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關注教師成長,走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
早在1931年,梅貽琦先生在清華大學校長就職演講中就提出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著名論斷。他強調,師乃校之魂。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也曾說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那么,怎樣的教師才是學校真正的靈魂?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早已給出答案——“夫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所以,教師必須是有德有才、德才兼?zhèn)洹W高身正之人,才能肩負“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
二、關注學生未來,走體驗式育人之路
書記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教育家夏說過“教育之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能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美國思想家梭羅也認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這方池塘“最生態(tài)”,是學生“自然成長”的天堂。葉圣陶視教育“是農業(yè),不是工業(yè)”,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違背規(guī)律、拔苗助長,切勿走捷徑、急功近利、片面畸長,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長”。
我們主要踐行泰州素質教育“5+2”工程,采取“全面、全員、全程”的育人模式,認真實施我校四大重點教育工程。一是核心價值夯實工程。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教育,切實抓好學生文明禮儀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開展“八禮四儀”主題德育活動,重點加強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遵紀守法、明禮誠信等教育,引導學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二是自主管理推進工程。進一步完善獎懲制度和學生品行量化互評機制,建立“五星班級”評比制度,與學生簽訂《文明守紀承諾書》,組建學生文明監(jiān)督崗和志愿者服務隊,深化學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強”的五自教育,定期總結宣傳正面先進典型,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習慣。三是綜合素養(yǎng)提升工程。將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藝術教育、環(huán)境教育、理財教育、安全教育納入德育體系,構建以行為養(yǎng)成教育為抓手,道德倫理教育為基礎,藝術審美教育為依托,富有時代特征的綜合德育框架,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德育體驗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種體驗活動中學會寬容,學會承受,學會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護工程。切實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托心理咨詢室,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受過專門培訓的教師擔當骨干,根據(jù)初中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分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活動課和專題講座,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康發(fā)展。
三、關注教育質量,走課程化創(chuàng)新之路
教育質量是一個地區(qū)、一所學校發(fā)展的生命線,是辦讓人民滿意教育的基本點。從教育公平促進的大局來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不能只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淺灘,而要不斷更新課程理念,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一是國家基礎課程校本化。國家基礎課程校本化就是將國家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難點按照“三年一盤棋”的教學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學序列,實施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所以,我們全面推進泰微課“雙向五步十環(huán)”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微課程”“翻轉課堂”實驗和“綠色智慧課堂”活動,逐步建設數(shù)字化學習體系,徹底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加強校本教研,建立規(guī)范的集體備課活動機制,開展互動式集體備課、驅動式聽評課和聯(lián)動式學科研討活動,確保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合理。
二是社團活動課程化。課堂教學更多關注的是書本基礎知識的傳授,而社團活動更加關注的是能力、興趣、情感的培養(yǎng)。我們理解的社團活動不僅僅是活動課,而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豐富學生心靈、啟發(fā)學生思考的課程體系。我校現(xiàn)有大小10多個社團,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效果、指導老師均能得到保證。在謀求學生社團百花齊放的同時,我們著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團,作為校園社團文化建設的代表和方向,將部分品牌社團升級為課程,盡可能地涉及不同層面、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學生的需求,滿足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課程特色化。社團課程是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突出個性;而校本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素質,強調共性。無論是國家基礎課程、社團課程,還是校本課程,都是我校實現(xiàn)“呵護和推動生命發(fā)展”這一辦學理念的必由路徑。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我們著力打造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努力踐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養(yǎng)模式。
四、關注文化元素,走內涵式強校之路
常州北郊中學提出“沒有文化,便沒有學校;沒有優(yōu)秀的文化,也不會有卓越的學校”。蘇州景范學校認為“文化是一種凝聚力,更是一種競爭力,文化就是一所學校的內涵”。校園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切文化都會沉淀為人格。”我們本著這樣的心態(tài),一步一步地進行著校園文化建設,最終去實現(xiàn)校園人格的集體定型。
在校園顯性文化建設中,我們以“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為宗旨,營造富有內涵的育人氛圍。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我們以“節(jié)日文化”為基礎,努力構建“和美”校園。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以“美麗班級”創(chuàng)建為抓手,建設具有個性和特色的班級文化。
一個國家一個夢想,一所學校一個夢想,一個家庭一個夢想,作為國與家夢想實現(xiàn)的橋梁,一所學校應當承擔起自身應有的責任。作為一所新建的市直初中,我們堅守“呵護和推動生命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借助隊伍優(yōu)化、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環(huán)境育人等途徑,開拓學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生成長的“夢想之源”,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心得(通用41篇)11-22
關于加強教學資源建設辦好開放教育03-10
辦人民滿意教育公開承諾書01-19
辦人民滿意教育公開承諾書01-18
辦好企業(yè)報紙的心得體會范文08-08
創(chuàng)建人民滿意教育鄉(xiāng)鎮(zhèn)自查報告201507-13
關于創(chuàng)建人民滿意教育鄉(xiāng)鎮(zhèn)自查報告02-11
創(chuàng)建人民滿意教育鄉(xiāng)鎮(zhèn)自查報告參考07-31
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心得體會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