的東西。

帶領學生走進美好世界-道德課堂學習體會

  教學有三種境界:

  一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

  二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

  三是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

  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第三種境界。當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的時候,也就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

  高效的課堂必須是有道德的課堂。社會生活離不開道德,課堂也同樣離不開道德。課堂即生命,是教師、學生延續與發展生命的地方,若將善待學生生命落實在課堂之中,課堂必然是鮮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課堂很容易使教學轉化為一種機械的、單調的知識傳授和行為訓練模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疲憊、厭煩、焦慮等。長此以往,必將損耗師生鮮活的生命質量,惡化他們的生存狀態。讓我們的教師在道德的環境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課堂教學過程和結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讓課堂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

  課堂應該是師生共同快樂成長的樂園,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要讓鮮活的生命在課堂中善待。

  通過學習,主要的三點感受:

  一、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展的過程。

  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學生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人格上與老師是平等的,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牽掛,會激發出學生無盡的潛能。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

  教學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這樣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號,而成為源自學生內心的需要。學生心中那些真誠、善良、美好、尊重人、關懷人、為別人盡義務、為社會盡義務,以至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而奮斗的需要強烈起來時,他才會充滿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情感互動活動中去,建立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關系,創設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活躍振奮的積極發展狀態。“教育就是喚醒”,當學生的心靈一旦被喚醒,就能和教師的心靈互相溝通,和教學內容發生共鳴,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只有這樣,師生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樂教、學者樂學,從而使他們走進美好的學習世界。

【帶領學生走進美好世界-道德課堂學習體會】相關文章:

讓京劇走進我們的課堂03-08

讓表演走進課堂論文07-14

教師職業道德學習體會12-11

南京老吆喝走進課堂11-05

讓音樂走進體育課堂03-17

讓快樂走進物理課堂09-03

《教師職業道德》簡短學習體會08-23

《教師職業道德》簡短的學習體會09-22

讓商場營銷走進數學課堂03-0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高清一区三区在线专区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