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時間:2025-01-18 10:29:51 雪桃 學習總結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上學期間,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1

  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數一數

  知識點:

  1、認識數級、數位、計數單位,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2、十進制計數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制關系。

  3、數數。能一萬一萬地數,十萬十萬地數,一百萬一百萬地數……

  人口普查(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知識點:

  1、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

  含有個級、萬級和億級的數,必須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即從高位讀起)億級或萬級的數都按個級讀數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億或萬。在級末尾的零不讀,在級中間的零必須讀。中間不管有幾個零,只讀一個零。

  2、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

  從高位寫起,按照數位的順序寫,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比較數大小的方法。

  多位數比較大小,如果位數不同,那么位數多的這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這個數就小。如果位數相同,從左起第一位開始比起,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開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國土面積(多位數的改寫)

  知識點:

  1、改寫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的方法。

  以“萬”為單位,就要把末尾的四個0去掉,再添上萬字;以“億”為單位,就要把末尾八個0去掉,再添上億字。

  2、改寫的意義。

  為了讀數、寫數方便。

  森林面積(求近似數)

  知識點:

  1、精確數與近似數的特點。

  精確數一般都以“一”為單位,近似數都是省略尾數,以“萬”或“億”為單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的方法。

  根據題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數的下一位,如果這一位滿5,則向前一位進一;如果不夠5則舍去。而不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如精確到萬位,只看千位,精確到億位,只看到千萬位。最后一定要寫出單位名稱。

  二單元《線與角》

  線的認識

  知識點:

  1、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和射線。

  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沒有端點。讀作 :直線AB或直線BA。

  線段:不能向兩端無限延伸;有兩個端點。讀作:線段AB或線段BA。

  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有一個端點。讀作:射線AB(只有一種讀法,從端點讀起。)

  補充知識點:

  2、畫直線。

  過一點可畫無數條直線;過兩個能畫一條直線;過三點,如果三點在一條線上,經過三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如果這三點不在一條線上,那么經過三點不能畫出直線。

  3、明確兩點之間的距離,線段比曲線、折線要短。

  4、直線、射線可以無限延長。因為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所以不可以測量,沒有具體 的長度。如:直線長4厘米。是錯誤的。只有線段才能有具體的長度。

  平移與平行

  知識點: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關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平行線的畫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條直角邊先畫一條直線。

  (2)用直尺緊靠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條直角邊在畫出另一條直線。

  3、能夠借助實物,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尋找出圖中的平行線。

  補充知識點 :用數學符號表示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如:AB∥CD。

  相交與垂直

  知識點:

  1、相交與垂直的概念。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線OA 垂直于直線OB,直線OB垂直于直線OA)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兩條直線互相垂直說明了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必須相交,相交還要成直角。)

  2、畫垂線:

  (1)過直線上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要讓三角尺的直角頂點與給定的點重合。

  (2)過直線外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沿著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畫圖時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畫線。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必須通過給定的這個點。

  補充知識點:

  1、會用數學符號表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系。如:OA⊥OB。

  2、明確點到直線之間垂線段最短。

  旋轉與角

  知識點:

  1、角的概念。由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認識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兩邊在同一直線上,(像一條直線),平角等于180°,等于兩個直角。

  周角:角的兩邊重合,(像一條射線),周角等于360°,等于兩個平角,四個直角。

  3、角的分類:小于90度的角叫做銳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鈍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優角(此為補充內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動手畫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知識點:

  1、認識度。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2、認識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點、0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兩合一看”,“兩合”是指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數時要注意是看外刻度還是內刻度。交的開口向左看外刻度線,角的開口向右看內刻度線。

  畫角

  知識點:

  1、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的方法。

  畫一條射線,中心點對準射線的端點,0刻度線對準射線(兩合),對準量角器相應的刻度點一個點(一看),把點和射線端點連接,然后標出角的度數。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較方便。

  補充知識點:因為角是由兩條射線和一個頂點組成的,所以在連線時,不能兩點相連,而要沖過一點或不連到那一點。

  三單元《乘法》

  衛星運行 (三位數乘兩位數)

  知識點: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進行估算。

  2、利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注意,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積末尾寫在十位上。

