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諺語

時間:2022-12-28 09:31:40 諺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醫的諺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諺語吧,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諺語,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醫的諺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的諺語1

  中醫養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汗要出透,水要喝夠,便要排清,才能長壽。”簡單16個字,卻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樸實、科學的養生方法進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后就會造成代謝系統紊亂,并將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因此,炎熱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調,讓身體自然排汗。其他季節則應該多增加體育鍛煉,主動讓身體出汗,有利于保持人體內的溫度,散發熱量,有益身心。出汗還有被動一說,是由于心情煩躁或身體不適而形成出汗,這種出汗方式對人體是不利的。

  水要喝夠。汗液里98%—99%的成分是水。汗要出透,那么水就一定也要喝夠。醫學上講,喝水是生命體通過口腔攝入水以補充自身細胞內水分,是生命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也是補充生命體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每天至少保證2.5升水的攝入,而且多喝溫水,少喝涼水。

  便要排清。如果長期不排便,或排不干凈,會帶來痔瘡,嚴重者會形成腹疝并使皮膚粗糙、色素沉著。平時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清晨,都堅持排清宿便。平常多鍛煉、多吃果蔬、多喝水,保證排便通暢。

  達到這三個簡單要求,自然身體健康,長此以往,就為長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醫的諺語2

  1、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2、早吃三片姜,勝過人參湯。

  3、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于陰中也。名曰:熱如血室。

  4、所為邪者,從虧而見。

  5、丑病不瞞醫生。

  6、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7、胃喜清涼,脾喜溫。

  8、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9、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10、脹在腹中痞在心下,脹有形,痞無形。

  11、吃了馬齒莧,到老無病患。

  12、不怕到處痛的兇,吃了元胡就要松。

  13、寧舍其穴,不舍其經。

  14、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15、早飯要好,午飯要飽,晚飯要少。

  16、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17、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

  18、若要補虛損,骨頭與粥燉。

  19、久病非寒,暴病非熱。

  20、亢則害,承乃制。

  21、鐵腳威靈仙,骨見軟如棉。

  22、牙齒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聾。

中醫的諺語3

  娛樂有制,失制則精疲力竭。

  快樂有度,失度則樂極生悲。

  德靠自修,神靠自養。

  樂靠自得,趣靠自尋。

  憂靠自排,怒靠自制。

  喜靠自節,恐靠自息。

  以財為草,以身為寶。

  人生血脈似長江,一處不到一處傷。

  有病最怕亂投醫。

  針灸拔罐,病去一半。

  剃頭常洗澡,身體自然好。

  常洗衣,常洗澡,常曬被服疾病少。

  春不減衣,秋不加帽。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情極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氣傷。

  體弱病欺人,體強人欺病。

  不要虛胖,但求實壯。

  表壯不如里壯。

  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有錢難買老來瘦。

  百病從口入,病從虛處發。

【中醫的諺語】相關文章:

中醫經典諺語11-14

中醫的養生諺語的對與錯12-30

常用中醫養生諺語12-09

關于中醫養生的諺語11-29

關于惜時的諺語-諺語09-16

節氣諺語-冬至諺語11-16

農業諺語、勤勞諺語11-10

節氣諺語之大寒諺語12-18

節氣諺語之小寒諺語12-18

節氣諺語之谷雨諺語12-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色婷婷色偷偷色天堂 | 三级日本成网人站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 |