  補充知識點

  1、時、分、日之間的單位互化。

  1時=60分 1日=24時

  2、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

  中間有0也要和因數分別相乘;末尾有0的,要將兩個因數0前面數的末位對齊,用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幾個0落幾個0。

  體育場(實際生活中的估算)

  知識點: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要將因數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估算時注意,要符合實際,接近精確值。

  神奇的計算工具

  知識點:

  1、在學生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2、利用“M+”存儲鍵,“MR”提取鍵,計算四則運算的題目。

  3、了解計算機中使用的是二進制計數法,就是滿2進1。

  補充知識點:了解兩個因數越接近(即差越小),積越大,兩個因數相等時,積是最大的;兩個因數的差越大,積越小。

  探索與發現(-)(有趣的算式)

  知識點:

  第一組算式:積的位數是兩個因數位數之和-1,積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間的數字為因數的 位數,兩邊的數字相同并依次減1。(此為回文數)

  第二組算式:積都由1、4、2、8、5、7幾個數字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順序不變,只需要確定末位數字就可以算出積(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數字則更好)

  第三組算式:積的個位都是1,首位都是9;積的位數正好是兩個因數位數之和;積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組成,只要在首位補9,倒數第二位補0就可以了,只有一個8和一個1。

  第四組算式:在0~9的十個數字中,任意選擇四個數字,組成數字不重復的最大的四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然后兩數相減,并把結果的四個數字重現組成一個最大的四位數與最小的四位數。再次相減······在這樣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最后得到數字4176。

  探索與發現(二)(乘法結合律)

  知識點:

  1、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 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時機:當幾個數相乘時,如果其中兩個數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就可以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可以改變乘法運算中的順序。數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與發現(三)(乘法分配律)

  知識點:

  1、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或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或被減數、減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在把兩個積相加(或相減),結果不變。用字母表示數:(a+b)×c=a×c+b×c或(a-b)×c=a×c-b×c

  補充知識點:

  1、式子的特點:式子的原算符號一般是×、+(-)、×的形式;在兩個乘法式子中,有一個相同的因數;另為兩個不同的因數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2、102×88、99×15這類題的特點:兩個數相乘,把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改寫成整十、整百、整千與一個數的和(或差),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運算簡便。

  四單元 《圖形的變換》

  知識點:

  1、繞中心點旋轉的方向:順時針,即順著鐘表時針走的方向,從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方向相反,從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2、對照方格紙能準確的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3、體會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并能進行簡單的制作。如利用一個三角形,通過旋轉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復雜圖形。

  五單元《除法》

  買文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知識點:

  1、用豎式求除數是兩位數(整十數)除法。注意: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要寫在個位上。

  2、用乘法進行驗算。

  補充知識點:除數是整十數,商也是整十數的豎式計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須補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路程、時間和速度

  知識點:

  1、路程、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系。

  路程=速度×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時間

  2、利用上面三個關系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將出意義并能比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時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萬千米|秒

  參觀苗圃(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

  知識點:

  1、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方法,試商時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

  2、了解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的關系。被除數÷除數=商......余數;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為驗算做好準備。

  秋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知識點:

  1、體驗改商的過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試商的時候,如果在估商的時候,把除數變大了,商就可能變小;如果把除數變小了,商就可能變大。(或者當所得的余數大于等于除數時,商小了需要調大;當試的商與除數的乘積大于被除數的時候,則商要調小。)

  2、能夠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進行估算。

  補充知識點:

  1、單價×數量=總價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2、確定商是幾位數的方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果前兩位夠商1,商則是兩位數;如果前兩位不夠商1,商則是一位數。

  國家體育場(感受較大數的意義)

  知識點:收集并感受億以內大數的實際意義。

  補充知識點:步長,是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探索與發現(四)(商不變的規律)

  知識點:

  1、商不變的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2、根據商不變的性質計算150÷25 800÷25 2000÷125因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將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4倍、8倍。

  補充知識點:

  1、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0除外),商隨著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

  2、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0除外),商隨著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中括號(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知識點:

  1、中括號的作用,能夠改變運算順序。

  2、明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算式中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時,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六單元《方向與位置》

  確定位置(一)(用數對確定位置)

  知識點

  1、數對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橫的方向,后表示縱的方向,即根據直角坐標系,確定某一點的坐標(x,y).

  2、數對的寫法:先橫向觀察,在第幾位就在小括號里先寫幾,再點上逗號;然后再縱向觀察,在第幾位,就在小括號里面寫上幾。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組,第二個座位,用數對表示為(3,2)。

  3、能根據數對說出相應的實際位置。如某個同學在(5,6)這個位置。他的實際位置是,班級中(從左往右數)第五組第六個座位。

  確定位置(二)(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知識點:

  1、認識方向: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2、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點為觀測中心,標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將觀測點與物體所在的位置連線;用量角器測量角度,最后得出結論在哪個方向上。(2)用直尺測量兩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補充知識點:認識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 單位:千米 就表示圖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5000千米。

  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

  溫度

  知識點:

  1、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在溫度前面寫上“—”號,如“—2℃”“—12℃”通常讀作零下2攝氏度、零下12攝氏度。

  2、能夠正確地比較兩個零下的溫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溫度高于零下的溫度;零下溫度的數字越大表示溫度越低。

  正負數

  知識點:

  1、正數:比0大的數字都是正數,有的時候我們在正數前面添上“+”號,如+5、+20等等,讀作:正5、正20。

  2、負數:比0小的數字都是負數,我們在負數前面提案上“—”號,如—2、—10等等,讀作:負2、負10。

  3、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能用正數、負數表示實際問題,要確定以什么作為標準(即以什么作0點)

  第八單元統計

  栽蒜苗(一)(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

  1、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個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明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直觀、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確定水平方向,標出項目;確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數量(一格代表的數量);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度不同的直條;寫出標題。

  補充知識點:初步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信息,并能回答相應的問題。

  栽蒜苗(二)(折線統計圖)

  知識點: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知識點:

  4、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5、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2

  一、升和毫升

  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單位。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用L表示。

  2、毫升:計量比較少的液體,通常用毫升作單位,用mL(ml)表示。

  3、它們的進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二、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估算:先用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如果夠除商就是兩位數,如果不夠,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數。

  2、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四舍之后,除數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調小;五入之后,除數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調大;每次余下的數都要比除數小。

  3、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4、驗算:沒有余數的除法,用商除數,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數;有余數的除法,用商除數+余數,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數。

  5、用除法解決周期現象中的問題比較方便。

  三、觀察物體

  1、同樣的物體,從不同的面看到的圖形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不同的物體從同一個面觀察,看到的圖形也有可能一樣。

  2、從一個點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四、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1、統計表用表格呈現數據,條形統計圖用直條呈現數據。

  2、統計表中合計是幾個項目數量的總計。

  3、通常用畫正字的方法來整理數據。

  4、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 先求和再求平均數 ( 平均數=總數量總個數)

  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1、步驟: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分析問題從問題想起,去尋找相關的已知條件,逐步解答問題。

  六、可能性

  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數量多,可能性就大;數量少,可能性就小。

  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括號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3、同級的運算,哪個在前就先算哪一個。

  八、垂直與平行線

  1、線段有兩個端點,可測量;射線有一個端點,不可測量;直線沒有端點,不可測量。

  2、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

  3、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可以組成角。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角的兩條邊是射線。

  4、量角時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與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5、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銳角小于90度,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1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交點叫作垂足。

  7、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

  8、在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3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2、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3、位數: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就是幾位數,如652100是個六位數。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6、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先分級,從高位開始讀起。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

  ②億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③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7、億以上數的寫法:

  ①從最高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

  ②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8、比較數的大小:

  ①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數比較大。

  ②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位開始比較。

  9、求近似數:

  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

  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小于5還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數,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進1,再舍去尾數。

  10、表示物體個數: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11、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2、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13、ON╱CE:開關及清除屏鍵,清除顯示屏上的內容。

  AC:清除鍵,清除所有內容。

  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從大單位變到小單位,乘以進率。

  從小單位變到大單位,除以進率。

  4、國土面積(中國、省、市、區等)、海洋面積等特別大的面積適合用平方千米。如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面積約1100。

  廣場、校園等稍大土地面積適合用公頃。如天安門廣場的占地面積大約是44;

  操場、教室等較小的面積適合用平方米。如一個教室的面積約60;

  5、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1、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沒有端點。

  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只有一個端點。

  線段:不能延伸,有兩個端點,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直線、射線與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①、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②、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③、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4、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3、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l度,記做1°。

  5、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沒關系。角的大小與叉開的大小有關系,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驟: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②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8、角可以看作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成的圖形。

  9、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銳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鈍角。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12、畫角的步驟:

  (1)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畫的角的度數(如65°)的地方,并點一個點。

  (3)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13、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個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14、用三角板可以畫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積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2、積的變化規律: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3、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做單價;買了多少,叫做數量;一共用的價錢,叫做總價。

  單價×數量=總價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4、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時(或每分鐘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幾小時(或幾分鐘等),叫做時間。

  速度×時間=路程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5、速度單位通常有:千米/時、米/分、米/秒等。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記作:a‖b讀作:a平行于b

  2、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記作:a⊥b讀作:a垂直于b

  3、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4、與兩條平行線互相垂直的線段長度都相等。或者說: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經過直線上一點(或外一點)作垂線,可以畫一條。

  5、同一平面內,與同一條直線平行(或垂直)的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6、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7、一個長方形,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狀的平行四邊形,但是周長不變。

  8、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容易變形。例如:伸縮門、升降機

  9、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有無數條高。

  10、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點: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1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點:有一條腰就是梯形的高。

  12、從梯形上底任取一個點,向下底引一條垂線,這個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13、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

  14、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15、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四邊形四個內角的和是360°。

  16、四邊形小結: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

  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同時去掉相同個數的0,商不變。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三位數。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寫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3、商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商的變化相同。除數和商的變化相反。

  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除數×商+余數=被除數

  (被除數-余數)÷商=除數

  第七單元條形統計圖

  1、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直觀的看出各種數量的大小,便于比較。

  2、在繪制條形統計圖時,條形圖一格表示幾,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優化

  1、沏茶問題:

  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1)明確完成一項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確每項事情各需要多少時間;(3)合理安排工作的順序,明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2、烙餅問題:烙餅的最優方案是每一次盡可能的讓鍋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餅,這樣既沒有浪費資源,又節省時間。

  3、對策論問題:解決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策略,要學會尋找最優方案。可以用列舉法選擇最優方案。

  四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表象,這對于學生在課中學習新知識時,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基礎后,教師在教學時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讓學生通過嘗試來獲取新知識,可以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而實際情況,當今的學生中養成預習習慣的還不夠普遍,當然這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其中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教師、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老師和家長首先要起到引導作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如何去預習,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在上新課之前,可以提出幾個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的問題作為預習的作業,如要求讀、劃、問、查,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結合課文背景、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們現在學的課文有很多都距離孩子們很遠,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來輔助學習,加深理解。

  這樣堅持較長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對預習就有了一定的習慣性。其次,學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核心重點的地方或較難理解的地方打個*號等等。

  作為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有些問題孩子會主動向你詢問,上網的查詢還需要家長的輔導。在上課時,因為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那么他的思維會緊跟著教師,不是老師引著走,而是進行互動的學習。只要學校家庭共同聯合,孩子的預習習慣一定會很好地養成,這對于他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聽講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保證課堂35分鐘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并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老師在講課時,較多采用動作信號,往往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可能是個問題。

  因此,學生只有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上,才能回答我的動作問題,或領會一個手勢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么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

  邊聽邊思考,同意的可以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若需要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時,要積極大膽的舉手站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信息,取長補短,促進學生聽懂教學內容。

  3.課堂上說的習慣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其次,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完整,老師要鼓勵學生,表揚他敢于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

  所以,在班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會說“我認為”“我補充誰的問題”……顯得非常自信,有時像開辯論會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后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習的主動權就還給了學生,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

  4.做作業的習慣

  總體來說,學生的作業書寫較好,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恒那是要有恒心的。現在有的學生做作業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有的回家馬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有的一有不懂得題目,就馬上問家長,自己不動腦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業……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從幾方面著手。

  (1)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

  (2)獨立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想辦法自已解決,不能依賴他人。

  (3)做完作業認真檢查。

  作為一些作業常遲交的學生的家長可以相機地抽查孩子的書包,或者和別的學生交流后,再來詢問。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讓學生改掉遲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習慣。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10-27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07-20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0-05

小學數學常見知識點匯總07-24

小學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08-04

小學數學易錯知識點匯總10-07

小學數學常見易錯的知識點11-08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06-28

北師大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07-0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日本一二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